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半年炒热一个县的策划!

[复制链接] 0
回复
7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4-26 10:5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半年炒热一个县的策划!
作者:熊大寻

今年4月份(2006年),接受云南石屏县的邀请,熊大寻策划机构对石屏进行了策划。结果仅用半年时间就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炒热了,成为中国原生态歌舞之乡。 并且在2007年7月,云南省旅游局开始把“石屏现象”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国家级贫困县石屏,短短半年迅速成为旅游名城,游客增加了四倍!这是为什么?
当时石屏县政府一直对两个问题比较困惑:
一是“状元故里,文献名邦”的形象口号打了多年,一直未把石屏打响;
二是拍了一部电影叫《花腰新娘》国内外有影响,并获了香港华表奖,但也没把石屏炒起来。
我告诉他们,“状元故里,文献名邦”这八个字一个字也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状元故里”说的是你石屏出了云南唯一一个状元袁嘉谷,但这只是个经济特科状元,只是个学科状元还不是传统正版的状元。这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你宣传“状元故里”只能当省级冠军只能吸引本省游客,不能吸引全国游客,因为江西、湖南、江苏这些地方有的一个村都能出几个状元,你在云南算稀奇,但是一跟中原比就差远了,而旅游是消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人家见惯不怪的东西你拿来卖肯定卖不动!
第二句话是“文献名邦”这句话就更不值钱了,全国共批了三批文献名邦有几百个地方,你做几百分之一,吸引力就更差了。
所以说这八个字一个字都没有用,这就是你宣传了多年但对旅游没有拉动的原因。用电影炒城市的手法始于1959年,当时大理和石林拍了两部片子一部叫《五朵金花》,一部叫《阿诗玛》,一下子就把这两个旅游城市炒起来了。
但是,有两个前提是我们现在无法模仿的,一是当时周总理将这两部片子作为外事交流片带到世界各国,二是他们是全国第一个用这种手法来炒作城市的。这是市场第一法则起了作用。
现在事隔五十年,你还用同样的手法来做,即使你的电影比他更精彩也无济于事,营销学用一句话叫“熟悉产生轻视”,因为用同样手法来炒作的城市太多太多了,这个方法就不起作用了。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石屏当地出了个有名的文人是云南日报的主编叫孙官生,他给石屏五花八门的文化资源总结为“人材歌舞豆腐鱼”,我说这话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城市定位上不了台面,我给你们找出这个指纹吧!
我给石屏做了一个定位叫“清泉石上流,天下山水城”,点睛之笔是前一句,这是王维的名句。现在起到了什么效果呢?我在给县政府五套班子作策划提案汇报的时候,它的一个女局长文体局长刘梅哭了,事后她告诉我,她是有感而发,因为她出身当地武举人世家,从小父亲就带着她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练武,那时候,家学功底扎实的她在心目中就深深地感到,石屏的景观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以当场感动流泪。
石屏县委张书记要求把这句话雕刻在入城口的城市主雕塑上。石屏的建设局长说“这个定位可以用一千年!”“清泉石上流”这五个字,跟大理的“风花雪月”一样,每个字都代表了石屏的一类旅游资源。
第一个字是“清”字——海菜清,这次石屏的原生态歌手李怀秀兄妹获得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唱的就是石屏花腰彝的海菜腔,歌星刘欢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尹副部长都说海菜腔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这个“清”字点出了海菜腔的特点,另外也形象地描绘出海菜在当地异龙湖水里清清幽幽的漂浮,把其湖水之美带出来了,这个“清”字代表了民族风情之旅;
第二个字是“泉”字——喜客泉,石屏古城里有一个神泉叫“喜客泉”,顾名思义就是喜欢客人来的意思,游客来的越多它冒出的泡泡就越多,你讲话的声音越大冒出的泡泡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这是一个天人感应的神物。另外石屏还有60多个龙潭神泉,这个“泉”字把它的泉水文化概括了;
第三个字是“石”字——屏风石,石屏古城里有一个镇城之宝叫“屏风石”,这个屏风石是磷酸泉喷出地面后凝固形成的,由一条龙和一只虎构成,龙虎风云成聚会,石屏这个地方为什么出人才据说就是因为它,石屏县名的由来也是因为它。并且,这个石屏风还是个立体地图,与当地山川地貌极为吻合,可谓神物!
