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卓越亚马逊名人访谈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3-24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持人:
各位卓越亚马逊的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陈娜,今天很高兴能和著名的作家古典老师做客卓越亚马逊图书名人访谈。他给我们带来了去年的作品《拆掉思维里的墙》。
张正隆: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古典。
主持人:
我跟古典老师认识很长时间了,去年拿到这本书之后推荐给身边特别多的朋友,读完之后大家给我的反馈其实跟我自己的想法差不多,这本书似乎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很多之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自己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古典老师为什么写这样一本书,它的来源是什么?
古典:
外因是因为磨铁会不断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你写本书吧。当时就逼我写,签一个合同,我觉得这样很好的。我自己是搞心理学的,人的大脑像一个资料库,我们的脑子里面的资料多到你想象不出来,整整一个图书馆的资料可能3-4个G,我们的脑子有2千万个图书馆那么多,好的问题或者一个好的标题像一个搜索引擎一样。卓阳把要出一本书马上弹进去回车以后,我马上脑子里就出了很多的念头。内因是我看到周边的很多人,弱其不幸,哀其不争。我觉得中国人活的很惨的,网上有一个笑话,如果你出生在中国,你玩儿一个游戏。我父母亲说,他们是60年代的人,他们觉得自己活的很惨,你们这代人可能更惨,我们这代人可能机关还管,你们生下来就无依无靠,我是大学第一届遇到专业的双向选择,然后毕业以后就是专业的选择,然后遇到股票升升涨涨,然后房市高到不是人住的。 然后比我年轻一点点的80后,或者是90后的人,其实他们冒死生活在一个生活环境很糟糕的地方。但是我看到很多人活的非常的自在和自由。我不禁想在这样一个veryhard中间大家为什么玩儿的非常尽兴。那我觉得中间的差异是什么,我自己是做心理学的,我慢慢会得出一个结论,其实有一些人脑子里面会有一套俗称叫做“思维里的墙”,专业一点就是思维模式,可能有一整套的认识想法和概念。又或者说脑子里面有一套软件,有的使用98,有的是Dos,有的是XP系统。可能一套系统输进去,可能有的人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可能有的人是非常无聊。同样一个指令,可能“苹果”系统出来的会很漂亮,可能会不兼容,但是有的是兼容,但是非常平庸。操作系统的区别,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生活的游戏玩到多尽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所以这本书也是专门的讲这个话题。
主持人:
古典老师也提到像您母亲的那个年代的人,可能他们对世界有一种认知,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里面比较触动我的地方,隔代人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比较矛盾的地方,然后让我想到一本书龙应台写的《亲爱的安德列》,和他18岁的儿子互相通信的一本书,我身边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看这本书,改善了家庭的关系。这本书其实多多少少可以形成这样的功效,我读的时候想把里面的想法传输给我的父母亲。我想问古典老师,你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设定给哪些人去看,怎么样看把这本书效应达到最大化。
古典:
我们经常说70后、80后、90后,其实不是的,有的80后活在70后的状态,还有80后活的很幼稚,活在90后。我做过一个咨询,有一个小孩子很讨厌做公务员,但是他的妈妈逼他做公务员,然后推荐了很多书看,然后看到一本书是关于梦想的,我是你相信这个东西吗?他很可怜地说,妈妈说那东西是假的。就很奇怪,人谈到梦想的一瞬间的时候,突然手收回来变成2岁的状态。第一,我写给跟我心智一样,或者稍微低一点的朋友。这本书大概有一到两张跟我妈妈斗争的经验。其实我跟我妈妈斗争多年。这是一本斗争经验的战术集。其中有一张海报,有一只狗站在那里,然后旁边有人拿着胡萝卜,然后这只狗这么多年觉得好饿,然后我妈妈看到就哭了,因为我从小被赋于了要吃胡萝卜的使命,但是我很讨厌吃胡萝卜,但是我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才敢于讲出来。其实我长大以后,慢慢跟父母亲沟通,就会发现两代人会有很大的代沟。你看《亲爱的安德列》像一种很美丽的呈现,我看到的更多的是Why。其实跟每个人的价值观、跟出生的年代很有关系。一般认知的年龄是6-10岁左右。 你看看,我们所谓的小皇帝,你觉得小皇帝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比较多?
