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林帆 - 

[原创]我读《曾国藩》

[复制链接] 42
回复
88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09-11-30 14:42:21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度过《曾国藩》,对其人不想置评,以下是当年摘抄的《曾国藩》书摘: 

(一)

仕途鑽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

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

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

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

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

大家襄讚要和衷,好也迷逢,歹也迷逢。

無災無難到三功,妻受榮封,子蔭郎中。

流芳身後更無窮,不諡文忠,便諡文恭。

(二)

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三)

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歧黃可醫身病,黃老可醫心病。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1:59:05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讲的是曾国藩奉旨出兵,但却遭到靖港之败,由此而引发湖南官场的势力和虚伪。

一、《讨粤匪檄》

在曾国藩出兵前夕,曾国藩亲自撰写了一篇《讨粤匪檄》,向全社会公布太平军的罪行,介绍湘军出兵的目的。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太平天国发的《奉天讨胡檄》而做的。在《奉天讨胡檄》中,太平天国讲满人为胡虏,太平天国兴兵的目的就是为了肃清胡虏,共享太平,而这正是太平天国对外宣传的叛逆的主要意图。《讨粤匪檄》本应针对胡虏这点进行辩驳,但实际上曾国藩的檄文中避开了这一点,而是着重在“维护君臣人伦、孔孟礼仪”上作文章。因而,就正如王闿运向曾国藩所说的曾国藩的军队“不是勤王之师,倒是一支卫道之师、护教之师”。此篇檄文自然可以引得学子趋之若鹜,也使得曾国藩的湘军蒙上了一层神圣的道德的外衣。就比如曾国藩出师时,就有人送匾过来,上面写的就是:剪灭邪教,卫我孔孟。但勤王和卫道并不是一回事。更何况自清朝入关以来,就对汉人十分防范,并又一套非常严格的制度,并有一层玻璃窗搁在各个汉人官员的头上,无法逾越。而曾国藩在檄文中只言卫道,自然就犯了忌讳,成了满人贵族和保皇派们的眼中钉。也使得曾国藩的仕途艰辛曲折,比起汉朝的官员要困难得多。就比如湖北巡抚仅仅做了7天就被咸丰皇帝给撤了,又比如曾国藩在后来攻击天京时曾格尔沁在江北虎视眈眈,随时待命,后来曾国藩即使做了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但一生都没有能够进入到清朝的决策层:枢密院和总理衙门。

二、靖港之败

靖港之败之败如果就论伤亡人数来说,比起以后的战争是在不算是多。当时曾国藩二十个营一万兵力,其中一半被调去攻打湘潭,曾国藩可以进军靖港的兵力只有5000人,在出兵靖港前还需要派驻相应的在营防守人员,同时,水军还占据了出兵数额中的一半。即使水军进攻,船上也需要相当的防守人员,而当时的湘军看到太平天国军队后都展开了各种方式进行逃亡,靖港中实际伤亡的湘军应该不足千人。之所以靖港之败能被人记住,就是因为曾国藩的投水自尽。这是曾国藩三次投水自尽中的第一次。

靖港之败后,湖南官场对曾国藩都是冷嘲热讽,将之前曾国藩在湖南办理审案局时所受的怨气一下子迸发出来。有的说他罪有应得,有的说是要参他一本,以求落井下石,但在湘军在湘潭大胜,并获得皇帝嘉奖之后,湖南官员则是夹道欢迎,用八抬大轿将曾国藩抬到了长沙城。官员势力,由此可见一般。

在此,我并不是要去鞭笞官场黑暗,官员的虚伪,在官僚体制的社会中,官员的命运大多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在于是你是否站对了队,跟对了人。否则,朝为堂上客,暮为阶下囚。也就在这样的社会中彰显了人性的黑暗面,扭曲了人的性格。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下,整个官场就剩下了“劣币”。

而我在这里比较欣赏曾国藩的地方就是他对官员的态度以及绿营的态度。在对待官员上,虽然他和湖南官场之间恩怨颇多,但他在获得节制巡抚以下各级官员的权力后,并没有挟私报复,而是放过了他们,和他们和平相处。而在对待绿营的态度上,不但放下了双方的恩怨,更是给予了他们相应的奖励,而对自己的军队这是严加整治。而整治的第一刀就落在了自己的兄弟曾国葆的头上,先撤掉了他的贞字营,使得整治行动大为成功。在这两个举措中,不仅强化了湘军的素质,更是将原本已经破坏殆尽的同湖南官场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缓和。此时的曾国藩完全是有足够的权力将以前得罪过他的官员派往前线,当个炮灰的。但这样做无疑会将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隐患留在身后,对湘军不力,对湘军以后的发展不力。此时的曾国藩已经越来越有老成谋国的气量。

