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志学者
举报
现在好象花大价钱听课变成了一种时尚,而授课者恐怕更是以此来相互攀比!
可是听的人真的能吸收多少:山还是山,雨还是雨!!!????
致知者
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这些事情要靠市场来调节。学习的方法现在很多,听讲作只是一种方法。我们不必对这种现象太关注,取舍在自身
一定得选最有名气的老师 出很多书的那种 学就学最新概念 国人一百年不懂的那种 什么战略呀,执行呀,领导力呀 能沾边的全放到课上 教室选希尔顿,透过窗子可以看见海的那种 最好是中国人不说中国话 边上还要站一翻译 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 学员进教室,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Welcome to this programme(欢迎参加本次课程) 一口地道的上海郊区腔(儿) 倍(儿)有面子 教室后面再架几个摄像头 教材全阿拉伯文的 2天光教材费就是一千美金 你要换成中文的 美金换英镑 就是一个字(儿)——贵 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 别的公司不是上柯维就是上科特勒 你要上北大教授的课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课程,一天你得卖多少钱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人民币吧 两千人民币 那是做梦 四千美金起 你别嫌贵 还不打折 你得研究学员的听课心理 愿意掏两千美金听课的学员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 什么叫成功人士 你知道吗? 成功人士就是听什么课 都听最贵的 不听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培训的口号(儿)就是 不求最好 但求最贵
========================
高人!大碗啊~
贵宾
转型期的产物。
商业化的产物。
浮躁年代的产物。
就算把姜汝祥博士的知識做成蕊片﹐然后植入人腦。都不知道用12000買了的人﹐有几個人能獲益。更不用說只聽兩天的課。
如果能善于包装自己,加上媒体炒作,
或许在很多方面上,生活,事业,都可以获得成功,
当然是必须有一定的实力。
妾公掉鱼的原则是愿者上钩,
张三掉鱼的原则呢?
格物者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