主持人:
大概10岁之前吧。
古典:
在中国小皇帝可能就是85后,或者是80后。80后算是小皇帝。其实真正的小皇帝就是85-90这段时间,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给力。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但是你算父母亲的年龄,你可以算出父母亲大概是60后,或者50后左右。那55年以后的人,你算过这些人,他们的青年时代是什么时候吗,6岁左右,正好赶上三年大饥荒,文革。所以父母亲在那个年代非常匮乏,所以对下一代就是疯狂地补偿。 你再看看为什么90后那么地“脑残”,我们开玩笑这么称呼他们,其实不是,就是父母亲的原因。尤其是65年以后的父母亲,他们的青年时代在文革末期,正好是价值观最混乱的时候。他们成长的时候遇到了文革,遇到了重新改革开放,遇到了很多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这代人的思维方式,你怎么都牛不过我。我经历过世界上最复杂的最动荡的时期。所以他们对后代就是管束,所以90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完全地漠视,因为你在精神方面太丰富了,导致我需要显得简单一点。这是所谓家长认为的脑残。其实一个时代形成了一个年代的思维模式。而他们孩子那个年代又会形成新的模式,两个模式之间会有一个冲突:你很难想象一个Dos体系跟一个苹果系统很好地对话,两者是不兼容的。我里面提到很多如何跟父母沟通,甚至是斗争的想法。
主持人:
很多人看完了,首先觉得自己的思维被震撼掉了,然后否定之前自己固有的想法,然后我觉得跟自己内部的抗争可能阻力会小一点。其实最大的阻力来源于我知道这个之后,我还要和外面的我的父母去进行抗争。 其实这本书说的夸张一点,它会引发一点爆炸式的感受,但是会向着下面更好的方向去的。 这本书名字叫做《拆掉思维里的墙》,我想问一下古典老师觉得我们思维里的墙指的真正是什么?您刚才提到的思维模式,具体化一点指什么?
古典:
我觉得是那些你认为不是没有问题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和我太太回到家里面去,我妈妈跟她讲了很多以前的故事,是我不爱听的,但是我太太第一次听,觉得很新奇。然后在旁边以第三者的眼光重新重温了很多的故事,在我太太听来这些事情很神奇,在我看起来很自然,就是那些你觉得没有问题的,从没有问题处找问题。 比如说在我18岁那年,我在湖南读书,然后我骑车从湖南到北京,流浪一个月。然后我跟爸爸说,我要骑车去北京,经过武汉、经过兰考,经过济南等等。然后我爸爸说不行,遇到坏人怎么办,出事怎么办,等等等等的。你猜我跟我妈说什么,我说我18岁了,我是过来知会你的,不是过来让你允许的,我是告诉你一声,你允许不允许是你的事。然后她绝食,哭,然后到武汉的时候问我要钱不要钱,我说不要钱。我太太听了很震撼,听起来让父母伤心好像是极端大逆不道的事情。你让父母伤心的,可能就觉得不会再往前进行了。
主持人:
就不孝了。
古典:
这个世界上你和父母可能是两种行为模式,有两种游戏方式。一种是你不爽,你爸妈爽,接下来你会更不爽,你爸爸妈妈发现他们的坚持让你不爽,整个家庭带来的尴尬,有一个人装的很爽,但是父母亲觉得你装的很爽,但是有一点崩盘不想干了。 有一个哥们过来找我,他那几年好像是炒重金属,赚了很多钱。这个哥们有钱以后,还是狂妄的生活了。他买了一辆哈雷摩托车,然后发现北京不让上车。然后在客厅里放一块布,然后擦的很亮。然后在客厅买了一个斯诺克的球台在屋里打,然后他自己很崩溃,他父母也很崩溃。我说你是青春期没有过完,他说不是吧,我快40岁了。一个人心里没有断奶,必须要经过这样一个逆反期。他这一辈子,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跟谁结婚,结婚那一天他妈妈跟她讲,我儿子就交给你了。就像一个物品一样交给别人了。他突然赚钱了,觉得这个钱带来了一种自主的权利,于是马上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我跟她媳妇说,你让他疯狂半年,半年以后就好了。然后半年以后他过到很正常的生活了。 这是我提倡的那个模式,当你和父母亲冲突的时候,如果很坚定的你的模式是对的,那就过一个我爽、你们不爽的状态。
主持人:
这是必经的状态吗?如果两者有冲突的话?