    在这章中,还有一个细节,曾国藩真正决定出兵之前,皇帝是下了好几道圣旨来催促曾国藩立即出兵的。但曾国藩却压下圣旨,直到各项条件均具备之后才正式出兵。这当中,也反映出当时的曾国藩对当时的咸丰皇帝是存在不满的。而在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曾国藩和皇帝只见的关系始终十分紧张,皇帝还时不时对曾国藩进行讥讽。即使到了此时,曾国藩出兵时有一万多人,依然没有得到国家官僚体制中的正是编制,仍然存在体制外。名不正而言不顺,但又承当了相当多的剿灭太平天国的重任。也难怪曾国藩有点脾气了。

fficeffice" />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 11:59:39编辑过]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0:11:04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则是说曾国藩的湘军攻克武昌、汉阳以及在取得胜利后曾国藩和朝廷特使的暗中较量。这里面最值得一说的是曾国藩在攻克武昌后仅仅作了七天署理湖北巡抚的故事。

在咸丰四年八月,曾国藩水路两路大军围攻武昌,一路攻克武昌、汉阳两座重镇。这是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清朝所取得的最大的军事胜利。也因此,在ffice:smarttags" />九月五日,当时的咸丰皇帝就给曾国藩下达了圣旨,嘉奖它们的军事胜利,委任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虽然从官职上来说,侍郎和巡抚的级别差不多,但巡抚属于一方诸侯,掌握当地真正的财政、军事大权。曾国藩的湘军一直属于编制外的部队,其军费依靠募捐而来,一旦署理湖北巡抚,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从朝廷拿钱支持湘军发展,而无须再到处化缘,寻求资金。曾国藩为了获取资金还做了一些违心之举,并因此受到皇帝的处分。就比如在第七章中,曾国藩为了筹集银两,就向皇帝上折,请求将一位已过世的曾在湖北巡抚任期内贪污受贿的官员入祀乡贤祠。虽然曾国藩因此而筹集到了足以支持湘军发展的银两,但曾国藩却因此被咸丰皇帝认为“大干律令”,“降二级留用”。也因此曾国藩对获得当地的实权看得十分重要,并在此后多次同咸丰皇帝发生矛盾。

曾国藩接到咸丰皇帝的上谕应该是在九月十二日。在第二天,曾国藩考虑到自己丁忧在家,为了杜绝闲言闲语,就向皇帝上了一封谢恩折,对署理湖北巡抚作了一番推让。当然,这推让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在曾国藩的想象中,皇帝应该还会下一道圣旨,坚决要自己署理湖北巡抚一职,这样曾国藩也好堵泱泱大众之口,告诉全天下人,这巡抚我是实在推脱不掉,是皇帝坚决要我做的。

但结果大出曾国藩所料,事实上,在曾国藩的谢恩泽还没有到咸丰皇帝的手中,咸丰就对自己的决定反悔了,并于九月十二日,既曾国藩接到圣旨的那天,也就是曾国藩写谢恩折的前一天,将把曾国藩的署理湖北巡抚给撤了,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兵部侍郎衔。我们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地政府得实权对曾国藩是多么的重要,而咸丰皇帝仅仅七天就剥夺了曾国藩得这种权利,这无疑是对曾国藩的一个沉痛打击。曾国藩气愤不过,因此而病倒了。

