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原创]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修订)

[复制链接] 58
回复
127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9-5-4 15:28:24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需要在喧闹的工作、生活之余经常总结反省。

每当我进行总结反省时都会有收获。

每日三省吾身,虽然做不到,但争取做到一省。

有时回头,发现很多好的习惯正在离我而去,深感汗颜。

一天到晚忙碌无为,更觉羞愧!

12
发表于 2009-5-4 16:42:18 | 只看该作者
知识、理念是可以借鉴的,楼主不必谦虚。
读罢此文,深受启发,谢谢!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11:2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net-chen在2009-5-4 16:42:18的发言:
知识、理念是可以借鉴的,楼主不必谦虚。
读罢此文,深受启发,谢谢!

 

  骄傲之心、纵欲之心,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一种深具欺骗与自我毁灭效果的精神毒品,需要坚决摒弃的。在中华智慧古书《易经》的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六爻皆佳,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学习的。

 

  《易经》能成为于中国古代群经之首,有其博大精深的一面,有其比较玄的一面。在此,飞猫向大家推荐一位易学大家——许伯源老师。许老师研究易经二十多年,功底深厚,飞猫与许老师自网上、网下相识多年,对他的易经之道深感敬服,也曾让飞猫一度感到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当然,最重要的是:尽信师,不如无师;尽信易,不如无易。迷信迷信,迷而信之才叫迷信;不迷而信,也是迷信吗?!希望大家将来在向许伯源老师讨教易经的时候,集中火力向他开炮,挑毛病,找问题,务必用事实与行动来验证。学习,学习,再学习;求证,求证,再求证。这样彼此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与信任。呵呵,飞猫给许伯源老师找点麻烦,让他眉头起皱才对得住《易经》群经之首的美誉。是真金,就不必怕火炼嘛。希望他能对飞猫所言见怪不怪,能挺住大家的火力,呵呵。

  …………

  思想与行动,好比正反的两面。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最可行的思想或者人,也没有什么用的。说得多,必然做得少嘛,纸上谈兵罢了,这是飞猫需要改进的地方。人生是一场伟大的战役,要取得胜利,我们必须行动,行动,永远行动。很多人都没有记取这个最大的教训,结果将自己沦为了平庸之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4 22:39:54编辑过]
14
发表于 2009-5-5 09:28:31 | 只看该作者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诚乃古人不欺今人的智慧大理也。---说得好!

现今,西方理论横流,还望楼主多些这样的文章...谢谢了

我想,楼主只从当官的角度解释这句话,不怎么全面(只为"统治者"服务?)...请您再从人才的角度作一解释,可以吗?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0:23: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偷着happy在2009-5-5 9:28:31的发言: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诚乃古人不欺今人的智慧大理也。---说得好!

现今,西方理论横流,还望楼主多些这样的文章...谢谢了

我想,楼主只从当官的角度解释这句话,不怎么全面(只为"统治者"服务?)...请您再从人才的角度作一解释,可以吗?

 

 

您的提问很好,飞猫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届时我们一起共同探讨。

16
发表于 2009-5-5 17:37:4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梦想……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9:32: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偷着happy在2009-5-5 9:28:31的发言:

 

我想,楼主只从当官的角度解释这句话,不怎么全面(只为"统治者"服务?)...请您再从人才的角度作一解释,可以吗?

 

 

  站在人才的角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选对池塘钓大鱼”,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作为人才,需要富于洞察力、远见性、多个解决方案的计划力与永远奋发向上、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的行动力,需要重点分析总结“事、人、己”三个方面发展路线的成与败、得与失:
  一、事:自身所处的时代特点、地域经济特点、行业特点、公司特点……等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硬环境。
  二、人:国家领导人、公司老板、上级、同事、老师、朋友的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观、历史文化……等软环境。
  三、己:此乃发展之路的根本和源泉。自身的精神文化、性格心态、习惯爱好、品质才能、资本人脉、智慧、行动力等。
  “事、人、己”三个方面的发展路线,如果偷着happy认为有理,我们就依此三个发展路线共同探讨下去。你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个人看法,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6 12:32:24编辑过]
18
发表于 2009-5-6 14:53:05 | 只看该作者

飞猫兄,你好!今天拜读你的文章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受益匪浅!真正的高手就是要向导师请教,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一国之君自然更必须要这么做。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这个王国的君主,要想把我们这个国家治理的更好,自然要用老师啊,谢谢!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2:55:5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wjd914在2009-5-6 14:53:05的发言:

飞猫兄,你好!今天拜读你的文章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受益匪浅!真正的高手就是要向导师请教,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一国之君自然更必须要这么做。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这个王国的君主,要想把我们这个国家治理的更好,自然要用老师啊,谢谢!

