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是最早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创造人已经不可考,安索夫把它推而广之,由此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战略管理工具。当然,像其他工具一样,有些人把它奉为圭臬,动辄就SWOT一下,有些人却对它的用处和意义提出各种质疑。其实这并不奇怪,被MBA战略教科书列为经典中的经典的“波士顿矩阵”,也有人认为是狗屎一堆【《大师论战略》,托尼-格伦迪】。
SWOT分析是从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和组织内部的优势、劣势四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分别从机会-优势、机会-劣势、威胁-优势和威胁-劣势四种组合去选择不同的战略取向(见下图示例)。
SWOT分析以简明的格式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做一个相对完整(当然也很主管)的综合考量,这种考量对于战略制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SWOT这种简明、易用和周全的特点非常鲜明,流行就不足为怪了。今天在这里要介绍的,是SWOT分析除了在战略规划方面的应用外,在个人学习、成长方面的应用方法。
我曾见过鲁一家大型能源集团老板在开会的时候,要求高管即兴现场分析自己职业发展的SWOT。当然,他是以羞辱和取乐手下为目的,其行为不足取。但是,SWOT分析或者说SWOT的理念已经在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个小型的战略规划,其流程、方式、思路都可以借鉴企业战略规划模式。因此,弄清楚自己在现有职位上的威胁、机会、优势和劣势非常有必要,并由此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发现个人的长处和不足,即使不是为了做详细的正规的职业发展规划,也会对职业发展很有益处。
在接受一项任务、承担一个项目、被任命管理一个团队的时候,可以利用SWOT分析方法来预测可行性以及可能的结果。通过分析来确定自己是不是要接受这种安排和任命,并对接受以后应该怎么运作等都有好的启发作用。
当然,如果要创业,做做SWOT分析也绝对没有坏处。甚至是一个婚姻的决策、一段学习的启动等等,都可以利用SWOT分析来做出安排。
SWOT分析之所以给人不太靠谱的感觉,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做分析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主观性的偏差,比如有些外界因素难以分辨是机会还是威胁,常常把威胁当成了机会(反之亦然),同样的,对自身的分析,也常常会把劣势当成优势。比如“老板重视我”这样的因素,你完全可以把它归到机会里,但天知道老板是不是真得重视你的程度超过了别人;二是分析完以后,规划方向会出现分歧,不知道应该把重心放在机会上还是威胁上,或者是发挥优势上还是弥补劣势上。
对于这两种不足,可以通过这样的思考去弥补。对于机会-威胁的分辨、优势-劣势的分辨,可以选择保守的方式,即如果难以辨别,就把它放到劣势里或威胁里。保守方式的好处是少犯错误,并让人更努力的去弥补劣势和避免威胁。
对于规划方向的问题,可以这样考虑,即机会和威胁相比,哪个因素在当期更明显、更突出,就优先考虑哪个。比如当期你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么就可以把威胁先放一放,先努力去解决怎样利用机会的问题。对于优势和劣势的取舍,最近经常看到有业界人士提到“红叶子”理论,觉得很有道理,归纳一下就是:1、要努力发展一个最大的红叶子(突出的优势);2、对于一大片小红叶子和一个大红叶子,宁可选择后者(做专才而不做万事通的通才);3、要努力消除绿叶子(绿叶子代表不足),尤其是当有一个与大红叶子争辉的大绿叶子的时候,尤其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