另外,当地离城六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古村叫旭甸,号称化石村,全国独一无二。因为它的建房和修路用的都是三叶虫和古生物化石。这个“石”字把石屏的石头文化概括了;
第四个字是“上”字——豆腐上,石屏豆腐天下闻名,是全世界唯一不用酸水而用井水点出来的豆腐,当地流传一句话“吃肉不如吃豆腐”,比肉还高级的食品当然是上等食品,其次石屏豆腐古代是上贡朝廷的贡品,第三,当地人还说“吃豆腐易上榜”,就是说为什么别的地方出不了状元只有我这里出了,因为你们吃不着石屏豆腐,我们天天都可以吃。这就是“豆腐上”,把当地最有名的豆腐文化点睛出来;
第五个字是“流”——人一流,石屏当地有一句民谚“对门两翰林,三步五进士,举人满街走,秀才多如狗”说明人才之富集,我也作过研究,发现云南出人才最多的三个地方依次是昆明、大理、石屏,昆明是省会,大理是古国、是一个州,而石屏仅仅是一个小县城,可见出人才的密度它是云南最高的。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也是石屏人,所以是人才第一流。这样一来,“清泉石上流”,五个字把石屏的多样性的文化一语概之。
清——海菜清
泉——喜客泉
石——屏风石
上——豆腐上
流——人一流
五个字把石屏最准确而精练的概括了,比“人才歌舞豆腐鱼”好了许多,给人无穷的联想,而联想是产生旅游消费最重要的激素,这是我说服当地官员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中国的江河都是由西边向东边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到了石屏这个地方,主要的三条大河在石屏境内却是往西边流的,这就对应了“清泉”到了“石屏”往“上”“流”,这就是“清泉石上流”,这个定位还把石屏的地理特征也描述出来了,这很有说服力了吧,你不用都不行!但是还不够,我们还有更精彩的第三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是,“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原诗是这样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发现这首诗中的每一句话,石屏都有对应的景点,真是奇妙!
首先“空山”原文注释是指“树多不见人的山”,因为树林茂密所以人在里面根本看不见,而石屏有一个秀山,树林非常茂盛,靠近山脚有一个寺庙,但是从外面看怎么看也看不见,这就是“空山”。
“天气晚来秋”,当地自古就有一景,即傍晚的异龙湖景色跟秋天一个样;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地有许多松树且文物点众多,山清水秀,诗情画意。我在提案会上刘局长动情落泪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竹喧归浣女”,当地有一个傣家寨,有万亩竹林,这句诗刚好写出了石屏傣家竹林的动人景象:竹林喧动,洗完衣服的傣家少女穿过竹林回家;
“莲动下渔舟”,石屏的异龙湖有一片云南最大的万亩野生荷花,“莲动下渔舟”的景象可谓无处不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芳菲随季节消逝吧,公子王孙可以在这里留下来了。我研究过云南的移民史,明太祖朱无璋登基后颁布了一个政策“徙南京大姓以实西南”,即把南京的贵族大姓家族随部队移民西南,到了云南后形成了两股支流,我总结为,一是“兵屯蒙自”,当兵的去了蒙自;二是“士屯石屏”,士大夫和公子王孙到了石屏,所以蒙自成了中国有名的兵城,而石屏却出了很多文化人,这不仅是吃豆腐的原因,更是遗传基因的结果。
上面这三个理由完全说服了当地官员,所以我找的这个指纹,他们说要用一千年!

