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项目管理] [转帖]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复制链接] 2
回复
12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2-5 17:0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绘图规则 
  
  在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由于网络图是有向、有序网状图形,所以其必须严格按照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这同时也是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使用所必需的。例如,已知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3—1所示,若绘出网络图3—4(a)则是错误的,因为工作A不是工作D的紧前工作。此时,可用虚箭线将工作A和工作D的联系 断开,如图3—4(b)所示。  

   
 (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如果出现循环回路,会造成逻辑关系混乱,使工作无法按顺序进行。当然,此时节点编号也发生错误。 
  
  (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以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若遵循该规则绘制网络图,就不会出现循环回路。 
  
  (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因为工作进行的方向不明确,因而不能达到网络图有向的要求。 
 
   (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图3—7即为错误的画法。 

  
 (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图3—8即为错误的画法。
    

 但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箭线引出(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条箭线引入(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用母线法绘图。即:将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垂直线段从起点节点引出,或将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垂直线段引入终点节点,如图3—9所示。对于特殊线型的箭线,如粗箭线、双箭线、虚箭线、彩色箭线等,可在从母线上引出的支线上标出。
    

  
  (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如图3—10所示。
    

  
  (8)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 
    
 ()绘图方法 
   
 当已知每一项工作的紧前工作时,可按下述步骤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1.绘制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箭线,使它们具有相同的开始节点,以保证网络图只有一个起点节点。 
  
  2.依次绘制其他工作箭线。这些工作箭线的绘制条件是其所有紧前工作箭线都已经绘制出来。在绘制这些工作箭线时,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1)当所要绘制的工作只有一项紧前工作时,则将该工作箭线直接画在其紧前工作箭线之后即可。 
  
  (2)当所要绘制的工作有多项紧前工作时,应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予以考虑: 
  
  ①对于所要绘制的工作(本工作)而言,如果在其紧前工作之中存在一项只作为本工作紧前工作的工作(即在紧前工作栏目中,该紧前工作只出现一次),则应将本工作箭线直接画在该紧前工作箭线之后,然后用虚箭线将其他紧前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与本工作箭线的箭尾节点分别相连,以表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对于所要绘制的工作(本工作)而言,如果在其紧前工作之中存在多项只作为本工作紧前工作的工作,应先将这些紧前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合并,再从合并后的节点开始,画出本工作箭线,最后用虚箭线将其他紧前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与本工作箭线的箭尾节点分别相连,以表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③对于所要绘制的工作(本工作)而言,如果不存在情况和情况时,应判断本工作的所有紧前工作是否都同时作为其他工作的紧前工作(即在紧前工作栏目中,这几项紧前工作是否均同时出现若干次)。如果上述条件成立,应先将这些紧前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合并后,再从合并后的节点开始画出本工作箭线。 
  
  ④对于所要绘制的工作(本工作)而言,如果既不存在情况和情况,也不存在情况时,则应将本工作箭线单独画在其紧前工作箭线之后的中部,然后用虚箭线将其各紧前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与本工作箭线的箭尾节点分别相连,以表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7:04:46 | 只看该作者

 3.当各项工作箭线都绘制出来之后,应合并那些没有紧后工作之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以保证网络图只有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除外) 
   
 4.当确认所绘制的网络图正确后,即可进行节点编号。网络图的节点编号在满足前述要求的前提下,既可采用连续的编号方法,也可采用不连续的编号方法,如135……51015……等,以避免以后增加工作时而改动整个网络图的节点编号。 
    以上所述是已知每一项工作的紧前工作时的绘图方法,当已知每一项工作的紧后工作时,也可按类似的方法进行网络图的绘制,只是其绘图顺序由前述的从左向右改为从右向左。 
  
  ()绘图示例 
   
 现举例说明前述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3-1]  已知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3-2所示,则可按下述步骤绘制其双代号网络图。 

   
 1.绘制工作箭线A和工作箭线B,如图3—13(a)所示。 
  
  2.按前述原则(2)中的情况绘制工作箭线C,如图3—13(b)所示。 
  
  3.按前述原则(1)绘制工作箭线D后,将工作箭线CD的箭头节点合并,以保证网络图只有一个终点节点。当确认给定的逻辑关系表达正确后,再进行节点编号。3—2给定逻辑关系所对应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3—13(c)所示。
 
[
3-2]  已知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3-3所示,则可按下述步骤绘制其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逻辑关系表    3-3 

   
 1.绘制工作箭线A、工作箭线B和工作箭线C,如图3—14(a)所示。 
   
 2.按前述原则(2)中的情况绘制工作箭线D,如图3—14(b)所示。 
   
 3.按前述原则(2)中的情况绘制工作箭线E,如图3—14(c)所示。 
   
 4.按前述原则(2)中的情况绘制工作箭线G。当确认给定的逻辑关系表达正确后,再进行节点编号。表3-3给定逻辑关系所对应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3—14(d)所示 
 
[3-3]  已知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3-4所示,则可按下述步骤绘制其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逻辑关系表                    3-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7:06:37 | 只看该作者
网络图的绘制.rar :[upload=rar]down10_1013.asp?ID=116646[/uploa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