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或许是个伪命题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如此低廉、劳动执法如此松弛,或者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都面临民工荒,那么我们的确应当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民工荒未尝不是某种改变的前奏——或许我太乐观了。
fficeffice" />
民工荒,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企业将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人口作为蓄水池,在订单高峰吸纳劳动力,在低谷则挤出劳动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则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但是,在目前经济危机之后,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调整期,用人需求激增,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涨工资方式吸纳劳动者。这在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自然结果,但是对于企业也带来一定的冲击,从短期来看必然提高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而且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充分的劳动力则面临产品交付延期的风险。
而且,企业必然要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培训,即使这些劳动岗位技能要求较低,培训成本不高,但也是现实存在的;企业还将面临劳动者由于技能不熟练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显然,在目前阶段,企业仍然认为目前模式下所节约的人工成本较可能带来的各种成本的增长(如招聘、培训以及废品率提高的成本等)划算,只要这个提交成立,那么中小企业就不能考虑培养和拥有稳定的员工队伍。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工荒是一个伪命题。企业不能在享受省掉长期养人成本好处的同时,又能够在产品需求旺盛的时候以较为低廉的工资获得充分的劳动力满足。这个成本不能仅仅由农民工群体承担,而必然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分摊,分摊的多少取决于供求关系。
看到昨天的新闻是,在民工荒的背景下,富士康改善奖励方式,一天招聘到5000名员工,而此前富士康由于接连发生员工死亡事件,导致招工困难。在“死亡”事件的背景下,由于改善了奖励方式,招工如此火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工荒是企业妄图好处全收、而农民工承担全部成本的民工荒。
而且,随着我国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农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民工荒,但是,现实是我国的农业、农村不可能容纳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规模,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是必然的。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企业还处于国家分工下产业链低端有关,被跨国企业所控制的产业链条将我国制造企业的利润压低到极限,因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人工成本高度敏感。这样也就不可能拿出钱来养人,我这里的养人不是国企那样的养人,而是指培育自己的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企业越是不养人,越容易产生民工荒,于是提高工资吸引劳动者,在订单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率降低,于是更无力养人,如此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劳动者也同时丧失了提高劳动技能的机会,这样对于企业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更为不利。
如何破解这个循环,必然是企业利用历年积累,包括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开始进行产业升级。从贴牌、代工开始逐步转向建立自己的研发能力、营销网络。这必然是一个艰难的和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存在高度风险的过程,必然导致大规模的淘汰。而笑到最后的必然是那些提早准备、真正关注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不要等待东南亚新型工业国家隆隆的机器声响起来,再被动地去转型。
之前听到过资源枯竭型城市,那是一座丧失生命力和希望的空城。而按照我们目前的模式发展下去,也必然有一天会出现人力资源枯竭的问题,那将不仅仅是未富先老,而应当更为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