古典:
对。如果你做了想做的事情,你心里会有一个沉淀的过程。然后你慢慢自我实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变成我很爽,然后父母亲慢慢看到你原来的选择是对的,他们会从人格上尊重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存在。 第二份礼物,他们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生活过的很好的。 这个游戏开始叫做,我爽,你们不爽,看似很不孝。然后就变成你们爽,我也爽。这是很多人觉得习以为常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买房子的话题。 因为很多中国人觉得毕业干吗呢,结婚啊。这是理所当然。结婚干吗,作为一个男人要有家,有家要有房子,没有钱怎么办,跟家里人要,这是一系列让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主持人:
好像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体系就是这样的。
古典:
我很喜欢瓦尔德的一句话,大部分人都是其他人。这个社会里面的大多数人都是其他人,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其他人的想法,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自己是一个职业策划师,第一阶段是生存期,以生存为主。第二是发展期。第三是事业期,自我实现为主。 然后第一个阶段要做得事情就是寻找压力最大的工作。 第二阶段,寻找赚钱比较多的工作,或者影响力比较大的工作。 第三阶段,寻找自己想做的工作。 大部分人都既没有活过第一个阶段,也没有活过第三个阶段,所以一毕业就是进入第二个阶段,所以不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不敢做一些喜欢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幸福度。 所以很尴尬地就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因为没有积累期,所有能力高不上去,所以一般就在这样一个程度。当你该读书和锻炼身体的时候,你直接去打工了,所以后面只能打一些很零碎的工,因为要支付的生活成本太高。
主持人:
可能大学出门的时候很多人抱着一些梦想,然后可能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话,可能跟父母的矛盾存在的,其实如果我们做下去的话,可能父母看到我们的生活很好,恰恰没有坚持住,可能父母获胜了,然后我们走到他们的道路上去,然后整个第三阶段没有办法实现。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如果青年人有梦想想实现的话,思维里面的墙一定要去除掉。 古典老师,你觉得这个墙要一点点去除,还是突然之间推倒,您有没有一种预设可以告诉我们?
古典:
有人写信说,你写的最好是后面的跋,是我最有情感的东西在里面的。因为我自己是做教育的,是讲课的,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理念只是改变的第一步,关键是行动。所以一本书给人带来的冲击只能是在墙上钻个洞,看到光,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走进去。因为出去是很可怕的,他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这里。所以我要做的事情是把墙打开一个缝,看到一个可能性。但是选择之后,继续地走,遇到困难还不回头,继续往前走。这个其实是一个人他自我的能力。这本书只是拆墙而已,下一本书可能是修路。它可能不是一本书,不是一次阅读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至少这本书,第一提出了一些可能性。 第二可以看成我对平庸生活的一种挑战,一种愤然挺身的智慧和力量。这也是我创办的新精英的原因,就是与平庸的生活为敌,与平庸的人为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一定要记得:大多数人是其他人。
主持人:
在这本书当中我们很多固有的思维和家庭和环境有关系,可能和教育有关系,你觉得有没有在文化里面,比如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种本质的差别,有没有文化上的因素所导致的思维状况。
古典:
第一,把文化看成是一种集体认同的价值。但是一旦被泛化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二,我们经常讲所谓的传统文化,或者我们其他的传统文化其实并不一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 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倡儒家,其实很少有人提到像老子那样的自然自由的生活,那是不是我们传统的文化,像魏晋南北朝的明仕的生活是不是传统文化,像墨子的精巧、认真,像法家那样的契约精神,严谨,那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个清朝500多年,灭国的时候留下吹拉腐朽的东西,就认为是传统文化。但是我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三字经》、《百家姓》很棒,但是只是一个部分。我们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是可以供我们用的。这其实也是拆掉思维里的墙。其实传统文化可以包含很多,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
主持人:
我感觉思维里的墙,就是去除掉我们已经认定的模式下,我们再去思考一种可能性。比如说我们已经认同了小孩子你就要读书,你就要考大学,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其实我们可以思考更多的方式,是不是不考大学也可以活出很好的人生状态。
古典:
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这就有问题的,你知道地壳里面含的金子远远比提出来的金子多,你不仅是要一个金子,还需要打磨、被提纯,被演练,然后成型,很痛苦才会发光。如果是金子的话需要自己发光。 是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不成功只是我们不够努力,这是一个骗局。 很多人我们总要做选择,如果你手里面拿着一个水杯,那下一步要做什么呢,这其实是我再一次职业规划师的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手持水杯,下一步要做什么,很多人说要利用资源,应该去接水,应该去喝水,应该跟别人分享,我说你该去干吗干吗,跟杯子没有关系,就是认为你拿了一个水杯,就认为应该给它做些什么,因为你才是关键点,水杯不是。但是很多人这一辈子有很多的水杯,有的水杯叫专业,有的水杯叫做学历、房子。
主持人:
我觉得这是一个因为、所以模式的转变。
古典:
比如说你有一个二流的学历,二流的杯子,你只能做二流的工作,拿到二流的钱,于是你说服自己说,我只有二流的水平。那你的人生可能被这个杯子封住了。
主持人:
我们家是丹东的,我们家的邻居有一半是山东人,包括像我们这样从山东过来的,一半是朝鲜人。朝鲜人给我感觉能喝酒,辣白菜腌得好。
古典:
之前是果因关系。我想要一流的生活,我看一流的生活需要什么能力,我就去提升这个能力,拿到以后我需要更好的生活。所以有人是往上转的,有人是往下转的。
主持人:
只是围绕固有的东西去转,没有往上转。
古典:
很好,被水杯约束住了。然后不是水杯呢,如果是一个是屎盆子呢,那你是不是要过吃屎的生活。但是大家没有觉得很荒谬,这才是真正的荒谬。 如果你有机会研究心理学你会发现,把一个婴儿很小的时候放在床上,如果看到妈妈看着他,他觉得很安全,会慢慢地触碰一些没有触碰过的东西,然后慢慢地在床上爬,没有安全感就越掌控,越掌控越有安全感。如果没有安全感的话,就越缩起来,然后就越没有安全感。如果你对外面的假设是好的,世界是好的,你可能就越来越有掌控感,这个人会发展的很好。如果你心里的掌控是错误的,可能慢慢会越来越到底,可能也是一个行为模式。
主持人:
我刚才提到一个词是安全感,这本书当中提到的也很多。很多网友的评论,觉得安全感给他们触动很大的一个话题,聊聊您对安全感的认识?
古典:
我们的世界很缺安全感,女人没有安全感,因为男人不靠谱,买房子的人没有安全感,不买的更没有安全感。这个年代,每个人被安全感所限制。我请教过中科院的一个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结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他说中国人没有资产阶级,中国没有富足的稳定的可以持续生活的阶级。安全感是可以通过获得更多物质来获得的吗?这其实是一个话题。这本书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安全感其实是很便宜、可以很轻松地获得,应该像自来水一样,是便宜、好用、轻松的。而不应该像奢侈品一样,是拿来要马上换季的。 也许刚刚毕业的时候,一个500块钱的包可能很让你满足。可能两三年以后,你可能攒钱买一个LV的包,还觉得没有安全感,还觉得别人依然看不起你。可能你会发现,如果你把物质作为一个安全感的标识的话,可能你很难有安全感。
主持人:
可能边际效应在递增?
