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创业的缘故,很久没有在家园里写长文了,今天回家,看到一篇MOTO职业化的文章,难免手痒,就想与家人做个交流。
什么是职业化?华为的答案是:精于此道,以此为生。
之前在跨国企业做职业经理人,经常会见到媒体上说西方人士如何职业,大抵表现为服装上,工牌上,工作时间上,其实,我结合自己个人的体会,发现,职业化更多的是一种职业习惯。
比如,我在外企当年工作时,上班时间(不仅仅是8小时)很少接家人的电话,真有急事也是三言两语结束,而且还是轻轻说,到休息室接。又如,会议时,绝不会随意接手机,重要会议手机会交给助手打理。再如,工作安排工作时,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下属没有听明白,一定是自己没有想明白。
这是一种习惯,深入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影响我们的言行。
MOTO通过招聘隐私来挖掘员工的公私判断力,我个人觉得有点小瞧人性了。开发这个招聘题目的人员可能对人性了解不深。其实,人的作为会受到外部环境很大的影响。
还是回到主题,什么是职业化?
我发现和一个国家、地区当地的经济水平成正比。
在美国和德国,职业化习惯比法国要高不少;中国的上海要比河南进步一点;泰国的朋友会夸赞中国员工职业化水平高。这是为什么呢?我思考,这和我们的工作环境有关系,还和我们的社会人文历史有牵连。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化大部分是在大工业时代塑造的,而当时,如汽车生产,需要在流水线上快速操作,需要每个工人机械的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当时的职业化是机械和单调的。
进入21世纪,网络和IT技术几乎颠覆了大工业时代造就的管理理念,GOOGLE的工作氛围让很多工业企业老牌管理者大跌眼镜,惊叹:怎么可以带狗狗上班?怎么能够上班8小时玩游戏吃西点?然而,僵化、落后的理念淘汰了MOTO和诺基亚,一个颠覆者---苹果几乎重建了3C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职业化是什么?
我觉得可以借鉴大前研一先生的专业力的提法,此时的职业化,无疑是每个员工的专业能力。
如果你是中高层管理者,你的专业力会包含领导人的能力、基本的管理技能、战略思维能力、行业历练等等,这是你的卖点,你的职业化,你将以此为生!
如果你是技术专家,你的专业力包含技术前沿预判、逻辑思考能力、空间建构能力、归纳与表达能力等等,这是你的个人品牌,你的职业化将不断精进!
因此,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一些局部的讨论,而应该回到原点,我们在工作时间追求职业化,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为目标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利润,那么,职业化就不应该僵化于外形,而当基于内心的意识。
我们的职业化,本质上,是为了让我们的能力更加的精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