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舍本逐末,企业的客户维系实践――一个银行客户维系案例

[复制链接] 12
回复
31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5-9 13:3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舍本逐末,企业的客户维系实践――一个银行客户维系案例

>>

前段时间因为自己的不慎,将信用卡拆断,有很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这张信用卡。想想有时候用信用卡也不是特别的方便,传统的消费方式也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但近几日,因为工作需求,还是需要一张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于是我拨通了某某银行的信用卡服务专线。>>

我简单告知了情况,大意是我想补一张信用卡。客服向我征求了很多的个人信息,以验证我的身份,这一点表示理解,没有一个人想自己的信息轻易的被核实。但是在补卡收费的问题上,我感觉银行的理念有点让客户愤怒。明明可以免费补一张信用卡,非要收费补办,说是有成本;而销卡没有成本,办新卡也没有成本。我的选择就是销卡,办新卡,至于办哪家银行的新卡,看我的兴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所谓的绿色通道竟然答应可以免费补寄卡。也就是说,如果我默认收费补卡,企业就顺理成章的赚取我的15元所谓的费用;如果我不默认收费补卡,而选择销卡,企业就好象勉为其难的给我特别优待一下,免费补一张新卡。客户所希望的服务一定是要客户自己去争取。 >>

我的愤怒产生于此,都说银行当霸王当到家了,我想说,银行其实也有够贱,平时为了拉拢客户开户,不惜花费大量营销成本开展营销活动,例如新办信用卡送各类礼品(大家可以去看看,曾经某段时间,高校的信用卡办理地简直成了礼品派发场所),而原有的老客户却想通过设置离网成本的方式去挽留客户,而不是去减少成本,提升客户感知的方式去维系客户。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虽然通过营销方式去拓展新客户无可厚非,但是通过不精明的方式去挖掘在网客户价值,却是大错特错的。>>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传统营销观念的影响,银行可能会想,现在已经在网的客户,能挖掘的收益就挖掘点收入,包括转嫁给消费者的成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从客户的角度去实践。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把客户当做傻子,客户也会毫不留情的将企业打下十八层地狱,尤其是心理上的感知。对于银行,为所有需要补卡的客户免费补卡,或许会丧失一部分的收入(15/人次),但是主动的免费补卡,相对于大规模投入的拓展新增,以及客户良好的服务感知,绝对是值得实践的。一个从补卡中赚取利润的银行,一个依赖于补卡收入生存的银行,离消亡也差不多了,它已经死在消费者心中了。>>

以下为简单的沟通情况,不知银行的各位主管们,做何感想?中国以前有个典故叫南辕北辙,我们都会觉得可笑,还有一个成语叫舍本逐末,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不会犯这种错,但是,你们所管理的企业,难道没有舍本逐末吗?!

客户:我希望补一张新的信用卡

客服A:可以的,我们可以为你补一张新卡,费用是15元,请问您现在确定要被一张新卡吗?

客户:15元?为什么要收费?

客服A:这是我们的规定,因为补卡是有成本的。

客户A:那销卡有成本吗?办新卡需要收费吗?

客服A:销卡不收费的,办新卡也是不收费的。

客户:那我销卡,信用卡不用了。

客服A:这……?先生,您稍等一下,我为您转接我们的销卡专员(没听清,应该是管销卡的)

客服B:先生您好,我同事刚才跟我说了您的情况,您这张卡还需要继续使用吗?

客户:我需要继续使用,但是我觉得你们服务理念有问题,继续使用要收我15元,而办一张新卡不需要收费,所以我选择销卡。

客服B:恩,我们的规定是补卡收费15元的,如果您要继续使用,我这里是绿色通道,我们为你免费补一张卡如何?

客户B:可以免费补一张卡?为啥不早说。要不能免费补我肯定就不用了,那么多银行求着你去办信用卡呢,谁还在乎你们银行?

客服B:……

我也无语了。

沙发
发表于 2010-5-10 08:37:46 | 只看该作者

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大问题。

在我们国内银行,虽然客户第一,用户至上的标语,但总见不到真正贯彻到日常工作当中。

板凳
发表于 2010-5-11 17:45:3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省了15块钱,算不错了
4
发表于 2010-5-12 09:39: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10-5-13 20:13:14 | 只看该作者
 的确,维护一个品牌就一定要留住客户,赢得口碑!
6
发表于 2010-5-14 10:58:12 | 只看该作者

以客户为本,大多时候忘记了,建立在心中深刻的理念,是很难的啊

 

7
发表于 2010-5-15 14:00:1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老套路,赚老客户的钱~

8
发表于 2010-5-17 13:36:4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反映实际情况的例子

9
发表于 2010-5-19 22:17:2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多好的心理分析,我们企业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10
发表于 2010-6-7 23:30:48 | 只看该作者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品牌的形象就这样慢慢的倾倒!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