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有忠君思想,说的好听这是古文化传统,说的直接点就是奴性。
忠君思想,实际上就是承认某个人比自己的地位高,承认对方理应统治自己,并且不抱任何独立反抗的念头。
可问题是,如果这个人并不是自己的父母,那我们为什么非要让他来统治呢?如果人人都是平等的话,我们又为何要承认他比自己高出一等呢?
效忠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奴性,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和其他人平等,那就不该对任何人有效忠的想法。
有个人曾对我说:“连狗都知道忠于主人,如果我没有忠心,岂不是连狗都不如。”
很好,狗的确是忠于主人的,那么,你要做狗么?这句话显示出一个人有多么大的奴性,他不明白自己是独立的,他的生命只可以由自己做主。
一个人怎么能像狗那样活着呢?我并不歧视狗,也爱它们,但你愿意象狗那样匍匐在地上,依靠献媚获得食物,摇着尾巴换来主人对你的青睐么?
你愿意出门时被拴着狗链,随时都显示着属劝么?你真的有这么大的奴性,真的要做狗么?
也许有人会说,上司是有管理的权利的。
好吧,让我告诉你,管理其实是种利益交换。你服从上司的管理,他给你发薪水,这是很等价的交换。
但效忠却不同,效忠是从思想到灵魂的完全敬服,如果你有信仰的话,可以完全的效忠于神,这是形神具备的五体投地,也是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完全的臣服在对方面前。
是的,效忠所对应的就是臣服,当你决定效忠与某人前想想清楚,你决定臣服了么?
以上所说的,是真心的效忠,这与表面效忠完全是两回事情。
而表面效忠,就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叫做对上司的利用。
有人或许很迷茫,上司有管理职权,操纵着你的生杀大权,又怎么可能被小职员利用呢?
当然是有办法的,而且时常会很奏效。关键在于你不能有真正效忠臣服的思想,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的价值观才可能成功。
1、利用自己的基础价值。
第七章曾说过,每个员工都是有基础价值的,那就是效忠。而这个基础价值,还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最常见的是真正的效忠,就是对上司完全臣服,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此后成为上司的马前卒,不管刀山火海你都先冲上去。
而另一种则是表面效忠,也就是外表上都听上司的,也完全按着上司的话说,但实际上却有自己的方式,在关键时刻,甚至会利用上司。
在这里要先明白,真正的效忠和表面的效忠,在上司看来几乎是一样的。很难有人能分辨出两者的区别,而就算能分辨出也无济于事,因为对身处高位者来说,每个人都随时会变,所以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价值。
但对你而言,这里的差别就很大了。真正的臣服,代表着你将失去自我,再也不会为自己着想,一切都以上司利益最大化奋斗。
只有表面的效忠,才可以令你保持独立性,而这份独立性,才是你将来利用上司的基础。
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控型,习惯自己掌握自己命运,愿意自己思考未来的方向。而另一种是他控型,喜欢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愿意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将来。
而我可以告诉你的,这世上绝大部分成功者都是自控型的,他们是自己的主人,只会去控制别人,而不愿被人控制。
芸芸众生里的极大部分都是他控型,所以你可以看到,你身边的人里,很少有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他们被老板掌握,被市场掌握,被金钱掌握,被欲望掌握乃至于被朋友或者家人掌握。到最后却还要责怪命运不公。
要做哪一种人,却是一件你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
2、利用上司的喜好
有了第一条的基础,你就可以琢磨怎么利用上司了。但有点需要明确,对上司的利用必然是悄没生息的,是走在钢丝上的技巧,决不能大张旗鼓,如果做的太过明显被人发现,那你的职场之路就堪忧了。
其实上司并不在乎有没有被人利用,因为职场上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但上司却重面子,如果被下属利用这种事情公之于众,他们一定会杀鸡儆猴的。
那怎么利用上司呢?自古以来,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利用上司的喜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贪财的,有好色的,有贪杯的,甚至有爱好工作的。但不管怎么样,是人就会有喜好,有喜好就可以被利用。
但是,你决不可混淆“利用”和“交换”这两个概念。譬如说你给一个贪财的上司送了笔钱,然后换回升职。这不是利用,而是交换。你用钱换来了职位。
什么是利用呢?譬如你上司最喜欢别人勤勉工作,而你利用这一点打击对手,使竞争者不得翻身。你无需付出什么,却可以让上司替你达成目的,这才是利用。
举个例子,以前提到过明代嘉靖年间,徐阶和严嵩之间的斗争。而实际上,严嵩和徐阶两个人都是利用皇帝的高手(别以为徐阶是好官忠臣就不会干这种事,世界上所有大人物都不会真正效忠别人。)
嘉靖皇帝热爱修道,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严嵩就经常利用这个喜好来讨嘉靖的欢心,使得他数十年屹立不倒。但谁能想到,徐阶最后扳倒严嵩,竟也是利用了嘉靖皇帝的这个喜好。
嘉靖晚年,对严嵩开始不满,但始终下不了决心除掉他。徐阶觑准这个机会,买通了一个叫蓝道行的道士。这道士在给嘉靖皇帝扶乩做法时,留下了“分宜父子,奸险弄权”的字样,嘉靖以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旨意,便问奸险是谁。蓝道行趁机说是个下巴削尖高昂的人,会刑克皇帝。
嘉靖对于道术之迷信,已经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他根本就没想到,这个道士早就被徐阶收买,所说的话不是上天的意图,而是徐阶的意思。
最后,嘉靖皇帝果然照着徐阶的想法,把严嵩满门除尽,一代奸臣严嵩也只能老死乡里。
如上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的喜好到了某种程度后,真的会成为他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而这恰恰是利用上司的绝佳方法。
只要你摸清上司的喜好,那剩余的工作就很容易了。凡是忤逆他喜好的人或事情,一定会遭到严惩。凡是尊重和跟随他喜好的人,一定会嘉奖。
很简单,对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