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对“是否下放决策权”的分析

[复制链接] 0
回复
4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16 16:4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是否下放决策权”的分析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宋炜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决策”成了商务人士的日常用语,很多企业的高管,特别是一把手,往往以“决策者”自居。但实际上,无论在什么企业,无论是什么职级,只要是一个实在的岗位,“责”和“权”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里的“责”指的是在该岗位的员工应该承担的责任,“权”则是指为顺利履行责任该岗位员工必须享有的权力。权责必须对等。所以说,任何一个岗位的员工都会进行决策,决策权并非企业高管的专利。
在收集并研究了关于员工决策的大量评论文章之后,笔者发现,大部分文章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普通员工也有决策的权力,决策权必须适当下放。观点的前半部分是真理,但后半部分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那么,“是否下放决策权”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请看河北某大型制造企业A的“制定生产大计划”流程:
……
3.各部门将机台、仓储等各类信息提交至生产管理部;
4.生产管理部计划员排产,编制《生产通知单》;
5.生产管理部计划主管审核《生产通知单》,通过后下达至各生产单位;
……
这是笔者为A企业提供流程优化服务时所亲历的。当时笔者颇为疑虑,根据流程优化的原则——“将业务的审核与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时间,从而提高对客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为什么不是由计划员直接下达《生产通知单》,而是再增加了一道计划主管审核的环节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决策权不能下放?
人与业务:关于“是否下放决策权”的第一对矛盾
笔者将这个问题提给了A企业的生产管理部经理,经理为我解开了这个迷团:显而易见,正确的做法应是由计划员直接下达《生产通知单》,那样的话效率更高。但因为A企业的计划员均是新人,经验尚浅,能力不足,故增加计划主管审核《生产通知单》这一环节。
可见,在分析“是否下放决策权”时,有一对矛盾是必须首先予以考虑的——人与业务。诚然,关于业务流程优化,我们可以提出种种的原则和理论,但若落实到实际中,具体的流程设置不可能不考虑员工能力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下级员工能力较强,则决策权下放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反之,相对较小。
还是刚才的例子。在笔者向生产管理部经理提问数月之后的一天,经理告诉笔者,经过对计划员的高强度培训和实践的锻炼,计划主管审核的环节已经取消了。这就是员工能力影响决策权设置的一个实例。
再看一例。随着客户需求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采取了按订单生产的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何评估一个需求是否可以满足,绝对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多数企业往往会组建一个有生产、财务、技术等多个部门的合同评审小组,对特殊合同进行评审。然而,据笔者了解,与同行业其他所有企业都不同的是,山东某上市公司B则将是否签署特殊合同的决策权向上回收至公司的销售副总,原因就是这位老总不只对市场行情、客户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非常熟悉企业的产能、工艺等情况,所以由他一人决策即可。这是决策权向上回收的例子。
所以,一般来说,决策权应向个人能力强的岗位倾斜。例外的情况是,即便某些岗位员工能力不强,但从公司战略出发需提升其能力,那么也有可能将决策权授予这些员工。
风险与效率:关于“是否下放决策权”的第二对矛盾
仔细研究一下,我们会发现,“人和业务”实际上是另一对矛盾——“风险和效率”的反映。如何使人的能力和业务流程的设置这两者能够最大程度的协调,实际上就是要找到风险和效率间的契合点。在A企业的例子中,最开始有一道计划主管审核的环节,其含义是牺牲一定的效率来保证风险的降低。在B公司的例子中,因为员工能力较强,风险和效率两者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是否下放决策权?在多数情况下,因为下级岗位更接近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所以应力求下放决策权,但因上下级间能力的差距,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具体地说,很多时候,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参见表1
1:控制风险与提交效率的部分措施
控制风险的措施
提高效率的措施
1.
增加审批或审核环节
2.
分权
3.
提高审查的频率
4.
增加审查的内容
5.
对可能产生风险的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处罚
1.
减少审批或审核环节
2.
集权
3.
减少审查的频率
4.
批处理
5.