古典:
对。他们曾经公布了LV一款包的成本价,说是150欧元一米,一米可以做两个包。意味着一个包的成本价只有500块钱。我想提醒你说,500块钱是成本,19500块钱全是你的边际效应。
主持人:
用这个东西来买你在人群当中的安全感。
古典:
我想告诉你安全感有多贵。 我书中的刘丽被评为了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我们可以通过支持别人获得安全感,我们可以重新地跟你的家人修复好关系获得安全感。是家庭给你安全感,不是房子给你安全感。是爱情给你安全感,而不是结婚那张纸。友谊可以给你安全感,不是跟哥们签了合同有安全感。如果你把安全感物化以后,你就陷入永无宁日的生活,因为会有更高价值的东西出现。 比如说书里提到这样一个人,他做厂子做的很好。他是天津的一个老板,前期做腊肠生意很好,火腿肠生意赚了很多的钱。然后地被收走了,四百万的地,两千多工人,管这么多工人有很多的事情。因为政府要买地,然后就卖了。年收入三四百万的厂子,土地卖掉以后,赚了一个多亿。这一下子老厂长的价值观崩溃了,因为辛辛苦苦赚了30年,才赚了几千万,一两个亿。现在把厂子卖掉,就赚了一个多亿。他以前觉得踏踏实实做生意很安全,然后他觉得还不如盘一块地,卖给政府更安全。如果把这个安全感跟一个东西绑在一起,物化了,你突然崩溃了,你没有突然给你很多,你也受不了。不管给你多还是少,你都受不了。 所以很多人找我签字的时候,书前面会写一句话,盲目地与他人攀比是一种永无宁日,绝无胜算的自由恐怖主义。安全感应该是便宜的、廉价的、简单的像阳光一样随手可得。
主持人:
我觉得这样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就像这本书当中提到的那样,我们不用正常的思维、惯有的思维看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现在微博上面有一些网友也提出了他们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看看。 天黑要快乐:我们究竟怎么活,中国的教育已经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初始意义了,为工作而工作,为工作而生活而活,可是我想为活而活,为快乐而活? 我觉得还是一种负责任的心态。
古典:
这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因为好的教育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 有人到我们学校去就说,我遇到一个同学很悲摧的跟我说,我们湖南大学藏书只有40万册,北大有100万册,我说你大二了看了几册,他就说看了3册,所以40跟100万有什么区别呢,最好的教育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是谁教给你的。这时典型的心里没有断奶的状态。 我觉得我的教育,是老师你喂我一口我就吃,身体不好就赖你。你有手有脚你为什么不看。到处都有公开课,你要找老外,满街都是老外。 下午2点上Sky,晚上2点去上网聊天的人多寂寞啊。你可以随便聊,有多少资源。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很懒,他老公临走前在脖子上围了一块饼,最后回来饿死了,最后发现把正面的吃掉了,连转过来都不愿意。 今天的学生也是这样的,你有互联网、有图书馆,有身边的人可以学,可以去其他的学校学,你只要转转头可以吃到这个饼,但是居然被饿死。
主持人:
我们转一转头,去发现新的方向。
古典: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大学的教育是:教育告诉你的是先去上一门课,然后去考一个试。但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先考你一次,这给你上了一课。这是一个区别。 我们以前是先上课,然后再考。但是其实社会的规律是,先考你,然后本身是给你上了一课,然后知道你差哪儿,然后再去准备。所以大家总以为别人先要给你课本,然后才能经历考试。 我要把面试技巧全学会了,我再去考试,那就废了。所以就是在面试当中去学技巧。 有部电影叫《亮剑》,有一次李云龙看到一些士兵在练习,然后李云龙说你废了,然后说换刺刀上,然后这个士兵说会出人命的,会出血的,李云龙说,不会负伤,你就上。你不能练好武功才能拼命,你要先上,才能练好武功。
主持人:
这有一个网友叫小羊皮W:见过古典是一个亲和能干的年轻人。 有一个网友说施德包TSH:人要怎样活要从内心做起,内心就是大脑里的思维和思想,要怎么活,先要去思维。
古典:
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不仅存在于你的大脑里面,还存在于你的身体上面。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到底是先发抖才觉得恐惧,还是先恐惧再发抖,心理学现在还在争端。 现在是开会之前先鼓掌,因为身体先被激发起来自然就High了。考试恐惧症,有一种最傻的治法。用一只钢笔,考之前用嘴含着,这个动作是一个强迫微笑动作。当你的脸部肌肉强迫微笑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发现它怎么笑了,是很搞笑的。其实我们的思维决定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和思维的三个部分,而不仅仅再大脑层面。而且有的时候想的不太清楚就可以做事情。
主持人:
最后古典老师给我们卓越亚马逊的网友推荐3-5本您喜欢的书吧? 古典:我推荐罗素写的《幸福之路》,真的非常棒,适合很多年代的人反复地去看它。
古典:
我推荐罗素写的《幸福之路》,真的非常棒,适合很多年代的人反复地去看它。 第二,王小波的书很好,所有的书可以看。 第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第四,2000年的时候塞里格曼和另外一个心理学家,当时是美国心理学会的会长,和希腊一个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一个观念积极心理学,《真实的幸福》就是十年以来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第一次出现。 第五,就是我自己的偏好了,像《小王子》我很喜欢。 包括罗应台的很多书我也喜欢。 大家可以去我的博客看我写的书单。 还推荐我的下一本书。
主持人:
什么时候会出?
古典:
不知道。我会用小说的方式谈到一个人怎么样现实的实现梦想。我觉得中国现在不缺现实的书,也不缺梦想的书,缺乏的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如何去实现看上去的梦想。
主持人:
最后古典老师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作为今天访谈的结束。 每次都很喜欢听你讲故事。
古典:
我讲一个我新看的故事。 雅舍王,有一次他被国王抓住,然后国王很尊敬他,说我可以放了你,但是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你可以告诉我答案,我就可以把你放了。 然后问他:女人到底要什么? 然后他有一个好朋友,说有一个黑森林,黑森林里面住了一个女巫,她知道世界上一切的事情。于是他们找一个女巫,到了森林里面找一个女巫,流着哈喇子,满脸皱褶,她在吃一个蜘蛛和变色龙煲的绿色的汤,然后有一只眼睛掉在外面,然后在流脓,然后看到衣服里面都长毛了,然后女巫说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塞蒙你要娶我为妻。 塞蒙说吞咽了口水说,没有问题。于是带着女巫去了国王那个地方,国王说,你可以告诉我女人要的是什么吗,女巫说,女人要的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国王觉得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答案,于是放了雅舍。然后塞蒙要跟这个女巫结婚,尤其是雅舍觉得害了自己的兄弟。然后塞蒙觉得心态很好,第二天按照她的约定举办了这个婚礼,然后这个女巫在婚礼上丢尽了洋相,然后塞蒙和温存的接待了她。然后晚上洞房的时候,推开门的一瞬间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怎么样度过这个悲摧的夜晚,然后推开门然后看到一个金发的女郎,然后他非常惊奇,然后她说,你希望我白天是女巫,晚上是美女,然后还是白天是美女,晚上是女巫。如果白天是美女挺好的,然后白天是巫婆,晚上是美女也挺好的。如果是你你怎么说,塞蒙说女人想要的就是决定自己的命运,你怎么选,女巫说,让我选我肯定全天做美女啊。 我之所以讲这个问题,就是《拆掉思维里的墙》的故事,你要知道你不会一大早起床,你就打个哈欠说,我今天决定过悲摧的日子。也没有人说一毕业的时候说,我要过悲惨的一生,我要过平庸的一生,每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 所以不要听别人告诉你,白天做美女,还是晚上做美女,问问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要问这个世界它要什么,问问你自己你要什么,然后去成为那样的人。 这个世界要的就是人们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谢谢。
主持人:
谢谢。 最后谢谢卓越亚马逊的网友,也谢谢古典老师。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