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其它分类] [转帖]百家讲坛-6月2日开播孟子的智慧-MP3下载

[复制链接] 49
回复
1085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6-3 16:0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6月2日开讲“孟子的智慧”,主讲人是傅佩荣,本人将录音贴出来给家人共享。

主讲人简介:
    傅佩荣先生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佩荣先生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
    傅佩荣教授著作达八十多部,目前内地已出版的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用什么灌溉心灵》,《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解读》、《孟子解读》等。

 

[em222]感谢家园,如果本帖对您有用,请顺手点击一下“有用”,十分感谢。[em22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8:27:39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07:25 | 只看该作者

6月2日播出第一集:孟子这个人

内容简介:
    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得意门生,也称贤人就有七十二个,而著名的传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的学生所著,那么孔子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自己?为什么说孔子的学生中,就没有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呢?
    孟子所著的书《孟子》一书,和《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之书。孔子被儒家尊为圣人,而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那么孟子为什么能够继承和完善孔子的思想?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以母亲对孩子品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孟母重视环境教育,又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而且在孟子出现问题时,能抓住问题,进行机会教育,所以培养出了孟子这样的圣贤之人。那么当孟子长大之后,母亲的教育还有作用吗?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世的人们,常把儒家思想称为孔孟之道。但是孔子的一生并不得意,他到处周游列国,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那么孟子的一生是否顺利呢?
    孟子从小饱读诗书,一肚子学问,可是一直到五六十岁,仍然没有机会实现自己治国的理想,那么孟子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都不能接受孟子呢?
    傅佩荣教授认为,孟子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孔子的只言片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傅佩 荣教授将在后面的节目中,详细讲解这个思想体系的具体内容,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为什么要学习孟子的思想呢?
    现代社会在物质基础逐渐丰富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有了很多的变化,而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价值观混淆的时代,同样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和判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明辨是非,又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20090602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孟子这个人).part1.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882[/upload]
20090602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孟子这个人).part2.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883[/upload]
20090602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孟子这个人).part3.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884[/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 16:28:12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0:58 | 只看该作者

6月3日第二集:教育这件事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
    在现代社会中,当老师是要有相应学历的,小学老师要中专毕业,中学老师要大学毕业,要当大学老师,那就一定得是个硕士甚至博士才行。那么在孟子所说的教育这件事里,当一名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既然如此,孟子为什么还要强调,做一个好学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呢?这四个条件都是什么?我们一般人又是否可以做得到呢?
    学习确实要有高标准,要向榜样学习,但是伯夷和柳下惠都是圣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看来这个取法乎上的要求,道理是对的,但做起来似乎有些难度。那么后三个条件,是不是也如此难以达到呢?
    孟子认为,当一个好老师需要四个条件,当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但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教育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方法的问题。那么孟子所强调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孔孟之道在教育问题上都强调:有教无类,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可教的。但为什么孟子会说不屑于教一个人,而要以不教为教呢?那么在孔子和孟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不可教?而人伦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哪些呢? 请继续关注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教育这件事!

 

2009060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教育这件事).part1.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885[/upload]
2009060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教育这件事).part2.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887[/upload]
2009060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教育这件事).part3.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888[/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 16:28:38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9:43 | 只看该作者

6月4日第三集:什么叫孝顺

内容简介:
    除了刚刚讲到的五种不孝外,人们还常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这“不孝有三”到底是哪三种不好的行为呢?古人又为什么说“无后”是最不孝的行为呢?这句话究竟出自哪个典故呢?
    傅佩荣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孟子》一书中所提到的五种不孝和三种不孝,那么是否只要我们没有做这些不孝的事情,就是孝顺了吗?曾经还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顺父母,就必须事事顺从父母。那么在孟子看来,子女究竟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才是真正孝顺呢?
    通过曾参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孝顺父母并不是盲目地服从父母,也不仅仅是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就可以了,而是要真诚地用心地去孝顺父母,这才算是真正的孝顺。但是有时候我们虽然尽心尽力地去孝顺父母,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欢心,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比如在舜的故事里,舜的父亲和后母对待舜并不好,那么舜究竟还应不应该孝顺他们呢?
    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我们也要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真诚地孝敬父母,努力做个好子女。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哪怕父母有错,哪怕他们提出很过分的要求,我们也不能反对吗?如果父母提出的要求,我们实在无法做到,这个时候又应该怎么办呢?
    傅佩荣老师以他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父母提出了过分的要求,我们在坚持孝顺这个原则的同时,也一定要讲究和父母沟通的方式方法,变通地来解决问题。但是有时候,父母不仅仅是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是犯了错,甚至是犯了大错,那么做子女的又该怎么办呢?
    儒家一直提倡“百善孝为先”,但是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会有很多困惑。而且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那么如果一旦出现了矛盾,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敬请期待。

