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谁赚走了你的薪水:让经济学帮你加薪

[复制链接] 2
回复
9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2-18 11: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rar :[upload=rar]down10_1013.asp?ID=117598[/upload]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让经济学帮你加薪 
作  者: (英)哈福德 著;吕敬娇 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字  数: 218000
版  次: 第一版
页  数: 221
印刷时间: 2008/11/01
开  本: 16开
定价:¥36.00 当当价:¥21.50 折扣:60折 节省:¥14.50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王则柯倾情作序
  两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托马斯•谢林隆重推荐!
  《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芬•莱维特倾力推荐!
  席卷欧、美、韩,荣登亚马逊商业畅销书排行榜!
  英国商业畅销书榜榜首《卧底经济学》作者最新力作!
  老板是笨蛋,无所事事却拿高薪,办公室里到底有什么逻辑,经济学家帮你看透薪水的秘密!
  曼哈顿的待嫁女总比光棍男多,可是她们却不肯去阿拉斯加。这与什么有关?
  生活需要忍耐,比赛需要天赋,爱情需要信任,这些都是经济学!

内容简介
老板是笨蛋,无所事事却拿高薪,经济学家帮你看透薪水的秘密!
曼哈顿的待嫁女总比光棍男多,可是她们却不肯去男人成堆的阿拉斯加,这里有什么奇怪的逻辑?
本书作者哈福德是英国《金融时报》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被誉为“当前最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本书将把经济学的力量带进生活,让经济学家帮你加薪!它将彻底改变你看薪水的态度,是1本10到80岁都能开心看得懂的经济学!
世界是个不公平的地方,对吗?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对吗?老板收入高得那么离谱,他付出的辛苦那么少,而你像耕牛一样辛勤地工作却只得一点点的报酬,这有道理可讲吗?为什么你的爱情那么不圆满,打牌老输钱?为什么你只能望着房价飚升叹为观止?望着物价上涨望洋兴叹?这个世界,30秒的广告播了25秒还不知道卖的是什么、大城市的女人嫁出去越来越难、雇主招聘总戴有色眼镜、离婚还存在最佳比率……一切看起来太混乱!
本书偏偏告诉你: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如果你愤怒,那就让怒火燃烧吧,哈福德热爱这愤怒。他从未说过世界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仅仅是符合逻辑的。或许只有在阴谋家和像哈福德这样的经济学家眼中,世界才是讲得通的!
这是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不仅有趣而且十分刺激。

作者简介
蒂姆•哈福德,著名卧底经济学家,曾著有《卧底经济学》一书,广受中国读者欢迎。《金融时报》“亲爱的经济学家”的专栏作家。在这个专栏中,他用最新的经济理论,为好奇心十足的读者提供轻松诙谐、深入浅出的答案。他同时还在世界银行工作,担任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主笔。之前,哈福德不但做过《金融时报》的经济学社评作家,牛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现居伦敦。

目录
推荐序1/梁小民
推荐序2/王则柯
自序
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
 办公室的生活为何令人沮丧?
 《魔鬼经济学》的稿酬问题
 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
 经济学家为你加薪
 一家黑店的经济学
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
 居住地的选址与棋盘模型
 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
 快乐经济学
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
 高消费的纽约为什么吸引你?
 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
 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
 “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
 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
 哪类城市容易衰落?
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
 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
 赢家的诅咒
 发射原子弹的逻辑
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
 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
 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
 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
 最佳离婚率
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
 关于“性”的理性选择
 小老鼠的预算
 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
 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
 经济人的末日
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
 招聘实验
 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
 职场中的两种歧视
 奥巴马效应
第8章 理性革命
 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
 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
 革命与绑匪困境
 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
第9章 逻辑100万年
 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
 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
 疟疾改写历史
 理性创造奇迹
致谢