这还不算,在咸丰皇帝接到曾国藩的谢恩折后,还朱批回复,狠狠的讽刺了曾国藩一番。其朱批为:“览。朕料汝必辞,又念及整师东下,署抚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理湖北巡抚,赏给兵部侍郎衔。汝此奏虽不尽属固执,然官衔竟不书署抚,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着严加申饬。”咸丰皇帝的意思是说,你看,我早就知道你不想做巡抚吧,所以我早就把你的巡抚给撤了。也就显得皇帝撤换曾国藩的署理湖北巡抚由先见之名,撤职也是理所当然。而且,这还不算,咸丰皇帝还说了,你啊,竟然在奏折中不署署理湖北巡抚的名称,你这种“好名”的行为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你违抗了圣旨,所以我要对你严加申饬。这种赤裸裸的批判,对当时的曾国藩来说又是何种的打击,曾国藩心中又会是何等的悲愤和不平。同时,也使得曾国藩更加感到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再加上曾国藩本身又是一个很谨慎得人,也因而曾国藩给人的印象就是做事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而造成咸丰皇帝如此反复的原因,同曾国藩的那个《讨粤匪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国藩的卫道的主张,无疑给咸丰皇帝深深的戒心。再加上大学士祁隽藻的进言,说曾国藩现在不过一布衣,而布衣登台一呼,有如此号召力不是好事。也就使得咸丰皇帝急匆匆推翻了原来地旨意,撤掉了曾国藩的署理湖北巡抚。有意思的是,同样是这个大学士祁隽藻,曾经还救过曾国藩一命。在咸丰皇帝刚刚登基不久,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曾国藩就向皇帝上呈了《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梳》,批评咸丰皇帝办事琐碎而疏于远大,徒尚文饰而不讲实效,厌薄恒俗而滋生骄矜等三大缺点,引得咸丰皇帝勃然大怒,要杀了曾国藩。正是大学士祁隽藻向皇帝进言,指出“君圣臣直”,才让皇帝打消了杀曾国藩的念头,并还给曾国藩升了一级。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当时身处的环境,一方面是来自于朝廷对曾国藩的防备,不仅不给曾国藩当地的实权,还派满人中的侍郎对湘军进行监督,甚至还派出了军队充当朝廷的监视人。另外一方面,湘军又承担者江南主要抗击太平军的责任,不仅需要训练兵勇,同时还需要自己筹集军费,也因而受到当地政府的多方排挤。曾国藩在受到多方打击和排挤下,依然打制腰刀,激励士气,并在此后取得多场军事胜利。而曾国藩的这种精神,就是他反复说的:“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一种不屈不饶,不求人怜悯,化悲痛为力量的强者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深深的影响者湖南文化,影响者湖南人的性格,有句形容湖南人的话说“吃得苦,霸得蛮”就是很好的体现。(不好意思,稍微说了几句赞扬湖南人的话,谁叫俺也是湖南人呢。这种性格让湖南人搞革命很有一套,但自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当中,湖南人就表现得没有在军事和政治上那么耀眼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4:28:17 | 只看该作者

在第九章中,主要描写的是湘军和太平天国的一场交锋并将曾国藩的发迹史交代了一遍。当中也穿插了前面所说道的曾国藩在几乎同时攻下武昌、汉阳时朝廷对曾国藩态度变化的原因。

1、胜利并不是好事

湘军在攻克武昌、汉口后,士气高涨,湘军乘势东下江西,几路大军直逼田镇。当时湘军军力不足三万,而太平军有四万人,但一个是刚刚取得大胜,士气高昂,一心想升官发财,再加上士兵训练有素,而另一方面则是刚刚取得败仗,士气低沉,士兵也有很多事临时拼凑。虽太平军占有地势优势,但也经不住湘军不要命的打法,败下阵来。

接二连三的胜利就使得湘军的声势一时无二,不仅是湘军有史以来,而且也是朝廷从太平天国开战以来所从未取得过的辉煌胜利。湘军取得的胜利正好和国家的正规军八旗绿营形成对比。湘军来说,临时拼凑而且军费自行筹备,更何况曾国藩之前还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没有任何的军事经历,但他却一路凯歌。八旗绿营是国家出银子供养,是国家的正规军,但却在太平军面前丢盔弃甲,丢城失地。两者一比较起来,京师内外朝廷上下自然的是对湘军一片赞扬之声。但这样的胜利对曾国藩来说并不是好事。

(1)湘军越是优秀就越显得八旗绿营的无能,当时的朝政是把握在满人手中,满军将领自然对湘军满含嫉妒和怨恨。也就使得湘军一直以来都是孤军作战,和绿营缺乏相应配合。当然,这也和曾国藩没有处理好和绿营的关系有关。

(2)湘军势大,再加上汉人的身份,也就容易引起朝廷的深深忌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做为皇帝来说,自然不希望灭了太平军又来个曾家军。不仅不给曾国藩实权,更是派人前来监督。同时为了制衡力量,还将原本拨给湘军的银两改调用来加强朝廷正规军的军事力量。

由此可见,在胜利的背后暗潮涌动,在曾国藩的背后危机四伏。这些因素在曾国藩在江西遭受军事失利后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并使得曾国藩最终利用丁忧的机会做了个撒手掌柜。

2、曾国藩的对外主张

曾国藩的对外主张和他的老师道光年间的朝廷红人穆彰阿相似。曾国藩能在十年间由一个荷叶塘时代农家子弟变成一个二品侍郎,得益于穆彰阿的提携和帮助。所以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是满怀感激的。

