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5fd48a5d6fc2b8383e573c0fccef51[1].jpg :
哈根气候会议在一片吵闹声中结束了,给人的感觉是乱七八糟,一片混乱除了互相指责和批评好像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会议达成的的共识不知道能否最终落实,美国的1000亿美元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掏出来。 花钱受累还不容易讨好的事情尽量躲远点,实实在在能挣大钱的好事拼命也要抢一份到手,人是如此,国家亦然。现在,气候的问题确确实实越来越严峻了,北方暖冬多少天都不下雪,旱灾严重,南方下起雪来没完没了,闹成重灾,使我们每个人最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气候恶化。如果地球有一天没有办法住人了,那你有多少财富都没有用。 气候问题是全球性的,不是某个国家能够自己解决的,所以就有了哥本哈根会议,但是最终好像也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 很多人会想不明白,欧美国家比较发达,人的健康环保意识很强,对自己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怎么会把气候会议开成这样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深层次的,它不是简单的仅仅是个气候问题。因为气候会议是每个国家要限制排放多少多少,投入资金多少多少,它不是个体,而是行业和产业而至整个国家。比如能源/化工等等行业。 欧美国家是高度的自由市场经济和高度的民主自由化,你用一美元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然后经营法律范围允许你经营的任何东西,如果没有相应的法规规定即认为可以经营,美国的一家公司就经营月球的土地证明证书,你花多少钱买月亮上多大一块地,他发给你证书。你对总统不满意你可以游行抗议甚至骂他向她投鸡蛋。私人可以持有枪支,是美国宪法里的规定,而在中国是犯罪,严重点就可以判刑。 市场经济的最大的好处是自由竞争,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性,政府最多起到的是服务的作用,它最大的弊端是过度竞争。制造雨伞的天天盼着下雨,制造武器的盼着天天打仗,卖棺材的希望只留下他一家卖棺材的,最好每天多死几个人。 在西方,政府是不能给企业、行业下命令的,你也不能想出台一个文件就出台一个文件,想新颁布个法规就颁布一个,明天不合适了说改掉就改掉。 所以,在哥本哈根会议中,欧美国家不敢轻易表态是很正常的了。因为,气候问题是由政府牵头,多个行业来实施。每个行业都有大大小小的企业组成的,政府即使是在气候这样的问题上也是必须和人家商量的,只要人家不违法,你是不可能强制执行的。 而中国目前的国家制度在处理这种问题上就凸显出特有的优越性,北京政府一下令,北京公交车说换就得换。排污严重有环保局去查,停业整顿治理罚款一条龙,你敢不服,工商吊销执照,要是敢闹事,公安局马上出马,抓了。气候和环保问题,在中国来讲是国家大事,是国策,个人、企业必须服从国家,顾全大局。所以,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是很有底气的。 中国的国家制度在应对危机、战争、灾难等方面都是很有优势的。比如像非典、汶川地震甚至奥运会等等。包括现在正在肆虐的甲流。我的一位朋友他的大舅子和儿子都在美国,他们说如果你得了甲型流感,在美国是自愿去医院隔离的,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你得了甲流敢不隔离?在我的家乡,2003年非典的时候,一个人从北京回来到了家里是晚上,第二天他们全家都出不了门了,大门被周围的老百姓们钉死了,还拉上绳子做警戒线,还有人在那里一边聊天一边做看守,这都不用政府出面就给你办了。 当然,在平时的时候,我们政府的服务、效率就要向人家多学习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是多年的顽疾,谁也说不清到底打了多少折扣。尤其是治理腐败方面恐怕就不是学习能够解决得了的了。 王文杰 书于2009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