 

2009060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什么叫孝顺).part1.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986[/upload]
2009060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什么叫孝顺).part2.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988[/upload]
20090603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什么叫孝顺).part3.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29989[/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4:10:0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4:13:58 | 只看该作者

6月5日第四集:修养的奥秘

 

内容简介:
    孟子认为是上天给了每个人一颗心,而这颗心恰恰是每个人最尊贵的东西。 同时孟子还提出,修养其实就是心的修养。那么既然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上天赐予的,为什么还要不断地修养它呢?为什么有的人会拥有一个高尚的心,而有的人却是怀着一个卑贱的心?我们的心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呢?
    通过傅佩荣教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虽然“心”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但是它时常会迷失在世俗社会中,那么在今天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在浮燥的物欲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灵,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傅佩荣教授又会给我们哪些好的建议呢?
    傅佩荣老师认为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次选择,但是一个修养好的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而选择需要勇气,所以修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勇气,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勇气呢?
    如果我们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培养了出足够的勇敢,那么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具体的选择:究竟是拥有丰富的学识?还是善良正直、谦虚有礼?在现如今经济高度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怎么做才能镇守本心,修身养性呢?
    孟子指出心的修养,首先我们要做到寡欲,减少那些世俗的欲望,其次还要知耻,有羞耻心,还要慎言,避免祸从口出。然而只要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内心的修养就算完成了吗?还有哪些更高的人生境界是我们可以追求的呢?
    孟子认为如果我们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内心,每一个平凡的人,最终都会成为像尧和舜一样伟大的人。但是孟子的话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只要一直修养就真的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吗?那么孟子个人的亲身经历又是怎样的?孟子曾经说过“善养吾浩然之气”,那他究竟是如何修养浩然之气的呢?而这浩然之气又是什么呢?
    孟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心,就会觉得充实圆满。但是认真地修养内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路程,我们要吃很多苦才能有一点点进步,那么修养到底能给我们平凡的人生带来多少改变呢?辛辛苦苦地修养之后,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

 

20090605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修养的奥秘).part1.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0500[/upload]
20090605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修养的奥秘).part2.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0505[/upload]
20090605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修养的奥秘).part3.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0506[/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2 13:38:3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6
发表于 2009-6-4 14:37: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呵呵,太谢谢楼主了
7
发表于 2009-6-4 15:4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真是很感动!
8
发表于 2009-6-4 16:24:20 | 只看该作者
hao  ding
9
发表于 2009-6-4 22:52:51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5:23:44 | 只看该作者

6月6日第五集:仁政的理想

 

内容简介:
    傅佩荣教授告诉我们,儒家仁政的理想从人性出发,把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只要施行仁政,就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也只有在仁政的基础上构建的社会才是百姓的乐土,国家才能稳固。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历代君主都不去实践仁政的主张呢?因为施行仁政需要一定的基础,那么孟子认为推行仁政必须具备哪些基础呢?
    孟子认为,仁政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伦教育的推广作为基础,而这些条件一旦具备,确实可以使社会安定,百姓安生。但是单有这样的基础还不够,要想推行仁政,必须得到君主的认可,而国君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推行仁政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哪些好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国君的呢?
    孟子认为,仁政一旦实现不仅能使社会成为百姓的乐土,而且对国君也大有裨益,仁政既能使国君事半功倍,又能够达到“仁者无敌”的效果。这也正是君主们梦寐以求的结果。那么国君就会进一步问,到底怎样做才是施行仁政呢?
    孟子认为,实现仁政的理想并不容易。国君必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把自己的享乐放在最后。可是在推行仁政的 过程中,君主的想法需要有人来具体实施,也就是必须有好的大臣来配合。那么大臣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在国君出现错误的时候,大臣应该怎么做呢?
    孟子认为,仁政的主张必须要由好的大臣去具体实施才能达到效果,而好的大臣在能够匡正国君的基础上还必须尽忠职守。但是,孟子所说的尽忠职守,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所理解的尽全做好本职工作,而是有更深一层的要求。那么,在孟子看来,大臣该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地做到尽忠职守呢?
    孟子认为,要想实现仁政,必须要有仁慈的国君和有修养的大臣,只有这两方面相互配合,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仁政,并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同时孟子也强调,并不是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仁政的理想就一定可以实现。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20090606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仁政的理想).part1.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0135[/upload]
20090606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仁政的理想).part2.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0136[/upload]
20090606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仁政的理想).part3.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0137[/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6 15:28:3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