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海星模式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3
回复
21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1-15 01:0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六,11月14日,石家庄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最厚的雪,暖气还没有来,在床上盖着被子读完了《海星模式》,作了思维导图的读书笔记,然后写下关于这本书的一点介绍。

这本书谈什么
这是一本讲述公司管理模式的书,用海星和蜘蛛的对比让我们更加理解作者的意图:砍掉蜘蛛的头,它会死亡;而砍掉海星的一条腿,它还会长出一个腿,断掉的腿会长成一个新海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海星模式成为越来越多的公司架构选择,大的如google、IBM等,小的如一些人气旺盛的网站、论坛,比如我经常登录的畅享网、友商网等,这些公司或机构都融合了“海星”的部分特点。

我的理解和一点感悟

  •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若干个具体事例说明了海星模式的起源,存在,以及他的优势特点,从传统的唱片公司销售CD到eMule免费下载以及后来Apple公司的iPod,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海星模式”不仅仅限于互联网的背景,就连拉登的基地组织也成为了“海星模式”的“典范”;选择“海星模式”可以使一个组织更强大。
  •   海星模式的扁平化结构、开放性、分权化、低功利性甚至公益性都成为新形势下公司可以效仿或改变的依据;历史上的通用公司和丰田公司在历史特定时期不同的走向也更加让我们感到集权和分权的影响,海星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让组织去运转,而不是标新立异。
  •   我们一直在倡导“学习型组织”、“扁平化架构”,作为公司的所谓“领导层”应如何在企业中更好的为员工服务,尤其是生产员工服务,里面也做了很好的诠释。领导不是管人的,而是梳理流程让公司不同部门之间更顺畅、协作更有效,制度和规范的建立是公司良好的保障,“人治”的公司不是基业长青的根本。如果公司的领导能做到“不知有之”的境地,那才是领导的最高境界。
  •   我们经常说公司有问题,怎么找?书中的“肯定式探询”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模式,即使是对于从事咨询实施行业的人,我想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德鲁克在通用调研的过程和结论,是实践和创新的结合产物,方法来自于前沿,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
  •   每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海星,你的触角越多,能力就越强,适应能力就越好,应该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最好的学习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学习时代,要么,你找到自己想要的和想学的,要么,你迷失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因为,我们不自觉的已经处于多个圈子,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圈子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知识,获取我们缺少的东西,现在最为流行的SNS网站(如qq农场、开心网等),也是海星模式的一个真实写照,原来火的原因在于此。
  •   “海星模式”并非无懈可击,蜘蛛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如何找到两者的“甜蜜点”才是关键,不同的公司“甜蜜点”的位置不同。它需要你去探索和论证。
  • 。。。。。。


这本书帮我们理顺了互联网大潮和背景下公司(尤其是IT公司)如何更好的经营,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要有动作和变化,一味的抱着旧的制度不变只能是走向衰落,创新才是硬道理。

《海星模式》读书笔记.pn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5 1:33:37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5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咋不是 mindmanager 格式的?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5 23:17:1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sjzlijiulin 朋友的分享,我仔细看了一下脑图,虽然仍然不甚理解,但其中一些观点觉得深受启发,非常感谢。

 

觉得受启发的内容:触媒式人物模型,智慧不是由上到下,而是可以分散在组织中……

 

最为不解的内容:分权化的几个原则。

 

当然在帖子上让sjzlijiulin做个注解,不甚实际,我还是有几乎去看看这本书吧。

 

 

4
发表于 2009-11-20 23:17:48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没看懂,分权式 集权式 集权式下的分权式,但是有一点很有感触 肯定式探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