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王甲佳《2009:“和谐生产方式”元年》

[复制链接] 0
回复
67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12 13: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甲佳《2009:“和谐生产方式”元年》

2009的当口,许多感慨不说,任务也是相当具体的,甚至已经铁定是非常艰巨的。但是伴随而来的憧憬和希冀,也一样是具体、充满生机的——即便在这个年尾的冬天里。

2008年的事情,事实上是多年前去早已埋下了伏笔,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东南亚金融风暴。这点,我们翻开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就可以看出。学者的智慧与老百姓的直觉许多时候是相左的,但是在2007~2008年的反常经济热中,不劳而获成为现实,出租车司机宁愿守在证券公司的大屏幕前,也不愿意去拉活。问题到了这个程度,就有点膏肓的意思了。

面对经济危机这一劫难,许多组织难以幸免。人们常说“危机危机,危险的时候就有机会”,但危机真实来临的时候,又有几个能够从容地去把握机会,缔造逆势之奇迹?倘若我们能够比较本份地检视自己,或许能够在目前勉强冬眠的时候,为未来奔腾于经济的春天保留相当的元气。比如企业,是不是进一步做减法甚至是除法,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的复杂程度,为更精致的细分市场服务?在保护现金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事业的精英?在非物化投入方面,是否应该聚焦力量为未来转型做周密准备?这些都很重要。当然,它们已经成为笔者在企业的重要选择。

展望2009,笔者并没有那么多悲观的情绪。其实,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比如,笔者将在2009年专注于“聚集资源,探索中国特色的崭新生产方式”的课题研究。

这其实是我的导师张西振先生,即“和谐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多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个生产方式讲究在更大的商业生态范围里面的产销平衡,供应网与供应网之间的平衡。反思经济危机的本源,是因为社会购买力在全球范围内两极分化所引起的。两极分化的本质,是资源与能力被交易所变相垄断,和谐生产方式就是要打破这个垄断,其核心是通过构建网络联结型企业而进行。

采用这样生产方式的企业,它们的管理系统大约通过这样的结构来实现:

表:网络联结生产系统的设计思路列表

基础层

虚拟产品 标识系统的能力,联结客户与能力单元的中介转换器
能力单元 系统的能力构件,履行订单流程各环节的人机料统一体
客 户 需求发生的主体与虚拟产品相匹配的结构化需求

过程层

订单管理 能力预定的平台,驱动一个订单“项目”运行
关系计划 联结可用能力单元的“项目”计划(搭建虚拟工厂)
制 造 各能力单元执行计划与实时回馈、支持元素请求
物流配送 网状运输管理
结 算 “两面市场”结算平台

分析层
报 表 提取数据,服务于各利益相关方不同主体

资料来源:张西振《设计一个“分离与调用”的网络联结支持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激动的事业,2009年,笔者准备在张西振导师的指导下,展开实际的实践工作。而这个实践,又是与2009年的工作任务联系在一起的。

2005年下半年,笔者所在公司立足业务转型,决心从包装制造向包装服务转移,迫切需要能够快速进行开发的平台软件,以构造自己能控制的供应链管理平台。2006年就引进了一个平台软件,开始构建内部供应链(ISCM)系统,当年,就有报价管理等模块、协同办公开发应用并上线,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就有主体业务模块,如材料仓储,采购决策与管理等投入使用,截止2008年10月,完全符合转型需要的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已经全部上线。该系统大小共15个模块,包括基础部分的能力单元、工艺活动、工序组合、产品管理、时间链节拍管理,业务过程部分的销售订单、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现场作业任务与交付管理、产品出入库、运输计划与调度、财务结算、成本核算、供应商协同、客户协同等。涵盖一个传统单体加工制造业的几乎全部管理应用。

一个企业处于转型期,既要稳定老业务的运营秩序,又要为新业务进行周密设计,这个过程相当艰辛。没有一个强大的开发平台做迅速实现,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个快速实现还不是快速应用这么简单,要将东经人对业务理解的智慧落到系统中,就要通过原型模式快速让用户看到,再模拟实际的业务环境进行测试,做到了开发工作的并行。由于是全新业务模式的内部试验,项目时间跨度很长,但是实际的技术开发时间却不足12个月,大部分时间是为了研究业务逻辑。

应该说,这个业务逻辑是非常创新价值的,我们着眼于温州的市场经济草根业态,进行了独特的研究。这个经验的有效性将会被继承到外部供应链的项目上。包含人力资源、财务、集团管控、CPS业务、能力单元支持等19个模块,在第一期的基础上,项目周期确定在12个月以内,也就是在2009年底全部上线。

如果是内部供应链实现了物化劳动的和谐价值,那么2009年的项目,则要实现知识类劳动的和谐价值。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好在现在已经找到了初步的业务逻辑。

这就是我的2009年的展望,这个展望其实就是非常具体的工作安排。这些工作是组织所真正需要的,或许不仅能够解决所在企业的问题,还能通过这些实践对其他组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尤其是和谐生产方式的深度实践(也就是在知识领域的实践),或许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

冬天来了,落后的生产力必将被边缘化或者被淘汰,和谐生产方式将有可能使这些生产力具有一个有一个温和的积极的演化机会。这或许是我们这个冬天,最需要的“火盆”。

(本文原载《软件工程师》杂志2009年01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 14:00:39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