 

 

  wjd914兄客气了。不过,用老师三字欠妥,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值得且必须发自内心上、行动上的尊重与信任,难道我们自己十项全能、十全十美、无可替代?这一切,需要自己彻底无情的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足、不能,知进知止才是正确的、少犯错误的、有利于发展的。进步,从承认自身错误、不足、不能开始。

  优秀的领导人,不是想办法挖掘、克服他人的弱点,而总是以“他能干什么、爱干什么”为出发点,善于关注他人的优点与才干,并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他们没有挑选人们最脆弱的特质的习惯,总是在寻找人们最坚强、最自信的部分,并让人们的才干充分展现在工作的挑战与需求上。

  因为人不能像神仙那样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主宰万物的生死荣辱,人一生只能在一个或者几个领域里达到卓越。人无完人,特别是强人,总是缺点与优点同样鲜明;
  因为人不能永远不犯错误、不迷失方向,必须依靠“善用天下之智力”决策需要民主来纠偏纠错的领导科学;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类历史演变进化的现实见证。
  因为“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傲视他人与法纪,竭天下之财富以饱一己之私欲,只会成为历史与人民抛弃的“骄傲的公鸡”。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员工心者基业常青。

  弱势大赢家刘邦与强势大输家项羽的历史典故,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不要欺骗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正如韩信的评价:妇人之仁。用现代话来说,是小恩小惠)。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把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谁有功就忌妒人谁,谁有才能就怀疑谁,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在大营中决策定计,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信任重用他们,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自恃勇冠天下,虽有一位“亚父”范增却还不能重用信任之,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也由此可见,项羽的“用师者王”,实为叶公好龙,是假冒伪劣产品。^O^

 

  读书,要活泼泼地,如珠走盘中,无一定之理。读书,要下手从实做工夫,若只以口诵过,亦济甚事?读书,要将历史人物行过事迹体贴分晓,何人用此而胜,何人不用此而败,庶有益。读书,要知变。但知常而不知变,犹刻舟而求剑,何益于事?读书,要知周武王“用师”如何取胜,到项羽“用师”如何却败了。每事如此校量,方有得。……

 

  …………

 

  纵观历史,众多的成功者都有着“志不可满,欲不可纵”共有的行为特征;拥有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的残忍。可这些却是说之易,行之难。先贤们都做得不容易,更何况今天的一般人呢?要不然,一贯英明的毛主席就不会被捧上神坛,晚年犯下大错。
  唐太宗虽以虚心纳谏而著称,但是仍然常被魏征激怒。有一次唐太宗在后宫大骂魏征:“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他怎么回事。唐太宗说:“魏征每次上朝都会让我难堪”。
  长孙皇后听后一语不发,进内室穿戴好朝服,出来拜见唐太宗。唐太宗不解其意。长孙皇后说:“臣子敢于直言不讳,是因为君主是个开明的君主。陛下是个明君,我怎能不庆贺呢?”。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
  唐太宗不但没有宰掉魏征,还对他不断封赏。在魏征的示范作用下,朝里气氛浓厚,大家踊跃发言,群策群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飞猫的一管之见,请wjd914兄和大家多多指正。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7 8:50:57编辑过]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9:02:25 | 只看该作者

范  增

 

【简介】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范增投奔项梁,陈明利害,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以从民望。后追随项羽,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享“亚父”之尊。汉元年(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并削弱其权力,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他死后,刘邦以弱胜强,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生平】
  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又传安徽桐城练潭)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秦朝末年,刘邦先入函谷关,想据守关中称王,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相会,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在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作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杀之计,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奈掉,以绝后漶。在·举杯祝酒声申,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硖,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才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欲同意,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手下谋士陈平施离间计,令项羽以为范增勾结汉军,从而削其兵权,范增大怒而告老回乡,项羽同意了。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未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就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一命呜呼。“空余孤冢在湖濡"。
  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 (今安徽灵璧县南)。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后人有诗曰:“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

 

【范增论】
  【宋·苏轼】
  汉用陈平计,闲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闲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大意】
  (一)自“汉用陈平计”至“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说明范增应于项羽杀卿子冠军时离开。
  (二)自“陈涉之得民也”至“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说明楚之兴衰系于义帝之存亡。
  (三)自“吴尝论义帝”至“必自是始矣”
  说明羽杀义帝为疑增之始。
  (四)自“方羽杀卿子冠军”至“陋矣”
  说明增应于君臣之分未定(羽杀卿子冠军)时离羽。
  (五)自“虽然”至“增亦人杰也哉”
  说明增虽去羽而死,亦人杰也。
  主旨:说明范增去离项羽的时机不对(太迟)。(篇首(一)

 

【炎黄赋】
  范增《炎黄赋》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曩昔混沌未开之时,含哺而无釜甑,结绳不见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礼行赤县,情系苍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始终如一。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天下咸归,百姓安乐。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黻织;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载远古;是传是说,宜辅信史。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中华文化,有源以之开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纛。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