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管理综合] [原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

[复制链接] 67
回复
140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9:58: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tormbird在2009-7-26 16:32:23的发言:

呵呵,现在的自己

对‘己’、‘彼’、‘胜’、‘殆’了解甚少

 

stormbird兄客气了。

 

  一些老师对现实、对学员乃至对自己普遍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训练学员成为成功的总董。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成功的“总、董”基因,所以不愿下苦功,不断重复耗费中国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反复产生多数失败的商人和少数成功的商人。

  一些老师认为学员的能力不足以担当重任,可他们不曾想到自己也是从许多艰难、失败、尝试、机会中学习锻炼过来的。同样,老师在传道授业时会犯错,学员在学习的时候也会犯错,但这却是彼此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求证知识真伪、追求必然真理王国的起点。
  英明领袖毛主席晚年被人们捧上了神坛,犯下了大错。老师们站在高高的讲坛上,就不会犯错?你相信吗?为什么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却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8 12:51:47编辑过]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20:15: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空空快车在2009-7-27 17:30:12的发言:
佩服肥猫兄的漫画,谢谢

 

呵呵,这是俺顺手牵羊放到这里来的。这组漫画,将日常生活中的人性,描述得简洁有趣、生动深刻。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0:26: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了解自我,最后就会落根于人类天生的本能,落点于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

 

人类心理学范畴的七大情绪:爱(即自我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恐惧、愤怒、得意、沮丧、嫌恶、惊奇。

中医认为人的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飞猫将重点述说“爱、恐惧”的心理本能。飞猫现在越来越觉得,古今中外许多精华思想都是万道同源,殊途同归。只是各自的解说词不同罢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例如佛家的贪、嗔、痴学说。

 

法国统帅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那就是利益(爱)和恐惧。

 

这也是商人们营销管理的不二法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8 19:37:10编辑过]
14
发表于 2009-7-30 17:42:03 | 只看该作者
[em01]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7-30 20:24:04 | 只看该作者

  人类天生的本能:

  一、爱(即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

  人类历史、大众本性的大数定律:持术者繁,持德者寡;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从远古直至今天,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的行为将无法长期持续下去。这是人类不可磨灭、不可颠覆的天性。因为这个天性,所以古今中外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与幸福、自私与奉献、战斗与和谐……在不断的产生、演变、进化、轮回。人们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对他人的事不大感兴趣。此乃大众本性的大数定律的自爱,而与之相反的,就是父母式乐于奉献、关爱子女的小数定律的真爱。人们之所以不相信他人,之所以不相信一些美好的感情,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本身的不相信,是因为不能知彼知己,是因为担心自己付出之后前景的茫然迷惑,怕被人嘲笑为冤大头,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我们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就是不会发生不劳而获、运气之类的事。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打铁还得本身硬,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A、精神层面:
  大数定律: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阳面:
  人们喜欢与自己嗜好一样的人,人们喜欢欣赏自己的人,人们喜欢尊重自己的人,人们喜欢与自己一致的人(物以类聚:指战友、同学、同乡……,或者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
  “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些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兴趣与爱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走私大王赖昌星有句名言:“不怕他们爱好什么,就怕他们没有爱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阴面:
  苏轼《贾谊评传》有云:“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苏洵《辨奸论》有云:“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先哲苏格拉底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盖天地之道,日中必移,月满必亏,泽满则溢。人之道,泰则骄,逸则奢,骄奢既起,恶则随之,此所以召祸也。福则反是,所以积善得长享也。盖人之性,处艰困之中,莫不惕励恐慎。既得志也,则放逸纵情。故今古豪雄,善始者繁,克终者寡。霸吴者夫差,亡吴者亦夫差也。先贤孟子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纵观历史,才智卓绝的成功者都有着“志不可满,欲不可纵”共有的行为特征;拥有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的残忍。然,说之易,行之难。毕竟,人非草木,谁能没有七情六欲呢?先贤们都做得很不容易,而人们把上位者抬高到不食人间烟火之绝境、神坛的愚味懦弱自私心态,对吗?英明领袖毛主席晚年人们被捧上神坛,犯下了大错,人们搬起石头到底砸了谁的脚?!古有云:“楚王好细腰,民女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亦为世之常规也。

