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提出问题,我们记录到客户管理系统中,然后及时反馈给相应的人员,推动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说,问题记录到客户管理系统就完了。或者干脆告诉客户,现在人力紧张,没办法做。我们不去主动地维护和客户的关系,这个客户不就死掉了么?尤其是有的小客户,你可能认为这个问题没什么,这些小客户就这一个产品线,这个问题解决,就可以出产品,公司就挣钱,没解决,公司就死掉,因为我们拖延几周,可能他们就另外找其他的公司合作。所以,我们要对客户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是工作做了就行了,而是要做对,做对还不够,还要做好!这才是现在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现在,我们都是职业打工者,所以要有这种职业打工者的必备素质和精神!
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也可以理解。有的时候是处于希望事情尽快解决的好意,所以我们做了不适当的回答。作为职业打工者,我们都有自己的权利边界,都有自己的上级。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而且,我希望这以后成为我们三部的工作流程。遇到问题不清楚的时候,请示你的直属主管,你的直属主管不清楚,他会请示我,我不清楚会请示陈博士,陈博士不清楚会请示周先生,周先生不清楚会请示集团老总。不要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而造成损失。”赵经理看了一下福来。福来和赵经理眼光对视了一下,福来立刻低下了头。勤请示、多汇报、少犯错误!毛主席那个年代留下来的,时代虽然发展了,但是这话的道理没变,真的很正确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客户尽快地完成产品,推动客户达到量产阶段。我们帮助客户成功的同时,达成自己的业绩,为公司创造利益。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是的,有的时候客户是有弄错的时候,是有让我们受委屈的时候。但是,我们因为受委屈就不工作了么?因为受到一点点挫折就不成长了么?
很多人,都能吃苦。项目紧张,加班,出差,有点敬业精神的人都能做到。但是,能受委屈的人太少了
以后,记住了,在开会的时候,手机关机,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调成静音或者振动。你在开会的时候手机随便响,能表示你尊重发言的人么?换做你发言,下面手机声音一片,你什么感受?还有,那个手机铃声。你愿意体现个性,在没人的地方,在你们家,你愿意怎么体现就怎么体现,我们管不着。你在外面,尤其是以后工作了,你的上司会怎么感受,你的客户是什么感受。因为一个铃声,客户不高兴,不跟你们公司合作,你好受么?做学生,怎么都好说,老师怎么都能忍受,社会不是这个样子呀
你遇到事情不会像在学校做学生那么顺利,就只管读好书就行了。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所以,要学会自己调整。自己学会释放压力。
没有哪个领导喜欢别人顶撞他,尤其是当众顶撞他。领导再有问题,做下级的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可以旁敲侧击地提些建议。顶撞和拒绝都要不得。
旅游 包括新人要多承担一些费用。当时有一点我没有弄明白,就是如果不参加旅游的人,别人旅游的那些日子要照常上班,还要交300块钱的赞助费。当然,现在我理解,旅游既是一种福利,也是一种团队行动,既然是团队行动,就应当有一定的约束力。
“白板战术”和总结报告的方法 咱们投票,每人可以选一至三个,最多三个,然后把每个的票数记录下来,最后按照票数排序。标记出前三个投票最多的选项,报给上面。如果上面对票数第一多的选项不认可,就用第二多的,如果第二多的也不认可,就用第三多的,三个里面总有一个能通过。
“喂!您好,我是新月科技公司家庭娱乐处工程师张午阳。”记得电话销售的书籍中说过,先要自报家门。余世维老师说,不要说自己的职务。好那就改为“您好!我是新月科技,家庭娱乐处张午阳。”对,微笑,先问好,然后自报家门。
当然,我也很庆幸自己提前准备了电话稿。
CRM软件就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剥洋葱”法 不要轻易地接受所想到的第一个答案,静下心,持之以恒地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将问题看做一个被层层包裹起来的洋葱,对问题“一层层地剥皮”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
书里说,演讲失败,其中90%是因为演讲者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准备就是这次客户演示的重中之重。 我将这种SDG方法简化,用来指导日常遇到的事情。
比如,一件事情,我会先画一个圆圈,作为目标,也就是一级圈;然后思考和它相关的事情,将这些相关的事情用圆圈圈起来作为二级圈,用线将这些二级圈和刚才的一级圈链接起来;如果这些二级圈完成,一级圈代表的任务就可以完成。如果二级圈没有办法实现,就分别围绕各个二级圈画三级圈……如此下去,直到最后一个级别的圈可以实现。
慢慢的,我发现使用这种方法,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最终找到答案。
多使用图表说话。有句话叫做“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而且,对于杂乱的数据或者大篇幅的数据表格,人更容易接受对照图、曲线图、趋势图或者饼图传递的直观形象信息。有很多时候,尤其是我们的右脑,可以很快记住一张具有丰富信息的画面。
我发现,讲解过程中我使用了很多“零碎”的词语。比如很多的“呃,嗯,下面……”这些词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它们的出现却让讲解过程显得支离破碎,而且显得讲解人员对讲解内容不熟悉,影响观众对讲解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问题可能不发生,但是我们要尽量想到,并且想到对策。
虽然不在公司,脑子里也要有根弦,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东西,就可以帮助你在工作上有帮助。要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
“好,两份报告,我会周三上班前发送给您。”给客户一个确定的时间,他们会更安心。
很多时候,我们得不到答案,是因为我们自身太懒惰。我们遇到问题没有思考,而希望有人能给我们一个快捷的答案。如果我们没有得到答案,就抱怨看问题的人高傲,目中无人,其实要好好检讨的是我们自己。
我觉得,多看看行业新闻,多看看行业人士的博客,加入几个专业性的论坛。在论坛上,守礼貌,多看看帖子。对别人的付出给予肯定和感谢。到他们的博客上多点击,多留言。别太急功近利。
给我自己打出一些富余量。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因为,如果把时间计算得太满,往往会不够用,就好像古语说的“期乎上者取其中,期乎中者取其下”。
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无论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时间表是你自己排的。排之前应当想到各种潜在的威胁因素。问题可能不发生,但是不能不去想。时间表提交了,就是一份承诺,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任。
要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
“你现在工作性质还比较单一,打扰还少一些。我的白天时间经常被打断。工作中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应付的,工作不仅仅是写写代码那么简单!”
“所以,排时程的时候,尽量多考虑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排出缓冲时间。如果我们算着时间正好,肯定不够用。”
“如果我们算着时间正好,肯定不够用。”赵经理这话就是古人说的“谋其上者取其中,谋其中者取其下”吧!
“长时间加班不是办法。加班只会让工作兴奋性降低,让工作效率下降。如果真遇到问题,我们可以用缓冲时间来调整,来弥补这些问题。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可以用这些缓冲时间来做得更好,或者来总结。连续加班不仅仅使身体疲劳,慢慢也会对工作丧失热情。”
从那次以后,我就开始在工作的时候为自己设定缓冲区。原来我以为这叫做偷奸耍滑,其实,这恰恰是保证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8 9:14: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