对外关系无疑只有两种,主站和主和,而曾国藩是反对反对以战雪耻,他认为:”今之英夷,船坚炮利,国力强盛”,“我朝应开放码头,与之交易,以行和抚之策为上”“绝不可凭一时意气办事”。同时,同外国人交往必须信守和约;避免激化矛盾,不以战争手段解决双方冲突;着眼大局,不在小事上纠缠。而这也是曾国藩在以后处理”天津教廷案“的主导思想,曾国藩也因而被背上“卖过贼”的称呼。曾国藩的这种思想也为他的学生李鸿章所继承,成为当时主要的外交政策。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8:15:18 |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第十章江西受困将的是曾国藩在江西在军事上的失败以及受到官场排挤的故事。在这章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曾国藩和洪秀全之间人才的比较以及曾国藩和江西官场尤其是陈启迈之间的恩怨关系。

1、曾国藩和洪秀全的人才比较

曾国藩和太平军开战三年多时间,虽然先后死了江忠源、罗泽南、塔齐布等名将,后来李、续宾、胡林翼也死掉了,但聚集在曾国藩旗下的人才并没有因此而凋零,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才进了曾国藩的幕府,如左宗棠、杨载福、彭玉麟、鲍超、李元度、曾国荃、李鸿章等能谋善战之人,又有刘蓉、王闿运等能出谋划策之辈。也就使得曾国藩即使在江西受困,班底尤在。曾国藩复出后最终依靠他们攻克了天京。

在太平军来说,刚刚开始也是人才济济,杨秀清、石达开、罗大纲、秦日纲、林启宏、韦昌辉、李秀成、陈玉成等名将,但“天京之乱”的一场内部清洗,使得他们死的死,走的走,后期的太平天国仅靠李秀成、陈玉成两名年轻将领支撑,天平天国由盛转衰,并最终覆灭。

分析曾国藩和洪秀全的用人,曾国藩对人才十分渴望,且能知人善用。在第十章中就介绍曾国藩善待一个心里不明白的邹半仙的故事,引得许多人为曾国藩献计献策。而洪秀全则认为自己的军队是天帝保佑,进了天京后更是贪图享乐,并将以前的承诺放在一边,最突出的就是在对待男女问题上。太平天国的男女是分开的,即使是夫妻也不能住在一起,但太平天国的诸王却是妻妾成群。第十章中就出现韦永福因晚上与白幺妹相会而险遭杀头。曾国藩和洪秀全人才的此消彼张,也注定了双方最终的命运。

 

2、曾国藩和江西官场

在江西期间,曾国藩又和湖南一样,毫无例外的得罪了江西官场,彼此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并处处受气。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和陈启迈之间的关系,而则一切最重要的是源于湘军的军费问题。

曾国藩和陈启迈实际上是同乡同年同官翰林,在曾国藩未到江西之间,双方是认识的,曾国藩本想到了江西后,凭借他和陈启迈之间的关系,再加上曾国藩的湘军本来就是去支援江西的,筹集军费相对要简单得多。但没想到到了江西,事情和预料的大不相同,陈启迈对曾国藩的态度十分冷淡,且处处和曾国藩为难。有几件事情可以反映出来。

(1)       曾国藩攻克武汉后,奏请朝廷由江西巡抚解银八万两,几个月了,却一分未到。

(2)       曾国藩在九江和太平军激战时,两万多士兵每天要耗费粮食四万余斤,但做为巡抚的陈启迈没有提供一粒军粮,全靠湘军自己在瑞昌、黄梅、广济一带自筹粮食,以供军需。也因此,湘军为了筹集军需,开始在江西征收厘金,厘金制度成为湘军军费的主要来源。也因为厘金,不仅使曾国藩和江西官场的关系更加趋于紧张,还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3)       曾国藩的水军被石达开肢解,陷于困境时,希望陈启迈拨款20万元用于军需,结果陈启迈不但不给,还将曾国藩奚落了一遍。还说就算有也不给曾国藩。这次使得曾国藩暴跳如雷。

正因为陈启迈的处处制肘,曾国藩抓住一次机会,罗列了他的几条劣迹,参掉了他的乌纱帽。但即使这样,曾国藩的处境并未缓解。曾国藩的这个举动无疑更加刺激了江西官场的神经,他们和皇帝的特使密谋,要诬告曾国藩意图谋反。

以上种种,再加上曾国藩再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就使得曾国藩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心中郁郁不得志,其痛苦、烦躁、郁闷自然可想而知。再加上曾国藩本来身上就有痢疾,一旦心情烦躁,痢疾就会发作,就更增加了曾国藩的痛苦。也不不难理解曾国藩再没有等待皇帝批复同意他回家替父丁忧,就急匆匆卷上铺盖回了老家。

