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好处,已经有很多文章评说,下面就说不足的;让看过书的人,能有进一步的认识。请大家指正。
1、和DIKW思想有较大出入
从书的目录来看,知识管理的流程表述为: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 创新知识
不准确1:保存知识:知识能在电脑中保存吗?能保存的是资料,或由资料组成的知识点内容。 不准确2: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和创新知识是同一个层次的内容,共享的知识来自于自己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不要说复制一篇别人的文章也是“共
享知识”,那应是分享别人的知识;要共享自己的知识,只有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的基础上 所以正确顺序应为:保存资料-->学习知识-->知识搜索与利用-->知识创新与分享 (不明白DIKW体系,请Google或百度一下)
2、个人知识管理1的重点不是共享,也不是利用,更不是创新;而是个人知识的状态管理
利用、创新、共享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核心是如何将“资料转化为知识”, 即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和“资料转化为知识的状态如何?”
从表面上来看,多数人比较烦恼应是下述问题: 1) 要收集什么样的资料? 2) 所收集资料的状态 3) 将资料转化为知识的情况
深层次的问题,应是“知识如何系统化”?和“资料转化为知识的学习效率问题”
1) 要收集什么样的资料?
和当前需要应用到的知识有关,也和自己的长远目标的准备有关。如大学生首先要收集的是专业进一步的学习资料、写论文相关的材料等;接
着是通用的能力方面的资料,如交际沟通、时间管理等;然后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的资料。
随着自己的掌握知识越多,收集的资料会不断朝着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展开;当然有贵人指导的情况下除外。
2) 所收集资料的状态管理
a.谁都知道自己收集多,再次阅读少;那具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自己自己收集的资料读过了没有?重复收集了哪些资料? 有哪些资料过时了,需要确认删除呢?如何操作呢? b.各个领域自己收集的资料有多少? 今年自己收集了哪些资料? 再次阅读了多少?
我想这些,才是知识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 将资料转化为知识的情况
作为学生,通过考试来评估这个问题;作为职业人士,通过论文、心得报告、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3、偏向理论,缺少一个完整的示例,至少应该Show一下自己的实绩
田老师并没有针对国内外的一些最新个人知识管理实践作出总结,特别是搜索、思维导图等。建议下一版的目录为:保存资料-->学习知识-->思维导图-->互联网知识搜索-->本地知识搜索与利用-->知识创新与分享
注1:《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的“你”可能是指个人的知识管理,也可以指组织的知识管理,这里缩小为个人的知识管理的范围。
本文作者简介:近10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是针式PKM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团队的核心成员。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54773-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24 20:20: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