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讲师能把握多数时候的场景脉络,毕竟,他又数十年的管理经验。但是,也很容易发现其中的不足,或许他离实际太久了,很多说法及思维不能完全的跟着时代而更新,没有给我扑面而来的那种辐射感,而进程中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和谐了特色特点类的思维,时间关系,也无法对这些火花进行纵向的分解。而我,最需要的倒是这个,因为类似的普及培训我接受的不少了,泛泛而谈的东西,无法打开我的吸收细胞。
很多看似仁者见仁的东西,看起来都具有合理性的东西,在和我过去的经历对比下,显得那么多虚幻飘渺,不堪一析。这种现象,主要是参训者对某项比较专业的管理技能的缺失,比如制造业的项目管理。很多理论上分析起来头头是道的东西,在实践勉强,很苍白,结果当然也很不和谐。对很多事情,事实上是没有次好答案的,要么你选对做法,要么走向死亡,结果就是这么多,只是在开头,我们无法预见,无法相信。二选一或三选一的状况,其中一个是正确的,起它几个都是错误的。
讨论中,讲师说了一句话触动了下我的神经: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是追求真理......
起码,在过去的某个2年,我就是在执着的追求她了,所以,很多时候我受了不该受的内伤,我是那么执着追求日常实践中的正确的做法,而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最高管理者对这种做法的坚持和执行目前我只遇到一个公司是一如既往的这样做,其他几个公司,即使企业文化或企业规模都是业界翘楚,但距离那种状态都差了几个档次,而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个做到那种追求的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也是最大股东。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追求在很多时候不是那么一致,这个是最大体现,也是最矛盾的体现。简直就是背道而驰,可悲的是,这个,几乎在相当大的管理者群体中被认为是‘真理’了。所以,很多股东,或许一辈子也无法知道这种背驰的痕迹。视觉锐利度不够的老板,同样会认同管理者之间执行的平衡艺术。这种把官场引入职场的平衡艺术,会屏蔽很多真实的信息,且关键的大时刻,都是致命的。当然,这个也和企业的经营特点、盈利模式有关。多数企业,不会出现这种危言耸听的结局。
我们经常说,培训对个人而言,是如虎添翼的事,对企业而言是保持竞争力的一种内在努力活动。否则,很多企业也不会拿销售额的百分之几来维持这种‘铺张浪费’。但这种如虎添翼的好事有个隐形前提是大家经常忽略的,那就是,被培训对象是‘虎’而不是‘羊’或‘或猫’。这也是多数时候,我们听到各种培训后的杂音的原因。
日常实践中,我们决策某个事情的前瞻性洞察力来源于我们对过去经验、经历的一种思考后的升华后的一种能力的自然体现,而这种升华每进行一次,我们的自信将呈指数形态上升。缺乏经历,缺少思考,都无法如期的实现这种潜在的升华,当然也无法获得这种实践信心提升,时间久了,自信也只能存在于口头上了。而很多培训正是让你做下来思考的良机,从培训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及时弥补某种差距。这样看来,获得添翼的前提倒又回到了经历这项必须性硬性指标上来了。
思考,其实也是一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