曾国藩在丁父忧期间,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筹建湘勇以来处处 不得志,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以及如何和人想出好等问题。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3:33:44 | 只看该作者

在《进军皖中》这章节中,讲述了一次转变、一次战役和一个人物。战役指的是三河镇战役,在此战中,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战死(对于这点,存有异议,唐浩明的《曾国藩》一书中,安排曾国华死而复生),同时也因为这次战役失败,打乱了曾国藩包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整体规划。而一个人物则是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的出现,使得这位此后权倾朝野的“中兴名臣”正式加入历史的宏潮之中。

而这张章中,最重要的还是曾国藩思想的转变。曾国藩从江西战场丁忧回家,在荷叶塘休息了一年多。在没有他的日子中,湘军取得多场胜利,在江西中打开了局面,再加上曾国藩在和皇帝争取地方实权的失败,再回忆他自身从筹建湘军五年多的经历,他有几件事情始终不明白,心中充满了委屈。

1、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融于湘赣官场   2、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嫉妒,甚至连皇帝自己都不放心   3、为什么处处遵循国发、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

这是曾国藩对自己前半身的反思,也是他的思想在寻求转变。曾国藩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思想转变。

    第一次,拜唐鉴为师,信仰孔孟学说,积极入世以求治国、平天下,建立不世之功,这段时间主要是曾国藩在京为官十年的主导思想,在这段时间,曾国藩由荷叶塘一个农民子弟,成长为一个京朝二品大员。

    第二次,则是从曾国藩治军开始,由程朱之学进入申韩之学,他信奉乱世用重典,以宁愿错杀一百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的做法治理地方治安,得罪了一大批的士绅官僚,从而不仅不容于湘赣官场,也不融于朝廷。也就事事碰壁,事事为难了。

    这最后一次,也就是曾国藩丁忧在家的一年多时间,为了寻找自身的几个困惑,曾国藩苦苦思索,最终在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上找到了答案。他整理5年来的缺失,检讨与长沙、南昌官场的失意,得出“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道理。

    曾国藩此次思想的转变,也彻底扭转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方式,由之前的满身针芒、盛气凌人变得手腕更加成熟、处理关系更加理性和娴熟。曾国藩在复出后,不仅修复了湘赣官场的关系,同时将左宗棠和好如初。

    总结曾国藩的这三次思想转变,似乎和人一生的思想阶段进行对照。首先一段时青少年期间,正式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时候,满腔热血。也因此,对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充满了蔑视、不屑以及试图通过激烈的方式来根除的想法。但随着社会经历的丰富和自己的成熟,对这些东西已经开始可以慢慢接受,虽然心中依然不认可他们的做法,但也开始知道如何善加用以这些关系。

 

待续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9:05:09 | 只看该作者

在《总督两江》中,曾国藩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两江总督的位置,节制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四省。但也在这章中,曾国藩又遭遇了一次失败,在驻军祈门时险被太平军攻破营帐。曾国藩连遗书都写好了。

一、两江总督

曾国藩获得两江总督的位置,并非当时的咸丰皇帝突然改变了对曾国藩的态度,虽然曾国藩已经转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采用黄老之学为人处世。但曾国藩作为当时江南最有力量的一支军事力量领导人且又是这支力量的创始人,再加上汉人身份,咸丰皇帝是不放心的。

此外,咸丰皇帝还说过谁先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就封谁为王,但清朝祖制是不得封汉人为王,两江总督又是实际上统筹对抗太平天国的岗位,也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可能性曾国藩将是第一个攻破天京的人。一旦到了那是,咸丰皇帝是给曾国藩封王还是不封王呢,封王,有违祖制,不封,那不是自己说话不算话,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那可是">那可是ersonName>君无戏言的啊。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咸丰还是将两江总督的位子交给曾国藩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当时的形式,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时势造英雄。

当时,真正被咸丰皇帝寄予厚望的是朝廷派重兵驻扎的江北和江南大营,分别驻扎在扬州和南陵卫,且统帅先后被咸丰皇帝换成了清一色的满人。咸丰皇帝的打算很明显,要让满人成为第一个攻破天京的人,也因此给与了大量的金钱援助,甚至还挪用了本来答应支援湘军的二十万两银两。

只可惜,江南江北大营实在是不争气,江北大营先后两次被太平均击溃,最后由江南大营节制。而江南大营的在咸丰六年时就被太平军击溃过一次,在咸丰十年,更是被李秀成和陈玉成全线击溃,最高统帅张国粱溺水身亡,和春兵败自杀,江南大营彻底崩溃,使得皇帝在江南无可用之兵,不得不开始依靠湘军。而当时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在江南大营攻破后,就带着一群衙门官员仓皇出逃,无疑,两江总督就该换人了。

