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具备一些必要的经济知识,就可以做到当历史的机遇来临的时候,果断出击,顺风扬帆,最终获得可观的收益和回报; 面对经济危机,你能知道,它就象一副多米诺骨牌,当你看见第一块骨牌倒下的时候,你要马上意识到,影响你的那块骨牌也要倒下了,这时你该抽身而逃,否则,你将身陷其中,不可自拔。
……
在当前全球性消费力量日益下滑、市场竞争日益恶化、企业投资回报日益低下、经济环境日益恶化……的发展大格局中,许多竞争力差、资金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势必将败下阵来,而中国经济的多米诺骨牌也必将进行新一轮的洗牌。重演“优生劣汰,强者为王”的丛林故事。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
中国经济的多米诺骨牌: 第1张牌——中国制造业或者说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行业巨头们; 第2张牌——中国数目庞大的中小型企业; 第3张牌——全国的金融业; 第4张牌——全国的经济。
在经济衰退的时期: 首先,企业利润将要减少。今天,国家财政、全球行业巨头、中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大幅减少,就是活生生的事实见证。
其次,如果你还有负债的话,你靠这个利润来还债的话,你将还不起钱,那么银行的呆坏帐就会增加;
第三,要是银行逼债,那么倒闭破产的企业就会增加;而在倒闭的企业里,则以那些行业巨头们的倒台事件影响巨大!美国华尔街行业巨头们频频倒闭的可怕事实,进而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老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像人们上街买东西一样,大多数人会到行业里数一数二的企业去购买,却不知其他企业的名字。中国网络论坛不断有人鼓吹中国经济要崩溃,某某行业要崩溃了,但大家时至今日可见过哪些行业巨头倒闭了?整个行业崩溃了?!我们大家看到的反而是,当前倒下去的企业家们大多是非正常性(非经营无力)死亡,不按规则行事导致企业玩玩的恶果!
第四,随着行业巨头们“树倒猴子散”的倒闭破产,那就是依附于大树下的诸多中小型企业破产,那就是工人失业要增加。如果工人失业增加,你会发现在业工人的工资就会降低。比如说,大学生今后是就业市场上的主力军,毕业以后涌出校门,那些公司里的高薪白领就会感到危机。因为你出去要价太低啊,人家是4000块钱一个月在干,你说我2000块就能干,你不把人都挤跑了?只要失业的人增多,在业工人的工资就没法提高,甚至还会下降。所以,当你作为消费者享受到好处的时候,作为生产者,你可能会受到威胁。我们每个人有双重身份,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当我们考虑作为消费者受益时,也得考虑作为生产者是否会受损。
第五,当存在大量的失业、社会动荡不安时,则意味着资金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意味着占国家财政90%收入的企业税收将严重削弱,社会就业岗位将严重不足,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的潜在因素将会较大程度的矛盾激化。
第六,当大量企业倒闭的时候,金融业的不良贷款、高负债率、资本金率不足必将严重上浮,从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供应,是“高负债、高风险”为经营特点的银行,在循环往复的存贷过程中制造出来的,通过信用创造出来的。只有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所创造的新存款,才是现有货币量的增加。所以,当大家把钱放进银行的时候,经济就开始加快了。因为你把钱放进银行,银行把它贷给别人,别人再放进银行,银行接着再贷出去,一笔钱就这样一直这样存贷下去,货币供给量就会成倍地增加,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可能成倍地放大。然而,当有一天大家都准备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放到自己床下藏起来的时候,这个经济的链条就断掉了,在微观上行得通的行为,在宏观上就会产生一场灾难。最后的结果则很可能变成,藏在床下的钱也不值钱了,因为那时的经济可能已经瘫痪了,物价已经飞涨了。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经济与银行之间,是一环扣一环彼此相连、密不可分的。
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80-90%的资金是从各种各样的客户手中借来的,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占其全部资产的比例一般为10-20%,如此也就形成了商业银行高负债、高风险经营的状况。美国五大投行的全军覆没,其高负债、高风险经营的状况更是离谱,而美联储之所以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二家转型退回为银行控股公司,是因为这二家公司可以依赖吸取人民的存款,渡过大难关。超越资本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金融衍生品操作,你说可怕不可怕?储户、债权人担心不担心?谁来承担这个大风险?
