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打造基础管理体系

[复制链接] 0
回复
4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5-18 13:0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造基础管理体系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李宏旭

内容摘要:基础管理体系对于企业而言,和战略管理一样重要。基础管理体系包括基础运作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两大内容,基础运作体系是企业价值链的运作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包括思想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执行保障体系、信息保障体系等内容。企业在打造基础管理体系中经常会走入误区,要想在实践中打造好基础管理体系,既需要对基础管理体系有全面的认识,更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基础管理体系   内容   方法   步骤

一、打造基础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基础管理和战略管理一样重要。当企业遭遇危机,大多可归结到两点上:要么是战略决策上出现了重大失误,要么是企业的基础管理体系出现了弱化。如果战略是企业实现使命和远景的计划,那么基础管理体系就是企业实现战略的内部生态系统。内部生态系统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企业就具有抵抗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战略是解决宏观的问题,基础管理体系则是解决微观的问题。战略管理优秀,企业可以迅速的做大;基础管理体系优秀,企业才能做强;如果在这两个方面都很优秀,那么企业就能够做久,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全面认识基础管理体系

    基础管理体系作为管理活动,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而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价值链交付上。笔者长期的研究发现,基础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链交付的基础运作体系,一是价值链交付的基础保障体系。基础运作体系是围绕企业的价值链展开的,不仅要实现一流的价值链交付,更要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保障体系,主要为基础运作体系提供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执行保障、信息保障,确保基础运作体系能够顺畅的运转。

(一)、基础运作体系

目前在国内外企业里非常普及的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价值链交付运作体系。通过流程化、标准化、文档化、规范化,使得企业的业务运作能够围绕目标管理和PDCA循环开展经营活动。

但在实践中,有很多虽然实行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但仍然收效甚微的企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价值链交付的基础运作体系,需要个性化的打造。个性化,就体现在企业的商业模式上。商业模式包含了企业的目标客户以及为目标客户提供的价值组合。目标客户不同,价值组合不同,所需要提供的价值链交付也就不同。国内不少企业在打造基础运作体系的实践中,往往忽略了对自身商业模式的思考,而是去盲目的照搬优秀企业的做法,结果自然是基础运作体系与实际需要不匹配,导致基础运作体系成了摆设。

事实上,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对商业模式的梳理、明确,对目标客户的需求有清晰、准确地把握,再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到优秀的标杆企业,通过标杆管理以及对最佳实践的优化、提升、创新,是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的。

A企业是国内一家知名的服装企业,以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而在业内闻名。该企业在建立基础运作体系的时候,收集到了排名比自己靠前、规模处于行业前五名地位的B企业设计流程。但经过研究后,A企业发现,B企业的设计流程,是重在模仿国外企业,并没有独特的个性,如果盲目的模仿B企业,A企业将丧失自己赖以生存的风格。在这种背景下,A企业重点参考了B企业先进的的时尚趋势收集与分析方法,再结合自身的独特风格设计方法,最终,既提升了自身的运作效率,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

在基础运作体系的个性化打造中,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运作制度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按照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方式,可以将企业分为市场领先模式、成本领先模式、技术领先模式、资源领先模式、综合能力领先模式。通常,市场领先模式的企业,一般应在品牌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建立特色制度;技术领先模式的企业,一般应在设计管理、研发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特色制度;成本领先模式的企业,一般应在采购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建立特色制度;资源领先模式的企业,一般应在对外合作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建立特色制度;综合能力领先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在价值链交付的各环节都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

当然,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只是一种常见的基础运作体系,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类型不同、所在的产业链上的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类型的基础运作体系。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基础运作体系,都是服务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交付的;都是要通过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得业务流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效率、更加符合目标客户的需求。

对于处于中小企业来讲,具有科学、规范、系统的基础运作体系,能够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良性、顺畅的状态。基础运作体系,主要是服务和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竞争力。这方面做好了,企业才能为规模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保障体系

如果说基础运作体系主要是解决“母鸡能够生蛋、生好蛋”的问题,基础保障体系则是要解决“母鸡能够持续的生好蛋”的问题。基础运作体系使得企业的商业模式落地,基础保障体系则是要保障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持续的运转。当然,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要发生改变,这就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

基础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思想保障体系。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和遵守,是基础运作体系的思想保障。 使命、远景和共同价值观,能够确保员工的目标一致、核心理念一致;先进的企业经营哲学,能够确保企业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在企业文化上进行明确,都需要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上共同遵守。企业文化不是空口号,而是理念和指导思想上实实在在的东西。在企业文化明确的实践中,使命、远景、价值观,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和核心团队进行研讨、提炼,形成明确的个性;而先进的经营哲学,则是可以在批判的继承原则下从优秀企业吸收,也可以在自身的成功实践中升华。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企业文化是应该讲,但不要过多讲的东西。偶尔的务虚,可以带来思想上的统一和观念上的与时俱进,但企业的管理活动归根都是要服务企业的经营的。懂得去把握务虚的度,企业也才能持续的务实。

2、组织保障体系。企业有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和制度化的管理习惯,是基础运作体系的组织保障。计划管理体系使得企业的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处于有序、可控的状态,制度化的管理能够保障企业员工对制度化的运作体系严格的遵守。有计划、有纪律,这是企业这种组织和没有组织概念的团伙根本的区分开来。组织管理,在计划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前提下,才真正的形成。

