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上这个栏目了,不是不想上,而是有些难为情,因为我知道,在这儿,至少有一个人,我是不怎么对得起的。
今天来到这里,想说一下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关于所谓的“问题”的问题。
不管我们如何定位咨询的功能和目标,至少我们有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咨询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这种导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咨询师获得了明确的思路;第二,林林总总的问题的提出,也足以让客户方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感慨;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对问题的罗列也是赢得订单的有效方法。
但是顺着这样的思路往下问:第一,什么是问题,界定问题的依据是什么?第二,是不是消除问题症状,咨询的目标便达到了?
首先来看第一个——什么是问题?
我们又是如何界定问题的呢?我们会告诉我们的客户“先进企业是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你们这个行业的老大是采用的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或者,“你们的生产运作十分落后”,等等,所采用的标准大部分所企业本身无关,甚至根本就是没有标准。
问题无非是应该和现实的之间的差距。从垂直的方向看,它表现为企业发展的需求与现实之间差异。从水平的方向看,则是企业的机能在横向的协调。离开了这样的标准谈论问题,我认为意义是不大的,而且连咨询师自己也或多或少地变成了“乌鸦嘴”。
接着再来看第二个——解决了所谓的问题又怎么样
企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机制,由于环境在变化,企业也在持续地变革——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种变革本身会使“问题”连续地出现,因此指望消灭问题达成企业的健康发展,无异于把一双鞋擦好后,锁起来,不让人家再穿一样不现实。
就现实而言,我们看到过发展极其迅猛的企业,但很少看见没有“问题”的企业,这些例子足以让那些致力于消灭问题的专家们汗颜。
原因在哪里?其实上面已经提到了一些,那就是我们界定问题的逻辑顺序,我们必须先问我们的客户“你想要什么”,所谓目的证明手段的正确,只要能够实现目标,手段只是权宜之计,正如登山的拐杖,只要能让我们借力,并不一定要求是进口的紫檀,而且,到了目的地之后,是可以抛弃的。
在这一点上,做管理咨询的人完全可以向搞财务和资本的人学一学,在这些人的眼看,企业的价值全在乎利润,更进一步的是持续的利润,更赤裸一点,就是现金的增加,多简单!我也但愿有一天,咱们的咨询师能够向客户说:“问题的事咱们等会再说,现在我来说明若干,据此让你利润倍增!”试想,这样的咨询师还怕收不到钱吗?
[em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