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些感想,不发表具体评论。
所谓历史,就是先民经历的现实生活,今日看待先民生活状况必须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而非时代的眼光。
注重从技术上分析朝代兴衰的原因,而不是妄自以道德的名义来看待。道德并不能解释历史兴衰的根本原因。道德本身就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掺杂了太多的情感因素与现实因素,而技术的眼光则稍显更加中立,更为科学。但两者都存在着缺陷,应以一种更科学的眼光来对待。研究历史应该以科学主义来代替历史中的的原则说教,只有这样才可能稍微看清一下历史的真相。
1、道德不可替代法律
中国自古及今都有一种以道德代替法律制度之倾向,然则道德终不可弥补法律制度之缺陷。道德似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而法律制度则一目了然,一为一,二为二。道德背后所隐藏的诸多事实往往以道德的名义进行掩盖,以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制度明显的失策,只有健全的制度方可以维持国家的经久不衰。
2、一味要求政治体制内的均衡,可能对政治体制并无裨益
过分的要求均衡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极端,那就是一味的妥协,而妥协的最大的害处则在于以表面的政治体制的平静掩盖了其中的潜在的风暴。
3、眼光宜长远不宜浅短,措施宜稳健不宜激进
自古及今大凡激进的改革终究失败。眼光的长远可以看清发展之动向,然动向只是一种趋势而非实地之事实。若只顾长远而忘实地之事实,抑或只顾本地之事实而忽视长远之打算,均不算成功的改革,此种改革必陷于一种失败的境地。宋代王安石变法,眼光固然长远,其中商业政策亦即符合今日普遍施行之政策,但与彼时并不符合,其政策的失败亦在情理之中矣。
4、组织的构建势必以经济体制的合理为基础
倘一组织构建其本身缺乏合理的经济体制的依托,其必不长远。合理合法的经济体制是组织最为宝贵的财富。经济体制的缺陷终有可能导致朝代的灭亡。中国自古及今朝代的更替与其中朝代末年经济体制的混乱有密切的关系。经济体制丧失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于是一个朝代的末路。
5、政治体制内的组织成分务必合理
务必重视政治体制中的组织问题,中国自古及今,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缺乏必要的紧密联系。亦即中层社会力量之薄弱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今仍未解决。这也就造成了若上层社会一旦对外来势力的武力所胁迫失去抵抗的意志,全社会即陷入一种一盘散沙的状况。也就是全社会陷入一种怪状,缺乏必要的领导力量,下层社会也就成为所谓的“乌合之众”。
6、贤者的意见不一定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
贤者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意见。中国自古及今普遍实行的是精英政治,有一种认为贤者的意见就是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倾向。以贤者的“质”来代替大多数人的“量”,以为这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却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其中存在着质与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