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1-10-31 23:26 编辑
回复 天行剑 的帖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僵化的体制、知识大限以及逻辑乏力拖着了我们前行的脚步。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当然,“书虫”其实一直很崇敬中华历史上两个文化繁荣时代:春秋战国与辛亥后的民国时代,由于“思想自由”这两个时代分别成了华夏文明的黄金与白银时代!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举一例子:
“书虫”对老子的崇敬,说起渊源来却来自西方大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发现“无”中有深意(“无”是“有”的隐藏不显)的哲学家)。记得“书虫”早年在国企单身宿舍里,业余时间喜好读杂书,有一段时间还专门啃了几部西方哲学书,便知道了马丁-海德格尔,据说马丁很崇拜我们的老子,还把《道德经》中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请人写在卡片上,挂在其书房的墙上,并朝夕揣摩。他的评价是,这两句话很哲学、很文学、很美学!
后来“书虫”在工作中逐渐也体会到了这两句话对企业管理的深刻阐述。一个公司由乱到治的全过程就是浊了--先静下来--静了就会慢慢变清(知道问题症结在哪?),下面就先安(定)---再动(转动)随之又慢慢生(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书虫”满满一书箱的西方管理学浩瀚经典竟可浓缩成这两句话。在我感、我叹、我思之余便只剩下“敬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