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请集体关注TCL国际化

[复制链接] 0
回复
5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8-30 22:3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多年,最大的误解是把出口化当成了国际化。我们经常看到某某企业宣称“国际化战略”大获成功的时候,仔细去分析,发现不过是“出口 化”获得了成功,但国际化其实还没有真正开始。而当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并且成为一个巨大负担的时候,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企业的“出 口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必须从出口化进入国际化。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上,最有价值的企业是TCL,这并不是从业绩上 讲的,而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的。衡量一家公司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短期业绩,另一是长期业绩,短期业绩看的是结果,长期业绩看的则是支撑业绩背后的组 织制度与文化体系。TCL的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在TCL国际化道路上的得失,最能够代表中国企业未来所要碰到的问题;而如果一家企业的问题“普世 化”,那么,忽视TCL,就等于我们对自己未来的风险熟视无睹。
那么,TCL国际化的价值是什么?我写一个微博,谈了TCL国际化的感想,李 东生看到之后,给我回复了TCL国际化十年的几点体会:“这是一条艰难而又必须走通的路;不能一蹴而就,要坚韧不拔;要有长远规划、明确目标和资源准备; 重视团队培养;领导人要承担责任。企业国际化前期风险代价往往很大,应从更长的时间业绩来评价企业国际化的成败得失。”
这短短的几句话我觉得分量很重,但许多人也许却觉得很一般,这就像八十岁老人的告诫,很简单,但大多数年轻人都不以为然,因为经历不同。李东生对国际化短短的这几句话的价值,只有放到曾经的历程与未来必然选择的背景下,它的意义才会呈现。
我们先说过去的背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家电面临着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越来越强烈的全球化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有几种选择:一种是继 续“内战”,成为内战高手,格力成为这方面的领军公司;第二种是转移赢利战场,美的成为家电公司进军地产的领军公司;第三种是国际化,把自己的所谓“成功 经验”放到国际化发展中去考量,去接受检验,TCL成为家电企业国际化的领军公司。
我相信,如果TCL不选择国际化并购,而去走格力的内战之 路,或者走美的的地产之路,现在的日子要好过得多。记得在并购汤姆逊前,我在参加TCL的季度例会期间,与李东生讨论过TCL未来的战略选择,他与我提得 最多的是三星,提得最多的是日本东京与韩国汉城奥运会,给这两个国家的大公司带来的“决定性一跃”。从这些讨论中,我想大家可以理解TCL考虑自己的战略 时,是在一个什么层面上思考,而其他诸多家电公司,又是在哪一个层面思考。这就像中国奥运会过多强调“体现中国崛起”,而不是“体现中国融入国际化体 系”,结果奥运对中国的影响便远小于日本与韩国。
所谓战略,其实竞争的是时间,如果你太在意一时一刻的成败,那么,就不会有所谓战略性的成 功,因为你变成了一只敏感的兔子,跑是跑得快,但只是跟随风吹草动在跑,从不思考目标是什么。国际化作为一种目标,背后是全球产业分工与转移规律在起作 用,所以,一个企业从区域化走向国际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自己一件事,如果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企业将在哪一个位置?为达到这个位置我们现在要做什 么?为此我们又准备付出什么,放弃什么?
这就是TCL国际化的意义,从家电产业的进程来看,尽管家电中仍然充满技术变革,但整体上,家电已经 是消费品化,家电行业领导者从美国GE转移到日本索尼、松下等,韩国三星、LG等,再从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这是大势所趋。既然是大势所趋,那中国企业 要做什么?为此要付出什么?又要放弃什么?
我想,中国企业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懂得家电一旦消费品化,国际化道路就基本上是一个消费者全球 化,而不是一个产品卖到全球化的过程。对照宝洁、可口可乐、肯德基等消费品跨国公司,就会发现它们优秀的其实并不完全是产品,它们真正强大的是对本土消费 者的洞察力与理解力,而这恰恰是中国家电企业巨头们所缺乏的。想想十年前的家电巨头们成功的要素吧,当TCL的万明坚通过一款宝石手机就销售几个亿的时 候,当格兰仕价格战横扫业界的时候,当无数的家电巨头们在玩概念销售的时候,他们懂得消费品公司真正的成功是对客户深入的理解吗?
问题的关键 恰恰在这儿,中国市场大是中国公司的福音,但也是造成中国企业目光短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业绩成为检验公司经营的唯一标准”时,通过内功来支撑外力的核 心能力体系就被摧毁了。而这种思维方式是公司整体性的,即使像海尔张瑞敏先知先觉,一旦公司的短期业绩成为标准时,但凭你一人之力能够做多少事?
我想,这就是TCL国际化前的写照:当年的TCL人才济济,但今天看过去还有几个留下来?主要领导人几乎全军覆没。反过来再看现在的TCL团队,替代万 明坚激情生猛一代的俨然是一支理性而成熟的国际化团队,要知道业绩容易,团队难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意思吧,这也是我所谓的中国企业可以从 TCL借鉴的价值之一,不要以“内战或全运会”为标准来看自己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团队,那样只会让公司成为长不大的侏儒,而要像TCL一样把自己“牛哄哄” 的团队放到“外战或奥运会”中,让自己的管理水平与团队接受国际化检验,这就跟中国足球队一样,不要在国内才当老大,有本事到世界杯上去战斗?所 以,TCL国际化过程中的成功,失败或痛苦就有意义了。
结论是,国际化的标准,第一是对消费者的洞察、理解与把握,第二是管理团队与文化的再 造。接下来的第三点,是要参与到当地本土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像IBM、可口可乐、像索尼、松下、三星LG的国际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它们参与到中国经 济的发展过程中,同时更对所在中国地区的环境保护、劳资关系、员工的职业道德、城市的经济发展、社区的和谐文化都作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而这无疑会帮助本 地的消费者认同外来公司,而不是排斥。在这点上,应当说TCL在法国教训多多,有成功的地方,我想更多的是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对正在强大的中国企业 多有意义。一个强大的国家依靠的是强大的企业,而强大的企业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输出价值观,而不完全是输出产品。
TCL国际化的第四个价值 点,是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今天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价值链的竞争,而不是产品的竞争,而供应链体系难就难在它是一个合作体系,而不是一个竞争体系。众所周 知中国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实施的是所谓的“招标策略”,这就是一种对供应商打压的竞争体系,想方设法压价从供应商那儿获得利润,这样做的结果是获得了短期 利益,但响应速度与对客户的整体性关注便被消灭了,利于自己,但不利于合作,赢了现在,输了未来。TCL国际化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懂得了供应链竞争的 真谛,现在TCL的供应链响应速度与供应链合作体系,我觉得至少领先国内同等企业三到五年,而这种竞争优势,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越来越显现出来。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不管成功或是失败,先行者都应当被尊重,因为这是对未来的尊重。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她的先行者,这个民族就会陷入对眼前利益的争夺, 从而丧失其未来。我想对一个产业而言也是如此,TCL是家电产业真正进行大规模国际化并购的第一家公司,也是在家电国际化游戏规则中到目前为止最深的涉入 者,我们应当尊重TCL这样的先行者,因为我们尊重自己的未来。
从长周期看,任何挫折或痛苦都是一笔财富,当然前提是我们相信有一种视角叫“长周期”,有一种财富的名字叫挫折或痛苦。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