|
近一段时间,李明和飞鸿一直不停地拜访客户,穿的都是偏商务的服装。
谁知今天上午飞鸿到公司后,却见李明穿了一件圆领汗衫。便有些不解地问他:今天要去见客户,你怎么穿了这样的衣服?
李明表示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今后会注意的。
路上,就商务礼仪问题,飞鸿与李明进行了沟通。
一是穿正装见客户代表的是公司形象。国内外大的品牌企业,都十分重视公司形象问题,许多公司会专门为员工订制商务装、职业装。虽然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也有许多企业不再刻意做这方面的要求。更有许多年轻人追求衣服穿着的舒适,不愿意被高档面料或一板一眼的服装所束缚。但有一点还是应该注意,就是休闲装和偏商务的服装是有区别的。作为女性来说,在商务场合,不宜穿过于暴露、太花哨艳丽的衣服,也不能着超短裙。而作为男士,虽然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即上身不宜穿无领衫、文化衫、无袖衫,下面不宜穿短裤。否则客户会从其不够正式的穿着上看低公司,影响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二是不懂商务礼仪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中国的政府和国有企业,年轻人少有机会参与正式的洽谈。即便能够参与,一般也会由有经验的人带着,并且会耳提面命地从一点一滴进行提醒。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是以生存为主,谈不上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对员工也难以有相应的要求;同时他们的生存期普遍较短,用的人大多比较年轻,人员流动快,业务扩张也快,新人多,即便就是有所培养,也持续不了;再加上中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不大注意这方面的培养;而中国文化中少有西方那种普遍而频繁的社交活动,因此也没有机会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教育;一些企业老板自己都不太懂商务礼仪,更谈不上对员工进行要求了。以上因素导致许多人不懂起码的社交常识,在商务礼仪方面就更是缺乏。
三是应该知道的基本商务礼仪。除了上面说的穿衣外,一般人常会遇到且容易出错的商务礼仪大致有以下方面:
谈话礼仪:与客户谈话时,既不能直视对方眼睛,也不能不看客户。正确的做法是看着对方的嘴唇。此方法在男士与女士沟通时同样适用。
就餐座位:主客的座位要面朝大门。主陪坐中间的话,第一主客应安排在主陪的右手,第二主客安排在主陪的左手,依次类推。副陪要坐在靠门的位置。
会议座位:这种安排与上刚好相反。主要领导坐中间,第二重要人坐在领导的左面,第三重要人坐右面,依次类推。
乘车座位:小轿车:客人坐在副驾驶的后面;越野车:客人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主人亲自开车:客人要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主人开车带着爱人:爱人坐副驾驶位置,客人坐到后面;公司老板或企业高管开车:员工也应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理由很简单,不能把老板当作司机。
倒茶礼仪:要从客人的右手边倒茶。给客人倒好茶后,要把杯柄转过来对着客人,以方便客人端杯。
敬酒礼仪:给比自己职位高或年龄大的人敬酒时,一定要使自己的杯沿低于对方的杯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