  ……

  在人的本性中潜藏着一种力量,一种丛生于缺少能力与意志之地的力量,那就是嫉妒。当你超越了他人的时候,他人就会嫉恨你,会用带有贬义的字眼指责你,甚至编造谎言的手法来诋毁你,同样在你面前还要表现得非常高傲——其实那并非是高傲,它恰恰是虚弱。但有意思的是,当你远不如他们,生活得潦倒不堪时,他们又会讥笑你,讥笑你无能、愚蠢,甚至会把你贬低得没有任何做人的尊严。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给中国人总结了一个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肉强食是千古不变的大数定律。在今天这个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大变革时代,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能勇于争取幸福与成功,幸福与成功又从何而来呢?从天下掉下来?别人送给你?你相信吗?
  而对那些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来说,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会受到那种“我们自以为是怎样”的待遇。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差一截的人,不管他实际上的能力到底怎样,一定会是比别人差一截的人,这是因为思想本身能调节并控制各种行动的缘故。如果一个人自己觉得比不上别人,他就会表现出“真”的比不上别人的各种行动;而且这种感觉无法掩饰或隐瞒。那些自以为“不很重要”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不很重要”的人。
  在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责大任的能力”的人,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我们想当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正的这么觉得,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一个推理原则:你怎么思想将会决定你怎么行动,你怎么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就像你们自己的成功计划一样,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很简单。为得到他人的尊重,你们必须首先觉得自己确实值得人敬重,而且你们越敬重自己,别人也会越敬重你们。
  让我们想一想:我们会不会敬重那些在破旧街道游荡、乞讨的人吗?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根本不看重自己,他们只会让自卑感、懒惰畏惧感、不断寻找借口的精神不断腐蚀他们的心灵,从而自甘堕落。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他人格的核心,我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就真的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无论他身居何处,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无论他文明或野蛮,也无论他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强烈欲望。请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邻居、你自己、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有谁没有希望自己很有分量的强烈需求?全都有,这种需求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却将这个本可以实现的目标,永远地变成了无法实现的黄粱美梦呢?其实也是意志、知识使然。意志、知识,它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意志、知识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正如《菜根谭》所云:“力是一把斩魔的宝剑,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两不可少也。”如果伟大的释迦牟尼不能持之以恒、奋发精进的求证大道,他能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功吗?
  我们知道我们缺乏资本人脉,知道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选择我们的意志、知识。一旦我们选择了“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的意志、知识,那些“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无名小卒,我算老几,我一文不值”,等等贬低自己、消磨意志、蜕化信心和自暴自弃的懦夫的想法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复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积极改变,信心的增强,逐步以“我能!而且我会!”的积极心态面对一切。
  成功者用积极创意性的思考,百穷千变、永不满足的坚强意志,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经验与资本人脉,“能看他人不能看到的地方、能算他人不能算清的帐、能做他人不能做的事”的眼光行动,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不思考问题根源的管理者,会成为忙碌的救火队员,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是不想当救火队员,就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系统地解决问题。

 

  阴面案例:
  1、唐太宗虽以虚心纳谏而著称,但是仍然常被魏征激怒。有一次唐太宗在后宫大骂魏征:“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他怎么回事。唐太宗说:“魏征每次上朝都会让我难堪”。长孙皇后听后一语不发,进内室穿戴好朝服,出来拜见唐太宗。唐太宗不解其意。长孙皇后说:“臣子敢于直言不讳,是因为君主是个开明的君主。陛下是个明君,我怎能不庆贺呢?”。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唐太宗不但没有宰掉魏征,还对他不断封赏。在魏征的示范作用下,朝里气氛浓厚,大家踊跃发言,群策群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毛主席受蒋介石之邀,到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因为毛主席的烟瘾很大,而蒋介石不吸烟、讨厌烟味,所以,毛主席在谈判期间始终未吸一支烟。事后,蒋介石大骂特务们,因为他们对毛主席这个人的判断大错特错。
  3、汉王刘邦率先攻下咸阳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威严豪华的皇宫、堆积如山的财宝、三宫六院的美女……冲昏了头脑,放松警惕贪图安逸玩乐起来,而此时刘邦的大业,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危机因素。于是,刘邦的连襟兼同乡樊哙苦口劝说,没有收到效果。后来,“言必行,行必果”的谋士张良来了,说服了刘邦,刘邦的理性行为终于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冲动。
  4、中国盛世时期贞观之治与文景之治的精神文明: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137-1.html

  5、美国企业精神、资本主义的核心和渊源——清教徒精神: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137-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 13:34:47编辑过]
16
发表于 2009-7-30 23:04:12 | 只看该作者

爱之极是为贪!