媒体评论
这是关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处的精彩讨论。他解释了日常生活中或有趣或严肃的不同侧面。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加里•贝克尔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哈福德在2006年出版的《卧底经济学》,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运用经济学理性选择的基础理论,使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其实重要而且令我们困惑不已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变得一览无余。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也会享受阅读的乐趣——发现那些作者已经知道但我们还不清楚的东西。我就是这样的。——托马斯•谢林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非读不可,把经济学的力量带进生活!——《魔鬼经济学》作品史蒂芬•莱维特重磅推荐
想知道为什么老板能拿高薪?“老板的收入越是高得离谱,他为赚这笔钱付出的辛苦越少,员工受到的激励就越大。员工的目标就是坐到老板的位子上,因为只有这时,员工才能拥有老板所拥有的东西。”哈福德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埃德•拉齐尔的一句话:“副总裁的薪水是副总本人工作的动力,但更是那些副总助理们工作的动力。”原来如此!“经济学家甚至不给老板的高薪找借口。”——《今日美国》
如何做到爱情圆满、打牌赢钱?好赌成性、房价飙升,看上去多么不可思议!但哈福德告诉我们,您要瞧仔细了,在这两种现象背后,一定各自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内容丰富是这本书的众多看点之一。书中谈及的课题有令人悚然的“理性种族主义”,也有冷酷的离婚率量化分析。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不妨翻翻哈福德的新书。——《经济学人》
我们的世界里,30秒的广告播了25秒,还搞不懂到底卖的什么;报纸长篇累牍地报道政要的个人性格修养,就是不说他支持什么政策——我们也许因此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性,但是,现在有一本书偏偏要说:人是非常非常理性的。读一读吧,一定令您耳目一新。——《金融时报》
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只有在阴谋理论家和部分经济学家眼中,这个世界才是完全讲得通、道得明的。而《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卧底经济学家》的作者蒂姆•哈福德便是这样的一位经济学家。怒火,燃烧吧!但哈福德热爱这愤怒。他从未说过世界是公平的、是正义的。世界仅仅是符合逻辑的。——《纽约时报》
为何曼哈顿的待嫁女比光棍男多?因为想嫁有钱人的女人都聚集在男人有钱的地方。接着她们就开始抱怨好男人太少。“曼哈顿的女人们可能不停地抱怨纽约市里缺少适于结婚的男子,但她们已理性地选择不迁居去阿拉斯加。”——《纽约邮报》
哈福德指出,虽然社会中理性行为无处不在,却未必总能对社会有益。“统计歧视”便是一例:雇主在招聘员工时,参考某名求职者所属种族的平均工作表现来决定是否录用该求职者。雇主这种顽固的做法可能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人员录用不够公正。……本书可比《魔鬼经济学》,有魅力,开眼界。——彭博社评论


书摘插图
推荐序1 人仍然是理性的 梁小民

“人是理性的”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曾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管理科学家西蒙用“有限理性说”驳斥了理性说。行为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证明人往往是无理性的。他们的理论都有完善的模型、合乎逻辑的理论和大量实验,而且这两位经济学家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这种结论成立,那么,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分析,甚至整个经济学体系就难以存在了。
在经济学这个假设受到挑战时,曾以写《卧底经济学》出名的蒂姆•哈福德出现了。他通过对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分析证明了人仍然是理性的。他指出,“‘理性人’假设引导我们通向一些关于世界运行原理的清晰可靠的理论”。当然,问题还不在于理性人假设有用,关键是人也许并不能永远、一致地理性,但“人们在很多时候是足够理性的”。因此,“经济学家们对人类理性的信仰往往是正确的”。
人们对理性人的误解 一是由于人并不是永远、一贯地理性,所以,有限理性论、行为经济学家的许多理论作为对理性人假设的补充和深化还是有意义的。二是人们误解了理性人假设的含义。哈福德重点解释了后一个问题,他强调,“我并不认为人是完全自私的,或者一心只想钱。人有各种各样朴素的感情作动机……这些动机与金钱无关,也不全是自私的”。这就是说,理性人不等于自私的人,最大化也不是金钱的最大化。而且人也不是“无时无刻不在有意识地计算着”。人的计算往往是无意识的,甚至是一种动物的本能。此外人也不是“无所不知,或者拥有完美的自控制力”。人有一些不理性的奇行、怪癖也属于正常。
人的理性是指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正常情况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理性原则行事。用哈福德的话说就是“理性的人会对刺激作出反应,当做某事的成本增加时,人们便趋向于少做这件事;当做某件事的难度降低,开销减少或利益增加时,人们便趋向于多做这件事。人们在权衡各种选择时,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约束性因素:即自己的全部预算,而不仅仅是某一项特定选择的成本收益比,人们还会考虑现在所做的选择对将来的影响。”
哈福德的特长不是给我们用模型或系统的理论来证明他的观点,而是从现实中随手拈来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用对这些现象的分析使我们心服口服。他分析的现象包括性、犯罪、赌博、上瘾行为、婚姻、种族主义、贫民窟和政治等各个方面,这些现象美国人都经常见到或听到。我们中国读者也许对有些现象并不熟悉,但看完他诙谐幽默,处处闪现出智慧火花的分析也会叹为观止。
他的这些事例包括:
为什么高管的工资特别高?
为什么男人有钱的地方,女人多,而且女人宁可住在纽约找不到适宜结婚的男人,而不去男人多的阿拉斯加?
根据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贝维尔医疗中心的调查,从1994年到2004年,12~24岁青少年有口交性行为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这是不是表明青少年堕落了?
为什么尼古丁贴片和口香糖本来是鼓励戒烟的,却使青少年吸烟者增加?
为什么妓女知道用安全套可以保证自己不被传染艾滋病,却不用?
黑人犯罪仅仅是由于“黑人文化”吗?
美国总统大选时,参加投票的人往往不多。为什么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投票?
……
这里,我不给出答案,你看完这本书以后,不仅对这些问题有了足以说服自己的答案,而且,你从获得答案中获得了乐趣,增加了对经济学的理解。
翻开第一页耐心读下去吧。你会读得津津有味,可是不要忘记工作、学习和其他更重要的事啊!

