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wonderzjs在2003-9-19 23:34:00的发言:
注意:管理永远只是改善,而不是改正。理解了这句话(不是什么名人说的),管理的境界也可以算是上了个台阶了。
严重同意·wonderzjs兄!
另附 对木人康兄另一贴的回复:
[I]“当时自己信奉企业系统改善:企业的问题是系统的,因此需要进行战略的澄清、组织结构的调整、流程的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等,来系统提升自己的管理,从而改善业绩。”[/I]
企业的问题确实是系统的,所以思考企业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思考(尤其是咨询顾问);系统思考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塑,而是发现这个系统中的“急所”。
[I]夏天的时候听了宋新宇老师的“成功战略”的课,感受到另外一种风格。中间宋老师谈到易中从业务入手,采用简单的ABC方法对客户的业务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能够显著改善业绩的建议,给我印象很深。[/I]
先解决企业系统中“急所”问题,效果往往很明显,一个“急所”解决了,新的“急所"又产生了;一个一个地解决,整个系统就在“螺旋上升”。需要系统全面地观察和思考企业的问题,但永远不要指望一股脑儿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
[I]当时他还谈到BCG的一个模型,在创业期企业的创新能力至为关键;在成长期企业的销售能力非常重要;而在成熟期影响市场格局的能力就成为关键;在衰退期企业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那时还嫩,模糊觉得“哦,管理并不是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是最关键的”。[/I]
我想,所谓的“非常重要”、“特别关键“,是指在你的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在市场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这样的前提下的。否则,没有管理的强“创新能力”?没有管理的强“销售能力”,没有管理的“影响市场格局的能力”……是无法想象的。
[I]买了本《利润倍增》,美国第三大咨询公司的总裁写的,号称六个月内一定让公司的利润翻倍。书中列出削减成本的各个环节并给出了建议。这倒与宋老师的ABC法相得益彰,一是教如何扩大销售业绩,一是较如何削减成本,根本就没谈什么管理的道理。《发现利润区》的作者又写了本《赢利》。作者在前者当中明确提出企业不要停留在无利润的区域,而马上有人提出企业业务的协同等各种理由来反驳之。的确,作者的理念之简单以致所有人都能看出漏洞,但这又如何?MERCER还不是凭借这些简单的理念逐渐攀上咨询公司的顶峰?[/I]
原以为自己看的书挺多,看起来木兄也不错。
[I]王先生最后评点到,“上述二个投资流派构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上二种基本的投资哲学。由于它们都抓住了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所以它们都有杰出代表取得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功。”[/I]
[I]ID为ww1000w的网友跟帖谈到:
“实践的真知会转化为哲学的概念,两大流派的推动者皆为实践的高手,然而从纯哲学的高度来看,两大流派皆有片面之处,一大流派紧抓住公司的个性,一大流派固守于市场意识流,皆不全面。然而两大流派的推动者又的确是实践的高手,于是就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矛盾问题:为什么学问中的片面在市场中又是卓越的呢?于是我要感叹学者的悲哀,未经实践学者可以构思出完美,但是这种完美绝对只是学问上的完美,事实上,实践是不需要完美的,它需要的是有效和成果。”[/I]
三分策略,七分执行;事实上是指好的执行机制和执行人会在执行过程中修正策略的不足。信奉价值投资哲学的人有千千万,大多数人失败了,只有极少数人能望巴菲特的项背;信奉市场趋势投资哲学的人也是千千万,大多数人失败了,只有极少数人能望索罗斯的项背;所以说投资成功并不取决于你信奉什么投资哲学,而更多取决于投资人的智慧和胆识。以巴菲特的智慧,虽然她信奉的是“价值”哲学,但实践中他绝不会忽略“市场趋势”以及其他还有许多影响因素;同样的,索洛斯也绝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股票的“价值”和其他很多影响因素。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倒是不存在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企业理论;企业是否成功,不在于你信奉或运用了什么理论,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的运用之妙;在与融会贯通各类理论的精髓,并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这也能说明:在咨讯发达的今天,知识和理论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买书上网嘛。但管理和咨询的高低,不在于熟悉多少理论,而在于不同人的不同体悟;在于对理论的思想精髓的巧妙运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25 14:12: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