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原子929 - 

[读书评论] [公告](名单公布)3•15数据也打假——晒晒身边的数据猫腻,免费获赠经典财

[复制链接] 52
回复
59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9-3-12 12:56:11 | 只看该作者

嘿嘿 

GDP 还有每年国家审计所统计的数据

听朋友说,他们每年到审计的时候只是看政策,需要什么数据就写什么数据,净糊弄

12
发表于 2009-3-12 13:08:4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中……

在投资领域,凡属于不合常理的投资回报或者金融杠杆,我们务必要小心谨慎,一定要做好事前的充分调查与确定,才能展开行动。毕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几个平均年回报25%的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鳄索罗斯。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自然之造化,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坠彼术中矣。

13
发表于 2009-3-12 18:24:0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原子929在2009-3-12 8:52:27的发言:

更正:和统计陷阱有些关联,是不同的译本[em01]


谢谢。难怪,我看到名字与译者都一样。这本《统计陷阱》可是出了好久好久的,市面上基本没卖了的。
14
发表于 2009-3-12 18:46:23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做決策,不再像以往憑頭腦靈光,一拍腦袋,就決定了,現在希望做一個希望准確率高的的決策,需要真實的,理性的歷史數字統計分析,如果你收集的到資料是真實的,你的決策才可能是真實的,如果你收集的資料本身就含有很大的水份,那據此做出的決策,肯定也正確不到哪裡去。
目前對於級公布的數據,做為據此做決策的人,我想他應該是想需要把這些數據擠去多少的水份.
數字的真相永遠是存在現實當中,借用一句歌詞,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zdq
15
发表于 2009-3-12 23:38:39 | 只看该作者

某日陪同一村支书吃饭,说起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5300元,实际上如果达到3300元就可以算是小康了(意即连3300元也不到,水分之大令人咋舌)。我说为什么不如实报呢,他说那个不可以,每年乡镇要下指标的,可以多报,不能少报。

16
发表于 2009-3-13 10:02:04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看新闻联播,里面说一个女村支书借款18万,为村里修水渠。后面又说这个村支书家中并不富裕,年薪才5万。我就纳闷了,多少钱才算富裕?

在我们厂,好多人的月工资才800元,跟他比,不是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

我们的政府总再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不知道他先进在何出?为何还有那么月工资才800元的人群。

美国的政党不先进,不知道他们的工厂里有没有月工资才123美圆(根据汇率1:6.5换算过来的)的工人。

eMe
17
发表于 2009-3-13 11:15:12 | 只看该作者

科学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实中其质量存在的问题种种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作为工作在这个领域的一员,具体实例已经很多,如前几天浙江大学的院士论文剽窃事件,不可否认的是数据造假的一个典型实例。为说明问题摘贴别人的一些文字如下。

篡改或编造实验数据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科技日报》最近也有采访研究生的报道说,类似的科研造假现象比较普遍,以至于被调查的博士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此持宽容态度,这就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思和忧虑。

早在2008422日《中国青年报》有报道说,“我国高校理工科实验数据编造篡改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较严重。”

在这篇题为“理工科高校的‘黄禹锡现象’”的报道中,援引南京某高校一位孙姓研究生的实话实说:“论文中的几个数据确实还是对不上结论,应该重新做一下实验,可是,这段时间太忙啦,来不及重做,我想还是自己改改吧。”

这位研究生有位校友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他所在班举例说,80多人中从没有改过数据的就十几人而已。

浙江大学一位本科生在一篇反思实验数据造假的文章中表示,其在校园网上以“实验”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帖子有五六页,其中不少是“求”实验数据的帖子,有的甚至直接“求”优秀实验报告。这种说法同时得到天津高校一位研究生的认同。

早先听说过有枪手带考的,有向主考老师施小恩小惠期望获得一个好分数的,也有托人找关系请老师手下留情的,还有文科论文抄袭买卖的。这些还好,总不至于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这回可就不同了,理工科研究的大都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课题,如果把研究成果建立在实验数据不准确的基础上,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是人都想得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11:24:24编辑过]
18
发表于 2009-3-13 13:07:16 | 只看该作者
在国内还有什么不能忽悠的 ??
19
发表于 2009-3-13 19:56:4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在等待在2009-3-11 15:41:33的发言:

我先来抛砖引玉一则:

 “举例来看,一对年轻夫妇成家立业,刚有了孩子,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开始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进行长期规划。

  如果每月拿出300元做基金定投,假设以平均年收益率15%计算,一直坚持投资30年,这期间将总共投入10.8万元,但最后可积累168万多元。”

这是从国内某著名网站上摘录的软广告,

关键的几个数据:  每月300元  30年  年化均收益15%  10.8万 168万

我们抛开复杂的数学计算不论,在股市上平均年收益15%的数据让人匪夷所思~~~

07、08年将一辈子辛苦攒下的钱投入到股市、投入到基金而纷纷套牢的普通中国百姓,到现在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更加自省的心态对这种所谓的理财产品质疑。尽管我们对中国大势充满信心,对中国股市充满希望,但在选择个人理财产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

3.15我们需要对商品打假,在股市上、在个人投资理财产品上,我们同样需要!

个人觉得楼主是曲解文章的意思了,股市年平均收益为15%是指的30年的时间内,按照15%的复利利率来计算的,而在30年中除去经济周期的因素,收益率平均15%是有可能的。

20
发表于 2009-3-13 19:58:4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数据造假的感觉最直观的就是全国各地的房价,行业有行业的、研究机构有研究机构的,数据不统一大家都看花眼了。还有记得曾经有个社科院的机构统计了一个全国多少水平算白领的东东,也是个害人的东西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