资本,是一切经济活动发展壮大最为本原的动力之一。在经济走上坡路的时候,积极的资本扩张政策是良师益友;可一旦面临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积极的资本扩张政策却是大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首当其冲的就是严重打击不事商品生产的金融业和行业巨头们。当然,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也是一些真正伟大的公司实施并购垄断化、在艰难环境中崛起的的良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这些伟大的公司,只是历史规律中的小数定律,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像洛克菲勒、J.P摩根、福特、卡内基……这些优秀的企业家,是少之又少。
人们的货币,有5个流向通道: 1、人们可以把货币存在银行里,银行可以把这些钱贷出去进入实体经济; 2、人们可以进行直接投资,货币直接返回到实体经济; 3、人们的钱买成股票,股份公司也是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领域; 4、人们的钱可买成债券,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所筹集的这些资金也是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5、人们也可以把货币买成养老分红保险,保险机构也会让这些资金通过购买股票、债券而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因此,货币的这5个流向都是重新返回到实体经济领域这个大齿轮箱里,而被利用起来,自身就会保值乃至增值,当它的主人需要时,随时可以取回来购买实物和劳务。
但人们把纸币存到银行里后,银行并不能及时把这些资金全部贷出去,会形成巨额存贷差;人们在股市,在证券市场炒买炒卖股票和国债时,都会设立资金帐户并储备大量资金以等待利好行情,这些资金就会形成巨大的纸币沉淀;国家、银行、股份公司和保险机构获得资金后,在把这些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在途性延迟,从而规模不等的造成纸币沉淀。但是,只要虚拟经济运转一天,这些纸币沉淀现象就无法避免。
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经济,但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实!因为银行、证券等虚拟经济行业,他们并不生产一分一毫的商品,也几乎并不提供任何有实际效用的劳务。
近年来,借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借助于美国金融监管与国际间资本管制的放松,虚拟经济规模得到了很大幅度的膨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披露的数据,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品全年交易量合计达到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在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即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
因为我们中国金融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仍然是照抄、照搬外国银行的“创新”业务,创新意识也不强,基本上是传统业务,绝大多数来自于贷款的利息收入。所以,反而形成了中国金融业能够逃避2008年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的因果关系。从而促使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三大银行名列全球银行业三甲,把中国金融业推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潮头之上,也迫使中国的金融业穷极生变。
第七,当许多银行因呆账、负债累累而纷纷倒闭的时候,民不聊生,争端纷起,政府公务员的工资都将得不到按时的发放……,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使政府的多方面职能,无财咋办?革命领袖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历史典故,是值得人们反思与学习的。
治国之道,在公与平。凡政令措施,不能普及全民利益,则民心散矣;民心既散,政令不通,国必衰疲。世事本无十全,故利害权宜之处,所审尤慎。当今民主原理之真谛,亦以多数民意为依归,此古今政治不二之理也。国家如此,企业亦然。中华智慧古书《黄石公三略》说得好:“……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于外,民盗于内,是谓必溃。”
当然,目前我们中国政府银行储备充足,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但银行储备不等同于政府财政年年有赢余(相反,中国财政每年都是负债经营,财政每年都亏损一些),不等同于中国政府有充足的属于自己的现金储备。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信奉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多数都以借债来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西方国家财政大多数是负债累累。
正如平庸的人与平庸的企业,大都有一个坏习惯:喜欢维持现状,拒绝改变。其实这是一种深具欺骗和自我毁灭效果的坏习惯!现实世界以活生生的历史告诉人们,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正如人会生死一样,没有不变的事物,这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则。但因为人们内心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很多人抗拒改变,哪怕现状多么不令他满意,他都不敢向前跨出一步。看看那些本该事业有成,却一事无成的人,你就知道不同情他们是件很难的事。人人都厌恶失败,然而,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之路。这非常可怕,甚至是种灾难。因为这预示着人们可能要丧失原本可能有的机会。伟大统帅拿破仑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那是利益和恐惧。”
我们大家都清楚,在自己周围那些熟知的富人中间,那种只靠自己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挣钱发达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是因借钱而发财,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一块钱的买卖远远比不上一百块钱的买卖赚得多。借钱不是件坏事,它不会让你破产,只要你不把它看成像救生圈一样,只在危机的时候使用,而把它看成是一种有力的工具,你就可以用它来开创机会。否则,你就会掉入恐惧失败的泥潭,让恐惧束缚住你本可大展鸿图的双臂,而终无大成。人生就是不断抵押的过程,为前途我们抵押青春,为幸福我们抵押生命。因为如果你不敢逼近底线,你就输了。为成功我们抵押冒险不值得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5 19:50: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