即使在此时,咸丰皇帝在考虑两江总督人选时,第一个考虑的还不是曾国藩,而是当时的胡林翼,然后要曾国藩代替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咸丰还是对曾国藩抱有很大的成见。最后之所以最终确定曾国藩,这是因为肃顺的推荐以及胡林翼给当时皇帝的奏折,才使得咸丰最终确定了曾国藩的两江总督位置。两江总督的位置,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时代的来临。

以上的情况,作为在进程为官十年,筹建湘军也近七年的曾国藩来说,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曾国藩依然对皇帝忠心耿耿,殚精竭虑的为朝廷办事,在感叹曾国藩忍耐力的同时,也感受在当时社会中人的自尊、地位的卑微、低下,无论是取得了多少功绩,但在是皇室的眼中,仅仅是一个奴隶而已。

二、曾国藩和身边几个人的恩怨

在曾国藩一生中,和好几个曾经和他关系很好的人甚至曾经是自己恩人的人决裂。

1、  王錱和曾国藩

王錱是湘军的元老,但最终两人分道扬镳,其矛盾在于招兵。王錱是一个打仗勇敢,且野心很大的人,曾国藩招兵本为当时的江忠源补充兵员,但王錱却瞒着曾国藩招兵两千人,试图为在南昌一次战役战士的兄弟复仇,实际上这是想另立门户,建立自己的不世之功。而这事,也被率勇而来的曾国华所知并告诉了曾国藩。曾国藩也因此心存芥蒂,并利用机会将王錱调离了湘军。事实上,在此之间,曾国藩对王錱就有所不满,主要是在长沙时,曾国藩得罪了湖南官场,而王錱则和当时的巡抚骆秉章关系不错,因此每次都能从骆秉章那获得军饷,而对曾国藩,骆秉章是想给就给,不想给就没有,自然曾国藩心里就不愉快了。

咸丰七年,在曾国藩丁忧期间,王錱率部援助江西,也因此,当时所有的重任都压在王錱一人身上,为了挽救当时的形式,王錱有时候要一日本溪数百里,终于因劳累过度而亡,死的时候只有33岁。

曾国藩和王錱之间的矛盾曾经被传到湘乡,曾国藩的父亲还写过信就此事向曾国藩咨询。而王錱的父亲则一直认为是曾国藩将自己的儿子害死的。

2、  李元度和曾国藩

李元度和曾国藩的关系这是更加曲折。李元度曾经是曾国藩最为感谢的两个人之一。曾国藩对李元度有“三不忘”。说得是曾国藩对李元度的三次救命之恩:靖港之败时曾国藩跳河自杀,是被李元度所安排得人救起来;江西湖口之败后,曾国藩要冲击敌阵,也是被李元度死死拉住;在江西九江一场战役中,曾国藩深处危难之中,是李元度率警卫队保卫曾国藩及时退离。但也是曾国藩,亲自毁掉了李元度的前途。

这关系到李元度的徽州之败。在将李元度调往防卫徽州时,曾国藩就和李元度约法五章,但李元度轻信身边谋士之言,用湘勇替代了当时防守的绿营,并要他们去做苦力活,激起内部矛盾,而在攻克城池的那晚,李元度却在修改自己的著作,以求能留名于青史。城破后,李元度不仅不去激励士气,拼死反抗,而是慌忙带着亲信逃离。在此后一个月中,李元度也未到曾国藩的营帐中前去报道,让曾国藩还以为李元度已经战死。因此,曾国藩参劾了李元度。

事实上在此之前,在曾国藩丁忧期间,李元度就曾就和曾国藩的政敌王有龄有所接触,并还曾打算投靠王有龄。只是曾国藩重新执掌湘军后,李元度才没有走。但在曾国藩因徽州之败参了他之后,李元度就真投奔了王有龄。曾国藩自然很不满意,就又向朝廷递交奏折,直到李元度最终被判充军为止。

只是,后来曾国藩也想起李元度对自己的好,而李元度也有后悔之意,两人最后做了儿女亲家。

3、  左宗棠和曾国藩

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曲折。左宗棠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而且脾气很坏。曾国藩内心也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两人之间也因此容易发生矛盾。两人之间最为严重的冲突有两次。

