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制造型企业大都招聘的员工大多数初中文化水平,对于这一类员工的培训要如何做好呢?对此许多企业的培训负责人,特别是刚接触培训工作的人,往往苦无良策。
建议: 第一,培训目的要明确。目的有三:一、企业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包括心态教育;二、行为规范教育,包括制度、纪律、安全、业务流程等;三、业务技能的教育,如操作流程、作业指导等。
第二,编制培训教材。明确了培训目的后,应该有针对性的编制各种培训教材。编制培训教材总的原则是简明扼要。针对不同的培训目的应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如企业文化宣贯、行为规范教育和心态调整培训,可以采用歌谣、顺口溜、三字经等易于记忆的形式来编写,柏林曾经给员工培训时就编写过许多类似的教材,证明效果不错。对于制度、纪律等的培训,应整理与不同员工(岗位)有关制度汇编,还是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和记忆。关于作业指导和操作流程的培训教材,建议采用流程图、标准动作的图片和视频示范。
第三,培训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员工背诵、组织问题讨论、头脑风暴、宣传板报。柏林曾经在员工食堂放置一台电视机,每当员工吃饭的时候,放映一些公司宣传片、新闻、笑话、励志故事、操作说明等节目,不刻意要求员工认真去听,但时间一长就潜移默化了。
第四,企业文化的培训要融入培训者的情感,以情动人,属于与员工的心灵互动。有些时候与员工单独沟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定期找员工谈心。
第五,对于制度类、规范类的培训,应给员工树立高压线和警戒线,直截了当的明示,并且要明确有关奖惩规则。
第六,对于作业类培训,应该有熟练工、该业务主管手把手教,要注意动作的分解,类似教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同时要强调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
第七,如果有大量员工入职,新手比较多的情况下,培训经理要预先做好计划,并且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援。之前我们的新职工入职培训公司是相当重视的,做得也很系统。一般入职培训的时间安排在一周左右。
第八,应建立起培训考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