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要“一专多能”还是“一专一能”

[复制链接] 1
回复
8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11 10:0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一专多能”还是“一专一能”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有这样一个论述:过去制造扣针采取的是“一包到底”的生产模式,1人1天最多生产20枚针。后来把制造全过程分解为18道工序,由10个工人各负责1至2道工序,日产量猛增到4800枚,人均劳动生产率一跃为原来的24倍。(=4800/20/10)
      从就业角度来看,过去“一包到底”的生产模式,只有优秀的熟练技术工人才能胜任,而把制造全过程分解为18道工序,10名普通工人经过短期培训就可胜任,这等于新创造了10倍于过去的就业机会。
      此例说明,把某个复杂工作分解成若干相对简单的环节,每个部分的复杂程度降低了,一般的员工和缺乏经验的新员工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也可胜任,这样实际上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没有工作经验,中国用人单位之所以着重工作经验,是习惯于把大学生视作高学历的全才来用,要求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从事比较复杂的工作。
      其实美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也同样没有工作经验,但美国公司不像中国用人单位那样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微软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在回忆入行经历时就说过:刚开始我是作为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加入微软的。要知道中国企业的软件开发人员什么都做,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可微软不一样,微软让我体会到做事一定要分工,每个人做不同的事,即使一个人很能干也不让你什么都干,你只能选择一个最擅长的工作来做。不仅如此,在美国,有的汽车专家一辈子就专攻某个汽车零件,自然可以做好做精。美国企业可以把1亿美元的科研项目分解给1000人去做,其中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工作环节交给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而中国可能找若干个全才把这1亿美元的大科研项目“一包到底”,毫无工作经验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自然无法胜任。
      从总体来说,美国人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素质比我国高得多,美国却不提倡“一专多能”,而是提倡“一专一能”,我们是否更应该如此呢?只有倡导“一专一能”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沙发
发表于 2009-5-12 09:47: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