第一次这是曾国藩在江西受困时,没待皇帝同意就跑回家替父丁忧。左宗棠知道后,大为不满,就骂曾国藩是临阵脱跑、自私无能,还说曾国藩虚伪。而曾国藩是最痛恨别人说他虚伪的人。两人关系也因此恶化。只是后来曾国藩接受黄老之学,在重新执掌湘军后就亲自到左宗棠处拜访,双方关系也因此和好如初。

第二次这是在天京城破之后,曾国荃上报朝廷,说洪秀全已死,而幼王也死在军中。但左宗棠发现幼王并未死,于是,就将这件事情上报了朝廷,再次引起双方之间的矛盾。

只是,左宗棠和曾国藩只见的矛盾均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国事,这点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此外,还有陈启迈、罗泽南、沈葆桢等都曾经和曾国藩有过蜜月期,但最终因为立场不同而关系恶化。这当中的是是非非,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也和双方的性格有关。而在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读来,也在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多一点理解和谅解,多一些宽容和豁达。

fficeffice" /> 

28
发表于 2009-12-8 12:22:33 | 只看该作者
!!!!!!!!!!!!!!!1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32:15 | 只看该作者
《强围安庆》这章讲的是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之策,千里奔袭武昌,希望可以破解安庆之围,但最终这种策略因洋人的干预而最终失败。此后,湘军策反了太平军内部的一个将领,内外夹击,强行攻下安庆。

    战场的血腥自不必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又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每位将军的功名都是堆砌在战士的血肉之上的。在身在战场中的平常百姓不得不远离故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些,在本章中都有体现。在这张章中,依然有两个地方值得关注的。

一、洋人与太平军和湘军。

    在陈玉成两万大军夜袭黄州府后,直逼武昌,当时武昌城内老弱病残不到四千,眼看武昌就要陷落。就在这时,杀出一个洋人来。这个洋人实际上是受到胡林翼“重金”聘请,出面为他们帮忙以保武昌。洋人就利用一条子虚乌有的英国军舰,利用陈玉成和急于购买的心情,轻而易举的就让陈玉成暂不攻打武昌。

    按理来说,这个英国洋人也是信奉基督教,信奉上帝的,是太平天国的洋兄弟,为了共同的信仰,洋人理应扶持太平天国,肃清“逆教徒”才对。欧洲就多次发生过为了信仰而发动的战争,最著名的就是“十字军东征”。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侵华势力在中国不断强大,如果他们和太平天国达成联盟,共同对付清朝,然后利用太平军统治中国,那么清朝很早就灭亡了,这个世界的历史早就改写了。为什么这种联盟没有建立起来,反而出现了洋人要帮忙对付太平军的奇怪的现象?这里面又几点原因。

    1、外国侵华势力侵略中国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扶持一个有共同信仰的兄弟国家,而是为了获取利益。他们通过发动战争获得巨额赔偿,同时通过向中国输入鸦片获取巨额利润。一旦一个统一的国家出现,无疑他们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

    而外国侵华势力之所以要帮助朝廷对抗太平军,无疑就是希望获得更大的利益。就比如咸丰十年,俄国就曾经提出要派兵助剿。而对于这一行为,曾国藩就有过评价:“成功之后没多意外要求”。在上面提到的洋人之所以助胡林翼解武昌之困,也是他们在获得将租借地面扩大一倍的利益后才答应。

    2、虽然太平天国也拜上帝教,但洪秀全实际上已经窜改了《圣经》上的内容。他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下凡犒赏亚伯拉罕,救以色列出麦西锅,这就将自己放在了整个西方救命恩人的位置上。这无疑是对基督教的一种玷污。此外,洪秀全只是披了一张《圣经》的皮,他所举行的各种仪式来自于道教,热热闹闹,敲锣打鼓,又没有教堂,没有牧师。自然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无法归属正统的基督教。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

    在这张章中,还提到曾国藩的一个奏折。那是朝廷就俄国提出派兵助剿以及代运漕粮征求曾国藩的意见时曾国藩向朝廷提出的自己的看法。而这封奏折,无疑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大幕。

    在奏折中曾国藩认为:“驭夷之道,贵识夷情”,建议朝廷“师夷智以造炮利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国藩的话很容易就让人想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名言。在这句名言二十多年后,经朝廷的中流砥柱人物曾国藩说出来后,才取得朝廷的认可并贯彻执行。一个月后,也就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咸丰皇帝下令在京师成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十二月十一日,又令曾国藩、薛焕酌情办理购买洋人枪炮并学习制造事宜。咸丰十一年十二月,曾国藩就在安庆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色彩的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而一场以学习洋人先进技术以图自强的运动自此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