推荐序2 经济学前沿的轻松阅读 王则柯

最近十个工作日我在办公室的时间,主要用来阅读蒂姆•哈福德的新作。这固然是受人之托,可是也要我能够读得下去。现在我必须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以后我还要拿出来再读。这里,我想只就三点做一些介绍,那就是理性选择理论、非数理博弈论,和英国的光荣革命。
我曾经就另一位通俗经济学作家史蒂文•兰兹伯格的风格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大众写作如何赢得市场》,首先揭示的一点,就是他们知道涉性题材对读者很有吸引力,并且自觉地把它作为争取图书市场成功的一种策略。哈福德这本书也不忌俗套,谈到人类性行为统计,我们只好奉陪。不过,有些字眼我们实在说不出口,恕我变通文字。
哈福德从当今美国青少年非传统性行为成风这一“惊人的新闻”开始。在许多人看来,非传统性行为应该是非理性行为,哈福德却说理性得很:艾滋病使得传统性行为的成本上升,于是讲究性享受的美国青少年,就转向艾滋病危险性比较小的非传统性行为。在哈福德看来,这就像“可口可乐的价格上涨,理性的消费者就去购买百事可乐”一样理性。
哈福德认为,这种“理性选择理论不但有用,而且有趣。适用于包括性、犯罪、种族主义与办公室政治在内的新经济学,挑战传统智慧,令人耳目一新”。事情很简单:理性的人对激励作出反应。当做某件事的成本增加时,人们便趋向于少做这件事;当做某件事的难度降低,开销减少,或利益增加时,人们便趋向于多做。当然,成本与收益并非只与金钱挂钩,还包括你的时间、精力、智慧、付出的关心和虚荣心的满足等等。性行为的成本,则还包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与意外怀孕的风险。
人们的行为基于成本与收益的复杂计算,不过这种计算通常是下意识的,就像别人传过来一个球,我们去接,我们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大脑正在列方程、解方程,以确定球可能落下的位置和需要多大力气去踢,但我们的大脑却在潜意识状态下把问题解决了。潜藏于“不理性”的表面之下,还是人的理性。
记得几年前北京一位著名学者来我们学院讲演,自称有几年时间一门心思要攻下经济学诺贝尔奖。关于理性行为,他举例说一些女孩子看到别人穿超短裙,自己也跟着穿,看到别人穿背心装,自己也跟着穿,完全是“非理性行为”。其实,她们追求的就是要显得新潮,所以赶时髦穿超短裙穿背心装,她们心理上的收益大得很。怎么不是理性行为?看来,在理性选择方面,这位洋博士应该拜哈福德为师,虽然他只在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大家知道,棋牌游戏对于蕴育博弈论功不可没,博弈论创始人冯•诺依曼和博弈论大师纳什都曾经痴迷其中。绝大多数博弈论经济学家,都大量运用数学推导,托马斯•谢林却是一个异类,“他以妙趣横生的散文取代了方程式”,显示“更加大众化的智慧”。本书会给我们讲解,“非数理博弈论大师”谢林怎样用玩五子棋那样的方法,揭示族群的聚合和分离。不过,谢林教授最大的贡献,则是带领人类避免了核毁灭的可能。
因为协助研制计算机与原子弹,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冯•诺依曼的光辉甚至超过了同时在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在美苏核对峙这个问题上,冯•诺依曼曾强烈要求采取进攻策略,这不仅因为苏联占领了他的祖国匈牙利,而且他的“数理”分析也告诉他这么做。但是“非数理”博弈论大师谢林反对使用核武器。他提出,在世界各国拥有的核武器能够毁灭地球许多次的情况下,就像一个人不可能“轻微”怀孕一样,也不存在只有一方有限度地使用核武器这样的事。这一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请他做安全顾问和科学顾问。谢林真的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他在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事情就是阻止了核毁灭的发生。——六十年来,人类都不曾在愤怒中引爆核武器。”
政治制度非常重要。为什么三百年前英国兴起了发明热,而法国与我们中国却没有?
1688年,荷兰执政者被邀请出兵侵略英格兰并夺取王位,英国完成了光荣革命。特别富有的人不必再担心被政府任意剥夺,企业家也不会再因政府垄断而收到不准营业的禁令。亚当•斯密认为人类天性就有交换和贸易的倾向。事实上“交换正是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种品质,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一只狗与另一只狗商量交换过一块骨头”。交易创造财富,新的贸易机会令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商人们有着强烈的欲望去创造法律和政治制度,这样就创造出了经济增长所需的各种动力和激励。
哈福德告诉我们,太平洋诸岛的田野调查说明,富裕地方不是因为出得起钱去建立各种好制度,而后才拥有现在的好制度,而是好制度在先,经济增长在后。我们现在痛感政治制度改革滞后在拖我们的后腿,同样印证这个道理。
本书还谈到谈判策略,谈到上瘾性行为,谈到好姓名带来的好运气,谈到产业构成和居民成分决定一个城市兴旺还是衰落。实验经济学如日中天,哈福德却对其中一些实验提出很有说服力的批评。读了哈福德这本书你还会知道,经济学理性解释的世界并不缺少爱、恨或任何其他情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发表于 2008-12-19 11:53: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哦。
板凳
发表于 2008-12-19 12:09:23 |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主的分享还有细心贴出的目录介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