飞猫兄将凡人所谓“贪婪是人的本性”还原为“爱是人的本性”至妙致真!“爱”所以演变为“贪”是源于少了“度”的约束。

俺曾讲,在物欲被激发的年代,“永不满足”、“追求无止境”之类的话要讲全,把对象讲明白,否则是要坑害人的。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8:25:0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9-7-30 23:04:12的发言:

爱之极是为贪!

飞猫兄将凡人所谓“贪婪是人的本性”还原为“爱是人的本性”至妙致真!“爱”所以演变为“贪”是源于少了“度”的约束。

俺曾讲,在物欲被激发的年代,“永不满足”、“追求无止境”之类的话要讲全,把对象讲明白,否则是要坑害人的。

 

  王老师所言有理。

 

  中国首富李嘉诚说:“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是公正的,拿12%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8%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李嘉诚先生已经从“人找钱、人找项目”,升华到“钱找人、项目找人”的境界。这就像银行贷款给企业一样,如果银行贷款赚的钱比企业家还多,企业家还会去贷款吗?不事商品生产、交易的银行,又如何生存发展壮大呢?同理,企业家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还款计划、还款能力,银行能贷款给企业家吗?这是一个矛盾统一的道理。思想、行动在什么平台,才能说出怎样的话,做怎样的事。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主宰,精神文化是物质财富的主宰。

  说之易,行之难。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李嘉诚先生的这段话,飞猫的理解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当然,这些最简单的道理,往往真正执行起来是最困难的。因为它的前提是你必须掌握人事发展进程的主导权,必须让别人知道你了解其中的成败得失,做到了知己知彼,这样才能更多的获得他人的信任、尊敬和帮助,人非草木,孰能不动心?当然,极少数专靠射猎他人的小人除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1 8:56:17编辑过]
18
发表于 2009-7-31 11:37:49 | 只看该作者
人与人之间的漫画真经典,顶一个[em50]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2:29:59 | 只看该作者

  B、物质层面:
  大数定律:持术者繁,持德者寡。
  阳面:
  先哲司马迁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面的利,主要指:武力、权力、财力、人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改革开放至今,使中国得到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然,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随之增大。
  先哲孔子有云:“吾未见好色如好德者也”。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谈金钱很俗气,没金钱很生气,有金钱很神气。你不喜欢金钱吗?
  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人情千古多重金。从古至今谁看到过没钱的领导人,能有效领导大众?

  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于外,民盗于内,是谓必溃。
  《菜根谭》有云:“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井。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有云:“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谋士苏秦,曾经感慨说:“贫穷则父母不以我为子、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权势富贵,盖可忽乎哉!”

  阴面:
  纵观全球发展史,有谁见过人民权益越来越少,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一个都没有。
  纵观企业发展史,有谁见过员工权益越来越少,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一个都没有。
  纵观全球所有国家,有哪一个国家收的税,比企业家赚的钱更多?
  纵观全球资本市场,如果银行贷款赚的钱比企业家还多,有哪一个企业家还想去贷款?
  纵观全球五百强企业,有几个企业是一人控股的?
  常言道:“财散则人聚,则聚则人散。”
  《易经》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谈道德有傻气,没道德有愤气,有道德有慧气。你不喜欢道德吗?舍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道德代表着诚信,诚信代表着可靠、可以预见和可以信任,它是结合追随者与领导人的强力胶。没有信任,激励买不来忠诚。没有敢用不信赖自己的人,更没人对不信赖自己的人尽忠。
  德者,人之所得,被万物各得其所欲。《易》言“赞天地之化育”,释言“慈悲喜余”,儒言“博施济众”,皆标揭人生之目的也。故道之用在成德。德者,得也。使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非占为己有,方能尽情万物、各得其位,此为大功德,亦谋略之大用也。