    安庆内军械所: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8月,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尔后“黄鹄”号的雏形。1863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和开花炮弹。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迁往南京,后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2:51:30 | 只看该作者

在《大变之中》这章中,主要讲述的只有一个,就是咸丰皇帝病逝后,众人或真心实意或是有意试探曾国藩是否有心思染指江山。这种势头在湘军攻克天京后再次出现。总共来说,劝说曾国藩称帝的王闿运,曾国荃、水军统帅彭玉麟,左宗棠则用“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来试探曾国藩,曾国藩是否起过独占半壁江山的心思,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再怎么猜测也是惘然,毕竟我们不是曾国藩本人。但根据当时的形式分析,曾国藩选择忠于朝廷的选择是非常正确而明智的。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湘军在扩充后虽然号称有军队30万人,但里面含有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而曾国藩可以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只有曾国荃的吉字营、曾国华的贞字营、鲍超的霆字营、彭玉麟的水师以及其他由曾国藩一手提拔和他沾亲带故的队伍。总计不超过10万人。曾国藩如果称帝,左宗棠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而在湘军当中,还没有一个人的军事指挥才能能超越左宗棠,鲍超是有勇无谋之辈,曾国荃、曾国华和左宗棠相比,无疑也要差一截。

再有,湘军之所以跟随曾国藩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能升官发财,实际上湘军内部的纪律是很差的,尤其是吉字营和霆字营,驻军之地,烟馆妓院丛生,攻破城池之后也是对城池掠夺一番,所以湘军并没有如太平天国一样神圣的信仰,参军的也不是一些受苦受累无家可归的最底层人物。相反,发了战争财的湘军都在乡间有了家产,此时要他们造反,他们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说不定造反的第一天就跑回家抱孩子去了。

2、朝廷自始至终对湘军的监控就没有停止过,并在不断分化曾国藩内部势力,就比如有意加强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的矛盾。虽然曾国藩有湘军在手,并控制了江苏、江西、安徽和浙江四省,但八旗、绿营的势力仍然不可小视。曾格林沁的蒙古铁骑在江北虎视眈眈,官文、冯子材、都兴阿登环伺四周。一旦湘军出现反叛端倪,就会挥军之下,直接灭杀叛逆的种子。

即使曾国藩将以上不对一一打败,在遇到危急情况时,难保朝廷不会和外国侵华势力联合起来,形成联盟一起压制湘军。虽然朝廷的代价必然不菲,但总比国土分裂要强。

3、军饷问题。湘军的军饷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捐献以及厘金,一旦称帝,地方的行政权力主要还是把持在满人手中,而一旦战乱,各地区贸易自然降低,所能收获的厘金叶自然减少,而湘军自身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打仗打的是钱,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缺少足够经济支撑的湘军,自然难以取得长久胜利。

4、太平天国的前车之鉴。太平天国号称百万,但依然没有能够抵抗住夕阳西下的朝廷。虽然是湘军是抗击太平天国的主力,但如果湘军一旦造反,说不定又会出个什么军来抗击抗击湘军。其结果也就和太平天国一样,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5、时代重心的转移。连年战乱,百姓期待和平,好不容易平息了太平天国的内战,如果再启战端,江南百姓也不会答应。湘军在前线攻城拔寨之时,后方就会烧起大火,各地民众起义连连,到时候首鼠两端,不败都难。

再有,当时的主要矛盾也开始转移,随着外国侵华势力的不断进逼,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更多的文人志士的在于如何的徐图自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主。

6、湘军打出的旗号是护名教,保卫孔孟。而孔孟最注重的是礼教阶级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如果湘军举起反叛旗帜,则将遭到天下学子的共同讨伐。

7、曾国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谨慎,非常注重自己名节的人。在通过几十年对程朱理学的坚守以及十几年来戎马生涯建立的不是功勋,可以说,曾国藩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注定在青史中留名,几百年中他曾国藩也可以数第一。此事称帝,在历史中将怎么写,后人将怎么看他。如果败了就会身败名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果胜了,也难以避免历史对他的口诛笔伐。

    以上都是一些外部形势的分析,曾国藩本身是非常忠于朝廷,忠于孔孟,对他来说,就算是有一丝丝的称帝反叛念头,曾国藩也会将它视同大逆不道而在心中加以掐灭的。就比如当王闿运劝说曾国藩在安庆举旗起义时,曾国藩就用茶水在桌上连书一大串:“狂妄,狂妄,狂妄!”。再加上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自动裁剪湘军,无疑就显示曾国藩作为当代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自始至终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和职责,真心实意为朝廷当差。

 

 

待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