那么为什么要讲“天下山水城”呢?因为别的山水城市,山、水、城是横向一体,也就是说是背山面水,石屏古城不仅横向一体,更神奇的是纵向一体化。石屏城在石上,石在水上,山水城垂直连为一体,古城正居于湖水之上,举世罕见,可谓最正宗的山水城。
这是因为石屏古城座落在一个石壳上,石下五六米就是地下湖,所以当地人经常讲一个现象,张家的桶掉到井里,一星期后却从远隔几十米外的李家的井里冒出来。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浮城”,为此我顺势把它的古城策划成“中国第一浮城”、“东方挪亚方舟”。根据这个理念,现在县政府把古城地面翻开,青石板铺路,把城外的水库打开,引一条水进古城来,未来还将在城中心的水道上开一个龙井,三米见方,旁边设竹竿,届时让游客亲自用竹竿体验脚下所在就是浮城的神奇。这绝对是中国一绝。
另外,石屏还有个明代古村叫郑营,因为它代表云南第一个成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所以有“云南第一村”的称号,但是一直没有游客来。
县政府的领导邀请我进村看,我说西南无名史,你在村里找卖点很难的,丽江古城根本不敢跟中原大地卖历史,而且是卖中原没有的雪山古城、茶马古道、异域酒巴,大理古国要不是有银苍玉洱撑腰,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的渲染,也是打不响的。
所以你这个村子要盘活就要跳出村子来看。随后,我到村外一看,一条铁路的终点修到村口的宝秀镇,这条铁路十分有名,叫个碧石铁路,是滇越铁路的支线,这条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股东都是当地人,并且他们签了一个股东协议,商定今后不管股权如何变更,绝不允许把股权转给外国人。
主持修个碧石(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的人叫陈鹤亭,是民国时期云南省财政厅的厅长,他就是郑营村的人。
另外这条铁路到郑营就是终点站,不具备贸易功能,只负责将这个村和宝秀镇的人运到个旧(中国锡都,离石屏不远的一个工业城市)开矿,所以它是一条私家铁路。
好了,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用来包装它了——“中国唯一通私家铁路的村子”!你想一下,慈禧太后也没有私家铁路,毛泽东也只有私人专列,但是只有使用权,还没有产权,更没有私家铁路。但我们西南边陲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会有中国唯一私家铁路,冲着这个反差和悬念,人们就会蜂拥而来。
用这种人无我有的理念,我提议挖掘当地特色的花腰彝歌舞文化,因为当时大家很不自信,认为花腰彝名气没有花腰傣大,但我认真地看过花腰彝歌舞表演后深深被打动,我认为它很有潜力,于是当时就给它提了一个包装概念“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甲天下”。
之后我发现有一个东西不得了!那就是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相当比例的素材取自石屏,可以说是其取材最多的一个县。《云南映象》中最感人的部分就是石屏的海菜腔。从全国各地的报道来看,《云南映象》最吸引人的招牌菜就是石屏的海菜腔和烟盒舞,最让观众感动流泪的也是海菜腔,《云南映象》音乐总监著名音乐人三宝唯一一次被感动流泪也是海菜腔,可见石屏海菜腔在其中作用之大。
另外,其仿生烟盒舞也是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称石屏为“云南映象源头”可谓名副其实。随着《云南映象》的热演,可想而见,花腰彝文化将会很快热起来,所以花腰歌舞文化一定要作为石屏的一个重点来打造。
当时我查看资料时发现,李怀福、李怀秀兄妹曾获“西部民歌王”称号,而花腰彝的舞龙也获得过金国金奖。因此我跟县政府提出建议,随着《云南映象》的演出,以及全国文化产业的升温,中国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原生态文化的浪潮,我们应该让花腰歌舞尽快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面,争取抢占即将到来的原生态文化的制高点。
所以我跟县政府讲,一个火车头拉不起来,光靠花腰新娘不行,我给你两个火车头,杨丽萍可以借你的东西,你为什么不能借她的呢?