  治国之道,在公与平。凡政令措施,不能普及全民利益,则民心散矣;民心既散,政令不通,国必衰疲。世事本无十全,故利害权宜之处,所审尤慎,观当今民主原理之真谛,亦以多数民意为依归,此古今政治不二之理也。

  …………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免受一种特殊力量的驱使,这种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剥落紧裹我们人性的外衣,将我们完全裸露在阳光下,并公正地将我们圈定在纯洁与肮脏的图版上,以致让我们所有的辩护都变得苍白无力,无论我们多么伶牙俐齿,它就是检验我们人性的试金石——利益。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现形,且一览无余。与其说我们是自己心灵的主人,倒不如说我们是利益的奴隶更准确。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神,除了圣贤,没有不被利益所驾驭的人。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想去争取经济利益呢?为什么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因为国家、企业、家庭和自我的财富、幸福指数,与这些伟大的目标成正比例关系。人类历史文明、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也忠告人们:“不进则退,落后就要挨打”。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很多东西没有一样不是用金钱来大幅提升的。金钱不一定万能,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自己每多一份实力与财富,就多一份决定未来命运的力量和筹码,就多一份为家人、友人、同胞服务的力量与贡献。就像拥有很多金钱的情侣,能使爱情更加甜蜜幸福。
  一个人如果说:“我不要金钱”,那就等于是在说:“我不想为自己、家人、友人和同胞服务。”这种说法固然荒谬,但要断绝这两者关系同样荒谬!因为他不仅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还对自己不够忠诚,还亏待了他的家人!这种人的老婆要是听到他如此说,老婆会认为自己嫁错了人。职业经理人如果听到老板如此说,会认为自己跟错人了。人民如果听到国家领袖这么说,会认为他是一个不称职、不负责任的领袖。

  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格、尊严可以待价而沽,天理、良心可以沾染铜臭。金钱,之所以能成为万恶之源,是因为这些人用钱袋来衡量一切,这必然会导致他们良心的泯灭、愚蠢的行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祸害他人。这也恰恰是社会、企业、个人走向衰败的原因。

  美国企业精神、资本主义的核心和渊源——清教徒精神:“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中国贞观之治与文景之治的精神文明……,为什么古今中外的盛世时期,其精神文明与现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思潮截然不同呢?为何今人与古人的差距有这么大?飞猫浅以为,这些优秀的文明思想,值得现在的人们学习之、行动之,而不是让金钱拖着我们的鼻子走。
  赚钱,是人人都必须追求的光荣目的、神圣的天职……。我相信,这个世上有些东西例如爱情、亲情、友情,比金钱更甜密、更有价值、更崇高。正如飞猫相信俺的妈妈是一位令我尊敬、又让自己惭愧的母亲。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很多东西没有一样不是用金钱来大幅提升的。金钱不一定万能,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只讲假大空的话、没有实际行动的验证,更是万万不能。

  ……

 

  没有人民的愚味、自贬,何来社会精英阶级对基层人民的奴驯、贪婪自私呢?何来组织由盛而衰的腐败、灭亡呢?同理,没有追随者的德才兼备、精明强干,又何来伟人们人性光辉伟大的一面?何来组织的由弱变强的繁荣富强呢?

  在西方,反映早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内在要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和理论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的积淀内化、路径习惯,逐步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到后来,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大众心理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众心理基础,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能成功吗?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众心理基础,世之奸雄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八十三天美梦”、张勋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是否也会成功呢?

 

  人类历史文明、民主精神、科技创造、思想觉悟……之所以能不断向前,源于人类永不满足的欲望,源于人与人之间竞争与妥协,源于个人英雄主义与人民英雄主义的有效结合。这些欲望的历史大趋势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英明领袖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提到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把这种大众心理全面的深层次运用,结合当时的局势发展,扩大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像一座黑夜里的灯塔,照亮了黑暗中勇敢前进的革命队伍的道路。 