减少审查的内容
注:指将需要处理的多件事情集中起来,一次性进行处理。
从表1中可以看出,提高效率的各项措施均属“下放决策权”,而控制风险的各项措施则恰恰相反。那么,在决定是否该下放决策权时,首先需要明确:这件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是控制风险还是提高效率?由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以下两点推论:
一、发生频率较高的工作应着眼于提高效率,缩短单次工作的时间,此类工作应尽量将决策权下放。
还是以笔者在另一个流程优化的咨询项目中亲历的一个故事为例:
X类物资是C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性辅料,有100余种,现在X类物资的申购流程如下:
2X类物资采购流程
编号
流程参与者
工作内容
1
生产技术部
X主管
提交采购申请
2
生产技术部
经理
审核
3
物资供应部
经理
审批并分解采购任务
4
物资供应部
采购员
询价,报价
5
财务部
采购价格审核主管
审价
6
常务副总
审批
在实际中,这一流程实际上并未按照表2所示的步骤运行。因为该流程发生频率较高(日均2单),且X类物资是关键性生产辅料,决不能出现断货的情况,所以物资供应部常常在财务部和常务副总的审价、审批之前就已经布置采购了,而财务部和常务副总对此也心知肚明。
根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工作应着眼于提高效率,缩短单次工作的时间,此类工作应尽量将决策权下放”的原则,这一流程的改进方法首先应是将决策权下放,即去除财务部和常务副总两道审价和审批的环节。如此一来,效率确实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风险如何控制?希望下文的论述能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二、发生频率较低、单次投入较大的工作应着眼于控制风险,此类工作应尽量将决策权回收。
一般来说,发生频率较低,单次投入较大的工作往往不会过分强调效率,这样的流程通常是可能会引致较高的风险。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流程。固定资产投资一般投入庞大,且会对企业的资产结构产生影响,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几乎所有企业都会设计一个环节较多、耗时较长的流程,而最终的决策也常由企业的高管团队集体决策。这可谓是决策权回收较为极端的例子了。
事前控制、“机制”控制:兼顾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两大方法
难道就没有同时实现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两大目的的方法了么?客观来说,如果能够保证风险同时不会随之下降,应尽量将决策权下放以获得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重心应是,在下放决策权的同时如何降低风险?
最为有效的方法显然是提高员工的能力。如果下级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与上级处于同一层次,那种“上级因不放心下级的能力而将决策权攥在自己手中”的情况将大大减少。不过,提高员工能力是企业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人的能力天然就有高下之分,所以我们应寻找其他的可行途径。
在管理咨询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兼顾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两种方法:
一、变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以生产制造的质量控制为例,事中控制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在线QC,即时检查过程产品的质量问题、工人操作的规范性;事后控制指对成品的检验;事前控制指的是制定质量规程,以操作手册等方式提醒工人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事前控制的投入产出比显然高过事中和事后控制,因为它能兼顾风险和效率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另一个“变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的例子是财务预算的编制。试想一下,在提出现代财务预算概念以前,企业管理者经营过程将经常性地面临一次次这样的决策:哪些项目应该投入资金?应该投入多少?投入的机会成本有多高?最终,常常是一些额度很小的投资项目也都会由企业高管集中决策,决策权向上回收,效率之低可想而知,同时风险事实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财务预算制度诞生之后,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通过事前的财务预测和综合规划,给每一管理者以一定的额度,额度之内由管理者根据一定的原则自行控制,实现了决策权的下放,实现了效率的提高。而和不实行财务预算制度相比,风险无疑也大大降低了。
二、变“人”控制为“机制”控制。
在一次报告会上,郎咸平教授曾讲了这样一个例子:香港海关每天有大量的出入关者,但工作人员的工作非常富有效率。他们拿着出入关者的各种证件,非常迅速的查看,一般不会讲话,如果有话对出入关者讲,那一定是证件有问题。这是因为工作人员有一套极为细致的工作规程,严格地规定了查看证件的先后顺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变‘人’控制为‘机制’控制”的例子。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这一方法已得到了很广泛和深远的运用。远的有泰罗实验,最近的有工业工程方法的推广,都是通过经验的总结或统计规律的应用,将由“人”控制变成由“机制”控制,这样就实现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风险也得到了控制。
不难发现,“变‘人’控制为‘机制’控制”实际上正是对“变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的绝佳诠释。
信息:关于“是否下放决策权”的另一大问题
在研究“是否下放决策权”时,除了人和业务、风险与效率这两对矛盾之外,还有另一大因素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上下级间不存在能力差距的情况下,如果信息是绝对完善和绝对对称的,那么,决策权究竟是赋予上级还是赋予下级的问题已无意义,纯粹从风险和效率的角度来看,赋予任何一方皆可。
信息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风险和效率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信息不完善,即信息不够完全或不够深入,造成决策依据不充分,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²
决策者对需审批的项目了解不清;
²
质量检测指标难以量化使得检测过程主观性强,风险不易控制;
²
订单预测不准及安全库存难以确定。
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即企业内各决策主体间所占有的信息在数量或质量上存在差异,请看两个例子:
²
申请者占有的信息数量和质量高于审核者、审批者,容易引致风险;
²
申请者占有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低于审核者、审批者,使申请者工作难度加大,降低了效率。
    与人的能力的提升一样,信息的挖掘、实现各主体的对等,也是企业管理的另一大永恒主题。所以,无论员工决策权是否下放,信息问题都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而信息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果得到妥善解决,对员工决策权该如何设置的分析自然更加容易。
总之,“是否下放决策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讨论一项具体工作的决策权是否该下放时,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该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控制风险还是提高效率?而实现事前控制和“机制”控制,不断提升员工能力和实现信息完善、信息对称是解决员工决策权设置问题的根本途径,后两者也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希望企业管理者可以找到更好的协调风险和效率的办法,实现决策权的有效分配。
本文首发于《销售与管理》,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www.adfaith.com市场部,010-59082979/2981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