管理活动本质上是PDCA的过程。计划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源头。在组织层面,从公司、部门到个人,有效实施重点工作计划管理,对国内企业来说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般企业PDCA循环按月进行,部分优秀企业能够按周进行,极少数企业能够完全按天进行。国内不少中小企业管理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抓好计划管理的缘故。抓重点工作计划管理,目的是抓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解决主要问题。计划管理工作的好坏,需要看管理者的经验、阅历、视野,这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实践不断提升的过程。

推行制度管理,既需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公文管理技巧,更需要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有法制化的思维、习惯和制度管理的推进技巧。制度化的管理,需要企业经营者摆脱人治的思维,通过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真正的实现规范化的运作。从制度体系来讲,一般应建立公文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制度管理体系大纲、以及大纲范围内覆盖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

当企业能够通过制度化来管理,也就能够摆脱经营者个人因素不足的制约,使得组织可以成长起来;当企业经营者能够有效的运用好计划管理,企业也才能在经营者的手中高效率、处于可控状态下有序运转。

3、人才保障体系。人力资源的保障是基础运作体系的重点保障。不仅仅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涵盖人力资源规划,人事管理、培训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模块内容;更需要重视提升人力资源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这两个方面都具备,企业基础运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保障才能够满足。

对于国内中小企业来讲,在实践中按照选、用、育、留四个用人环节,应重视以下关键的管理实务:

选:核心人才猎头、后备管理人才选拔、关键岗位人才选拔、大学毕业生储备;

用:任职资格、岗位体系;

育:培训体系构建、人才轮岗计划、中层管理人员培养;

留:淘汰机制、晋升机制、职位等级体系、薪酬福利等激励体系。

4、执行保障体系。基础运作体系的实施需要执行上的保障,这种保障主要来源于会议管理体系和业绩管理体系。

会议管理体系能够以组织的形式进行周期性的闭环管理。一般说来,企业需要重视以下四种会议:年度目标分解会、月度经营计划会、月度经营分析会、周例会。通过年度目标分解会,明确年度经营企划和年度预算;通过月度经营计划会,实现月度经营计划的调整和更新,并综合部署价值链运作;通过月度经营分析会,分析企业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改善,提升价值链运行效率;通过周例会,及时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处理临时性的突发事件,解决价值链运行中的障碍。

业绩管理体系制定合理,既可以使得企业员工的工作有目标和方向的牵引,更可以实现岗位之间的协同。通过业绩管理体系,能够保障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一线员工为共同的目标,不同的责任而一起努力。
会议管理体系运作较好,企业的执行效率会较强;业绩管理体系运作较好,企业的执行效果会较好。两者都运作的好,企业执行力才会强。

5、信息保障体系。企业价值链的运作,一方面产生了实物流,一方面产生了信息流。通过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的实物流运行处于清晰、可控状态。信息流,则主要通过信息报送体系的实施,来使得信息在各个需求节点有序流转;实践中,主要指各个业务部门以及职能部门提供的年报表、月报表、周报表、日报表。对于国内规模企业来说,一般还需要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财务管理体系和信息报送体系基本上可以确保经营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控性。

三、企业打造基础管理体系中的常见误区
   
长期观察发现,国内中小企业在打造基础管理上,经常会走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盲目照搬。企业经营者喜欢学习,把各种不同风格、来源的外来制度或管理工具等生搬硬套到企业操作中。结果,企业因消化不良陷入一次次的管理折腾。

误区二、盲目追星。企业规模不大,企业经营者不去抓基础管理,而是热衷于谈战略。结果,理念超前,实践落后,只是成了空想家。

误区三、盲目求新。企业计划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等最基础的工作都没有扎扎实实的推行,而是去学习什么先进的新型管理模式或工具。结果,本末倒置,新型管理工具的引进成了一场做秀。

误区四、盲目摸索。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非常懂行,业务上、管理上均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排斥外脑。结果,企业自发的放弃了向标杆企业学习的机会,发展缓慢。

这些误区的出现,大多都是因为对基础管理体系的认识不清造成的。这既需要企业建立对基础管理体系的全面认识,更需要掌握打造基础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技巧。

四、如何正确打造基础管理体系

在基础管理体系的打造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重视个性化

   一般而言,基础运作体系,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进行个性化。基础保障体系中的思想保障体系、业绩管理体系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进行个性化。

(二)处理好复制与创新

组织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信息保障体系、执行保障体系中的会议管理体系,具体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企业可选择标杆企业实践进行快速复制。

基础运作体系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依据ISO体系的思想和方法论,以及流程再造知识,进行基于实践的总结和优化。而特色运作制度体系,则需要站在标杆企业的肩膀上进行创新。

(三)目的清晰

   基础管理体系,归根到底是要企业形成良好的机制。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运作,使得企业的员工养成良好的素养,公司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改善的能力。

   (四)掌握技巧

    基础管理体系内容比较多,如果要系统的打造,建议按以下顺序进行:

    第一,思想先行。思想保障体系的打造,可帮助企业树立共同的目标、价值观、理念,建立思想基础。

    第二,组织是体。计划管理、制度管理,可帮助企业以组织的形式来规范运作,建立组织基础。

    第三,基础是本。基础运作体系,是基础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在思想统一,组织有序运转的前提下,可以先进行流程的清晰、操作标准的制定,建立起规范;针对特色制度,应进行标杆的比较研究,真正的明确自身,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

  第四,信息是眼。基础运作体系的运行,产生实物流、信息流,信息保障体系能够对基础运作的过程和结果有真实、清晰的反应,便于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第五,人才是根。一切运作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根本。

第六,执行是果。基础管理体系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会议管理体系有助于执行的过程控制,业绩管理体系可以实现目标的牵引。

本文首发于《企业管理》,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www.adfaith.com市场部,010-59082979/2981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