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经济寒冬.rar :[upload=rar]down10_1013.asp?ID=114357[/upload] 为什么正确的永远是少数?-我读了10月郎闲平先生的文章后,这个问题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在初中的一次化学测试后,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聚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对着试卷最后一题的答案,结果是我和另外的6个同学答案统一,只有另外一个“四眼睛”答案和大家的不一样,他很坚持自己的是正确的,当然我们更加自信,因为我们人多,用气势,用声音就能盖过他。结果周围的其他学生纷纷认为我们这帮人的答案是对的。因为我们“人多力量大”。这时,化学老师的声音突然出现,他一直在傍边听着我们的讨论,他说我们错了,而“四眼睛”是对的。我当时有点不服气,问道明明我们大部分人的逻辑都一致,方法都对头,为什么我们错了,是不是答案错了,化学老师告诉我至今都让我难以忘记的话:“正确答案往往掌握在少数人这里”。 说实话,当时我没有听明白老师的弦外之音,因为后来我了解到他是89届某名校的毕业生。 随着我在国内读书一直没有进入过前十名,没有自卑,但至少不自信。但一进入美国的学校读书时候,反而不断的遇到类似化学老师的教授一再让身边的优秀的中国学生茫然不知道下一步,反而是我这个二流学生,凭着蹩脚的英语和勇气(有时候会上台和教授叫板),甚至质疑教授的答案,最后毕业被意外的授予了全美优秀商学院毕业生的资格。在这里我意义显示我自己,只是更加的悲哀和无奈! 我回来的这几年中国的股市一直在涨,楼市一直在涨,自己又是这个行业中的。身边同仁都出手了,我也出了小手。难免同行交流,我的声音总是很另类,因为我买楼买股票唯一的理由是,既然全民参与一场疯狂的裸奔,我也参加,因为这样我可以看上去也是不穿衣服正常的----当泡沫破裂的时候,损失一定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让全社会每一个人都分摊损失的,这是社会结果决定的。既然我没有办法躲过去,那我通过参与,尽量要受点损失,或者说虽然我损失了一点,但好歹参与过了,总比那些没有参与这场豪赌的人舒坦--因为他们尽管没有参与,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一起分担了风险和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