于是第一阶段借势的定位就出来了,“云南映象源头,花腰新娘故乡”。政府马上安排李怀秀兄妹参加央视青歌赛,结果在6月份出人意料获得了20年来青歌赛开赛以来地方政府从未获得过的金奖,打破了总政、空政一统金牌的局面,引起了全国轰动。
我们赶紧调整策略,以李怀秀兄妹为主形象,手捧获奖证书,背景放上石屏的古城风光,打出“中国原生态歌舞之乡”和“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甲天下”的口号,一夜之间昆明市几乎所有的街道上都布满石屏的形象广告。
现在,石屏成了云南最火的县城,并且在我策划它之前,红河州的旅游规划对石屏只字不提,现在它跳了两级进了省旅游规划,与云南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建水一样,享受同等待遇。仅仅半年时间,许多商会纷纷组团到石屏考察,招商引资历史性突破,这就是城市经营整体操作的成效。
最后,借势盛行全国的茶文化,我赋予了石屏“茶商”和“茶王”的故乡的概念,我说云南文化有两条线,一条是茶马古道,代表中国文化,一条是滇越铁路代表西方文明,而“茶马商道和滇越铁路交汇点”中西合璧之地就在石屏。
普洱茶产于思茅版纳六大茶山,尤以今天的勐腊县易武镇为最重要的产地和加工地。港台地区的普洱茶拥趸可以不知有景洪思茅,但不可以不知易武。易武当地居民普遍原籍为石屏人,他们的祖先300多年前来自石屏,普洱茶生产、制作、运输、贸易皆由石屏人开始。
茶马商道的东线和南线皆由石屏人开辟,并且这两条线路的商贸交易在抗战时期支撑起了云南一半的财政。
石屏人,创造了“茶商”文化,创造普洱茶最鼎盛的历史。普洱茶的名牌“同庆”“车顺”“宋聘”茶饼,全部出自早期易武石屏人之手;普洱茶最著名的茶庄同庆号创始人刘汉成也是石屏人,堪称“茶王”。同庆号茶庄总店设在石屏,制造厂则设在易武。由此可见,石屏是普洱茶的创始者、集大成者。石屏是“茶商”文化和“茶王”的发祥地。
从锡都个旧的发展史上得到引证,估计大约有1/3的个旧人祖籍地在石屏,自古以来矿山上的财富大佬,多数是石屏人。个碧石铁路作为滇越铁路支线与茶马古道交汇于石屏,其历史文化意义极其重要。
现在石屏策划成云南热点城市了,热到什么程度呢?离石屏不远的建水县,是云南著名的旅游大县,2007年初,建水县主管旅游的副县长听说石屏县是我策划起来的,于是托人打听找到我,他跟我讲,他有一个现象没看懂:
以前建水人很自豪,每年游客七八十万,支起了滇东南旅游的半边天,看不起石屏人,因为以前石屏根本就没什么旅游资源,还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没有钱。以前是游客到了建水后,20个游客只会有一个想顺便去看一下石屏。
但是,现在反过来了!他说,今年春节,石屏的游客比往年暴增了四倍!邻县的建水却出现了罕见的游客量下滑。大量人群到了石屏后,石屏人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外地人来,连吃早点都要排队,这对小城来讲是破天荒、头一遭!
小城的人们开始讨厌这些外来游客,于是他们告诉游客,附近还有一个古城叫建水,它的风景比我们这里好多了,于是,才分流了部分游客到建水,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这位县长说,你到底是怎么策划的,石屏的旅游资源真的远远比不上我们,我们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但是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变化呢?
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石屏策划的秘密——无形投资!无形胜有形。于是,他也抛出了他的底牌,原来此行,他也是专程来邀请我为建水策划的。
最后,经过整体策划实施,石屏的李怀秀兄妹荣获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金奖,实现云南省历史性突破!石屏成为“中国原生态歌舞之乡”!给石屏的定位“清泉石上流”,被县领导评价为可以用一千年的形象口号!策划实施半年后,石屏游客比往年增加了四倍!云南省旅游局把石屏旅游称为“石屏现象”来进行专门研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