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营销品牌] [原创]别拿“道德”的幌子来搅浑水----与马宇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35
回复
65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3 11:0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sgm 于 2012-7-16 22:41 编辑

声明:本文系笔者原创,首发于栖息谷,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贴,转载。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11:08:5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宇">马宇ersonName>先生的文章(见《别给民营企业家戴上道德枷锁》一文,《环球时报》320日,第1883期,第11版),如哽在喉,不吐不快。我始终不知道,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马ersonName>先生如何就能断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遭商务部否决的背后要因就有个“民营企业家道德”问题?也弄不明白,否决掉一个汇源收购案又如何能上纲上线到“产权交易不能顺利进行,则可能伤害我国的创业环境”的“高度”? fficeffice" />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ersonName>先生说这番的动机我不好背后瞎猜,或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马">许马ersonName>先生属象牙塔中的精英,少食人间烟火而已。不过,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我多年在不同性质企业的工作背景来看,还没有哪家企业的创始人包括世界知名企业,其立脚的初衷就是为了一个华丽的企业家道德而不是为了吃口饭,为了生存。道理很简单,就算企业家再伟大,他也要首先能养活自己和员工。他一定是先求“生存权”,再求“发展权”,最后才是社会责任。就算他达到了追求社会责任的阶段,恕我直言,无论其披着多么漂亮的道德外衣,其核心利益所在依然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因为,没有“谁能替这个企业和品牌所有者保证这个品牌一定能长盛不衰、代代相传并且保值增值”(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宇">马宇ersonName>先生语),只有“仓廪实”了,才会“知礼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否则,朱新礼也大可不必想“像猪一样卖”掉他“当孩子一样养”的汇源。这个道理,除了书呆子,只怕三岁小孩也懂,马宇先生想必不是不清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3 11:10:42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11: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过头来,我们当然不会相信,商务部仅仅就因一个“民营企业家道德”问题,就否决掉一个24亿美圆的汇源收购案。如果把网友反对这桩收购案归结为“给民营企业家戴上道德枷锁”,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马ersonName>先生恐怕也太低估国人的智商了。在这里,我愿意与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马ersonName>先生一起先回顾一下我国大豆生产、消费所面临的尴尬境地。我国是大豆的故乡,这个曾经出口大豆的农业大国,而今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在中国所有农产品中,依赖进口的大豆价格居然最与“国际接轨”,因为大连期货市场的眼睛直接盯着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而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又直接看大连期货。造成此种局面的个中原因就在于,世界几大粮商持续多年在敞开市场大门的中国收购和建立压榨厂,导致中国80%的大豆压榨能力均被跨国粮商所控制,国产大豆不仅一点点失去了生存空间,价格决定权也一步步被压缩。据中国食品产业网报道,08年广东的豆类企业不堪承受亏损之痛,纷纷停产限产。业界普遍认为,大豆企业当年遭受重创与国内不具备大豆价格话语权有很大关系,按照年度压榨量的比重来算,08年度我国进口大豆的压榨量已经占到90%以上,可以说价格完全由国外说了算。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大豆价格一旦出现波动,它影响到的不止是亿万农民和众多加工企业,更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退一万步讲,毕竟中国还有几亿农民,即便从稳定和发展的大局看,中国人也绝对不能失去种植和加工粮食的机会。 fficeffice" />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11:11:40 | 只看该作者

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ersonName>先生说“品牌兴衰很正常,转让也很正常”,这话没错。问题是,汇源事件的背后只怕远不是一个品牌名字的流动那么简单。“美国工业象征的IBM,其PC成了中国企业联想的子品牌”,可为什么05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圆收购美国优尼科就受阻?就算是经济危机严重的澳洲力拓矿业的今天,尽管如果中国铝业不能投资195亿美圆入股,力拓企业就要裁员2000人(即便中国铝业投资案成功,力拓的11名董事中,中方也不过仅占2名),可澳大利亚的反对声浪依旧不小。我想问问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宇">马宇ersonName>先生,澳洲人这里为什么不提“外资介入并购将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企业并购,促进行业整合,提升行业总体水平”?尽管事实可能真的如此。这是因为,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马ersonName>先生所举事例的前因后果完全不一样。IBMPC当时已然是IBM的鸡肋甚至包袱,卖掉它,不仅不会触击其核心利益和价值,相反,还可轻装上阵,赢得更好发展。而中国的汇源果汁要卖掉的可不是什么“猪尾巴”,而几乎是“猪身”“猪脑”一锅端。。fficeffice" />

