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ERP定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又称企业资源计划,是集成了企业运作流程、基本数据、人力物力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企业管理理念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主要集成了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三大流建立在动作流的基础之上。
二、ERP实施现状
相关资料显示,在实施ERP的企业里,有10%~20%的企业实施成功,有30%~40%的企业部分实现ERP,有50%的企业导入ERP失败。严格的讲,只有不到20%的企业成功导入并实施ERP。
导入失败的原因总结:
1、企业追赶时髦,盲目导入ERP,不清楚为何要导入ERP。
2、ERP软件供应商急功近利,没有行业知识,生搬硬套。
3、企业内部高层、中层、基层沟通不到位,工作敷衍,甚至抵触。
4、培训不到位,没有贯穿始终,直到ERP顺利运作。
5、ERP软件功能不适合企业运作。
6、企业规模、行业特殊性、管理现状并不需要ERP信息管理系统或未达到实施ERP的阶段。
三、ERP立项分析(公司须首先明确的几个问题)
1、企业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
2、是否已到了实施ERP的发展阶段?
3、ERP能解决什么问题?实施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4、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如何?
5、企业的运作流程是否顺畅、稳定?
6、ERP投资及维护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其回报及收益多少?
四、ERP导入基础
1、明确的组织架构图。
2、明确的操作流程及标准。
3、详细的岗位说明书。
4、唯一的物料、产品、设备编码体系。
5、适合ERP运行的电脑软硬件环境。
五、成功实施ERP的方法
1、前期准备(1年)
(1)企业管理层人员取得共识。对高层领导、部门负责人、ERP项目成员进行ERP原理培训。
(2)运作流程诊断与优化(即BPR,耗时相对较长)。评审、修订各部门运作流程,形成书面及培训。
2、实施准备(半年)
(1)成立项目组。由总经理、副总、部门负责人、ERP操作人员组成。
(2)数据准备。包括产品、工艺、库存、财务、人员等信息。
(3)ERP安装调试。各部门负责人同时参与,找出问题点再改善。
3、模拟运行 (三个月)
(1)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产品,录入数据,实战模拟。
(2)按要求制定ERP工作准则与实际工作规程。
(3)再培训,并对模拟运行进行验收。
4、切换运行(三个月)
(1)手工管理与ERP短时并行。
(2)各部门实际参与并小结,再培训。
5、正式运行(半年)
(1)逐步剔除手工管理。
(2)制定下一工作目标,再培训。
六、ERP的主要功能简述
1、财务管理。
包括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功能。与独立的财务软件不同,ERP财务管理能将生产活动、采购信息导入ERP系统自动生成总账及相应会计报表。
2、生产管理。
是ERP的核心功能,以客户订单为导向,使分散的流程自动连接,避免脱节,加快交期。在明确的客户订单下,ERP生产管理可实现:
(1)编制生产计划:平衡物流、设备、人员需求,精确时间、数量的进度安排。
(2)明确物流需求:生产物流清单,对照库存,得出须加工数量、采购数量,生产部门工作计划。
(3)明确能力需求:设备要求、人员的培训。
(4)统一制造标准:唯一的代码被识别,明确零件、工装、工序、时间等。
(5)实现生产控制:包括排序、监控、损耗、培训。
3、物流管理。
包括分销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1)分销管理。功能模块有:
A、客户信息管理:即客户关系管理(有专业的CRM软件),用于建立客户档案、分类。
B、销售订单管理(是ERP的入口,极其关键):用于评审客户信用等级、查询订单交易、库存查询、产品报价、订单确认、交期确认与交货处理、回款跟踪。
C、销售统计和分析:按产品、地区、金额、数量等统计销售,对比数据评估销售利润与绩效,对客户投诉进行分析并解决。
(2)库存控制。
A、建立物料进、出、存信息,作为采购、生产依据。
B、外购物流检验入库,生产产品检验入库。
C、产品的日常收、发管理。
(3)采购管理:确定合理的订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最佳物流安全储备。
A、建立供应商档案,查询供应商能力、信誉。
B、跟催委外加工或外购物流。
C、统计采购和委外加工量,计算成本。
D、分析原料价格,调整库存成本。
4、人力资源管理(略)。
【关于ERP的实施及导入,网络可搜索到大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