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的思维
为什么还不能《赢》-----陷入了见树不见林的谜局
我们的很多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滚打了二十年了,为什么还不能达到真正的“赢销”?
因为我们经常由于受到一些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当年亚当、夏娃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在伊甸园里,对一棵植物太过专注,竟使他们当时见树不见林。
让我们看看他们所付出的代价!
伊甸园本来是上帝特别为他们造的,他们也知道在那里没有邪恶、没有苦难、没有病痛,也没有死亡,而且更享有造物主为伴。
但是,他们却为了要尝那颗被禁止食用的果子,而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这种错误到现在还一直殃及我们。
多少时候,我们只是为了一棵考验性的树,错失了上帝要赐给我们的恩典(树林)。
在受试探的那一刻,那些诱惑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可抗拒,势不可挡,我们在那一刻,便放弃了我们的准则。
其实,做营销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一些仿佛“立竿见影”的局部,我们就认为已经赢得竞争的全部。
就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的陷入了局部运作的谜局。
施乐发明了大型复印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但是此时施乐就犯了“见树不见林”的错误。
施乐陶醉于许多大中型公司的顾客花了不菲的价钱购买了大型复印机,从而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此时,在施乐的战略设想中,只是想着保护大型复印机的独家经营的权力,于是,施乐为大型复印机申请了500项专利,以阻止潜在竞争对手的进攻。
但是施乐却忽视了大批的小型公司和个体顾客对复印的需求。
最后被佳能等一批小公司以小型复印机为载体开辟了“分散复印”的概念瓜分了市场。
重庆奥妮的错误也是如此。
重庆奥妮用“植物一派”呼唤人们在日化用品消费观念上对自然的回归,并衬以鸿篇巨制的广告攻势,得以在日化领域脱颖而出。
若干年过去,虽然人们还依稀记得“黑头发,中国货”、“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的豪言壮语,但重庆奥妮却已不复往昔的风采。
为了挽回颓势,奥妮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奥妮又推出了“西亚斯”香皂,试图用这个充满异国风情的产品来重振雄风。
待到“西亚斯”业绩不佳后,奥妮又借力“黄连除菌”的功效和“植物一派”的理念,开发了“黄连牙膏”来再次进攻市场,但遗憾的是依然难以挽回衰落的颓势。
其实,本来奥妮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植物一派”的植物洗发,在国内市场一度成为这个产品概念的领导品牌。
当时的奥妮本应该依托既有优势提升产品的优势,并继续扩散产品的细分市场。
但是实在是无奈的很,奥妮的这个“见树不见林”的错误犯得还不小。
于是,终于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新产品开发-------失败----再开发-----再失败----再开发”的牛角尖中,已经很难看到在他身边的大片树林了,只是一味的吃老本,最后,产品的市场业绩终于走向衰退。
因此,要做好营销,我们就必须放飞自己的思想,把战略思想从狭隘的思维区间中解放出来。
为什么还要周而复始的重复香皂只能去污除菌的概念?
这实际上就只是一棵树。
于是,索芙特开发出了“减肥香皂”而风靡一时。
在竞争白热化的家电市场,为什么一些企业总是把目光聚集在产品本身?实际上这也就是一棵树而已。
洋品牌进入中国时,并没有想到中国老百姓对服务是如此地看重,海尔服务的成功给他们极大的启示。
于是洋品牌看到了服务提升这片树林,开始在服务方面做文章。
象伊莱克斯的私人保养师服务、松下的保修承诺、西门子的售后零售服务等等,服务的改进加强了洋品牌的反攻力度。
服务,是洋品牌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而走的一步极具杀伤力的棋!
为什么所有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企业,都只是一味的把目光盯在杀价这一棵树上?
但是以实达为首的企业却发散战略思维,看到了还有一大批希望获得“移动办公”,但是又无力支付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才能享有笔记本电脑的庞大的消费群体——这就是一大片树林。
于是,价格仅仅相当于普通笔记本电脑50%的“移动PC”隆重上市,在业内和消费者群体中产生强烈轰动。
很多例证表明,在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总量1/6的大市场中,潜藏着无数的商机。
只要从狭隘的“见树不见林”的战略思维谜局中解放出来,我们的企业就能深受“做正确的营销”之益。
解决之道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看你是否能掌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你要掌握和熟练运用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的技巧,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
要逐渐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毋庸置疑,中国企业家和管理精英不缺乏智慧,中国企业也不缺乏竞争的创劲儿。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的企业群体充分的发散了战略思维,从狭隘的局部思维中解放出来,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这样,我们就距离目标——真正的“赢销”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