根据网上资料,汇源果汁在目前国内纯果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可口可乐在中国软饮料市场的占有率已逾50%,若收购汇源成功,可口可乐就将彻底占领中国的软饮料市场,这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会伤及业内其他厂商。或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在马">许在马ersonName>先生眼里,饮料不是什么核心利益,甚至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也非其心目中的核心利益。可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马">马ersonName>先生大概忘记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年销售额04年时已达130亿人民币,08年在全世界的营业收入则是300多亿美圆,可口可乐当年所获利润就可以造一艘航空母舰。直观地看,可口可乐从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球人口袋里赚回家的可是大把大把能够改善民生、发展教育、提升科技的真金白银而非空洞的企业家道德。网上曾有这样一组参考数据,作为同样是在深圳的企业,06年,来自台湾的富士康的营业收入是1000亿元人民币,但是,当年它给深圳市纳税的贡献不足2000万;而作为民族企业的华为,当年营业收入528亿,但交纳的税收近50亿元——这就是区别!显然,美国财政部不会把他们从可口可乐获得的税收,拿出来补贴中国的教育、医疗、低保等;而从深层次的国家战略角度去看,美国可口可乐输出的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美国文化,一种无价的软实力,后者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11:14: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改革开放不过30年,至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不被一些国家所承认。与动辄百年历史、百亿美圆销售收入的发达国家知名品牌相比,中国的主要民族品牌才诞生不久,至多是刚刚起步。我们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了(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productid="马" w:st="on">马ersonName>先生是商务部官员,自己可以屈指数数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三的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在国际上能叫得响的民族品牌有几个);我们民族品牌的实力不是太强了,而是太弱太弱了。有位网友说的好,全球化不过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经济竞争的新形式,而品牌则是竞争的利器。没有自己的品牌,就只能一方面为别人做贴牌加工,赚一点血汗钱,另一方面,又要用高昂的价格去购买别人的名牌,这种双重盘剥的结果,就是自己永远被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永远也别想真正富起来。诚然,庭院不出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我们的民族品牌确实还要经风雨见世面,在“革命的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但这里也得有个前提,至少这个品牌“孩子”年已弱冠,有体力智力资本到外面去放手打拼。把一个尚处总角年岁甚至是襁褓中的婴儿直接丢进冬天的狂风暴雨里去“见世面”,难道不啻是亲手把孩子扼杀在摇篮里?试想,若连眼前 “有女初长成”的汇源都被彻底被“雨打风吹去”,那其它才发芽长枝的国内果汁业小弟小妹们岂非只有被连根拔掉的份,还谈何生存、壮大?更遑论什么企业家道德的高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条件地转让、出售民族企业和品牌包括其市场份额,让“产权交易”任意进行,才是“在侵蚀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基础和创业动力”,才会伤害我国的创业环境。 fficeffice" />

附:就汇源收购案结果相关议题,我看了人民网上ersonName productid="马宇" w:st="on">马宇ersonName>先生与网友的互动,也了解到因ersonName productid="马宇" w:st="on">马宇ersonName>先生在博客上公然支持可口可乐的收购而遭到不少网友的严厉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6 19:43:17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9-5-3 13:15:57 | 只看该作者

坚决支持楼主!

说的很入我心啊。有些人就是喜欢这样拿道德来搅,搅得大家不安宁了,他就有事情做了。

7
发表于 2009-5-3 13:25:14 | 只看该作者

任何脱离了现实的理论都是空谈,感觉不应该拿道德的东西太约束企业,本身企业的使命是创造社会价值,而不是老好人或者混日子的实体。

企业强大了,才有谈论社会责任的资格。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李勤学在2009-5-3 13:15:57的发言:

坚决支持楼主!

说的很入我心啊。有些人就是喜欢这样拿道德来搅,搅得大家不安宁了,他就有事情做了。

感谢支持!

9
发表于 2009-5-3 22:39:1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中国的名族品牌太少了

要保护好仅有的几个民族品牌啊!!!

10
发表于 2009-5-3 22:54:3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是人为的阻碍发展,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楼主的帖子很有见地,应该让更多的营销人看到。道德其实也没有错,错的是不分时间地点场合,总是用一顶得到的帽子乱扣,当然会影响一个领域的规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