  例如:现在人们看的都是彩电,商家如果还继续生产黑白电视,消费者能买帐吗?如果自己是30000元工资或者是分公司总经理,被老板降到1万元工资或者降为部门经理,经理人能买帐吗?老板以前每年净赚1百万,现在干得更辛苦,却只赚50万元,他能买帐吗?国家、社会精英以前生活、赚钱这么好,现在大幅持续降低,他能买帐吗?“如果我们感觉现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有人愿意回到从前吗?回到改革开放初期吗?”飞猫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愿意”。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回到从前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折射出“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生活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人们确实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机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天下大趋势。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与大势对抗、为敌。古人说得好:“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案例:
  1、革命领袖孙中山因为不能筹集到维持新政府运转的巨额资金,被迫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链接: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98022-0.html)。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张勋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
  3、纵观全球五百强,因为企业产品不能紧紧跟随市场,远离了消费者、员工的需求,从而导致衰败、灭亡者,比比皆是。这些巨无霸企业的寿命,大多还不如一个人的寿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 15:00:55编辑过]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23:18 | 只看该作者

  在此,飞猫不由想到了一篇历史经典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使我们领悟到不同的道理:

 

恢复封建政策的八大正反思辩

 

  英布归顺,使刘邦正式成了众诸侯的名义领袖。
  但楚军兵力上仍有明显优势。
  刘邦联盟的管辖地区较大,兵力分散,让亲自在前线领导抗争的刘邦十分头痛。楚军在准备总攻击之前,打算先行扰乱汉军补给体系,如同巨鹿之战前的策略。所以项羽不断派遣游击队攻打汉军运输的甬道,造成驻守各地的汉军常有断粮的恐惧。刘邦正为力量无法有效集结而深感烦恼。
  此时,郦食其建议刘邦恢复封建体制,将刘邦和诸侯间关系正式化。郦食其表示:
  “昔日商汤讨伐夏舛,封夏舛之后代于杞;周武王伐殷纣王,封其后代于宋。但秦国却不懂得这一道理,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诸侯的后代臣民均无立锥之地。陛下若能再立六国之后,其君臣、百姓必皆感激陛下之德行,绝对会自愿归属于陛下。一旦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成为诸侯共王,那怕楚国不臣服呢?”
  刘邦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郦食其带着汉王印缓。行使六国,集结诸侯旧势力以共同对抗楚国的压力。郦食其前去准备的时候,正好张良外游归来。有烦恼的时候着听到张良回来,是刘邦最为高兴的事了,因此即使是正在吃饭的时候,刘邦仍迫不及待地立刻召见张良。
  “子房啊,刚刚有客卿提了一个对抗楚国力量的策略,你来替我评估一下它的可行性吧!” 接着便将郦食其的建议,详细告诉张良。
  没想到张良却笑着表示:
  “是谁为陛下出此主意的呢?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陛下之大势去矣!”
刘邦傻眼了,问道:
  “为什么呢?”

  张良说:
  “请借用桌前的筷子,我来为大王作个说明。昔日商汤、周武分封舛、纣后代,是因为他们评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这些后代的命运生死。如今大王自己估量能够在这方面和项羽竞争吗?此不可一也。
  周武王入殷京时,曾为商容洗雪冤屈,释放在监牢中的箕子,祭祀为国忠诚、进谏纣王被杀的比干,这些有力的政治号召,陛下目前有没有呢?此不可二也。
  武王进入殷京后,立刻散发巨桥谷仓的存粮,并以鹿台的金钱财宝赈济穷人。由于殷纣王的暴政,使周武王可以大量施恩于百姓,如今陛下可有这种机会?此不可三也。
  讨伐殷纣王后,周武王之所以分封诸侯,是因为天下业已太平,所以能收回干戈以示天下不再用兵,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四也。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在华山之东设有马场,表示天下无事,从此无为而治,陛下也能够做到吗?此其不可五也。
  周武王并且放牛于桃村之西,以表示从此不用再运输粮食,不用再征民于劳役,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六也。
  如今天下游士离其亲人,抛弃祖产,解放族人,跟随陛下一起争逐天下,无非想建立功劳,以获得咫尺之封地啊!倘若陛下复立六国诸侯之后,天下游士必各归其主、回到故里,陛下的人才将因而流散,还有谁愿意和陛下共争天下呢?此其不可七也。
  再者,楚国在军事上仍为当前强国,谁能保证新立的六国之后不会反过来唯其马首是瞻,那时候陛下能得到谁的臣服?此其不可八也。
  有此八不利,陛下若用客卿之建议,臣料想陛下之大事去也。”
  这时,刘邦听得目瞪口呆,饭也吃不下了,气得大骂:“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败我大事也!” 
  立刻下令取消郦食其的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1 13:23:47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