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其它分类] [原创]关于80年代的一本书——《八十年代访谈录》

[复制链接] 3
回复
135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1-5 14: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感觉八十年代似乎才刚刚过去,但细细算来已经是昨日的历史了。那个思想刚刚解放的年代,那个被人称之为第二次思想启蒙的年代,那个一大批知识青年重新走进学校、阅读、学习、争论的年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想起曾经的一期《对话》节目,我的父辈——78年的大学生和我们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彼此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的认识。忽然意识到,即使是78年入学的那一批大学生、研究生,现在怕是也已经50岁,或者更老了。如果把这么一批人的学习、生活、思想经历记录下来,应该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凑巧看到这么一本书,对于80年代过来人的访谈录。

八十年代访谈录

下面是豆瓣的简介:

查建英的新书《80年代》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她选择了11位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访谈。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查建英说:“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随着岁月流逝,当年发生的那一切会不会逐渐被人淡忘?中国人的生活这十几年来一直处在令人晕眩的急速变化之中,大家对‘现在’尚且应对不暇,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认真清理‘过去’?再说,‘历史’作为消遣、娱乐是一回事,如果真正直面反省,可能马上就显得沉重起来,甚至成为烦人的包袱。经历了太多动荡、挫折,中国人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想告别过去、瞄准未来、轻装前进。”
  李陀先生的一段话倒像是给所有写“80年代”这题目的人提醒一下:“历史的反省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时间距离还是不能保证你的批评性回顾一定有深度。八十年代虽然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十年太复杂了,千头万绪,无论是研究,还是反省,都要考虑从一个什么样的视角进入。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仅仅写个回忆录不太难,可是要达到像“伊甸园之门”那样的水平,不太容易。”
  
  参与对话的人物有:
  阿城
  北岛
  陈丹青
  陈平原
  崔健
  甘阳
  李陀
  栗宪庭
  林旭东
  刘索拉
  田壮壮
关于作者:

查建英(笔名:扎西多):北京人。1978年至1987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87年回国,90年代返回美国。2003获美国古根海姆写作基金,再回中国。曾为《万象》、《读书》、《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已出版非小说类英文著作China Pop,杂文集《说东道西》,小说集《丛林下的冰河》等。其中China Pop被美国Village Voice Literary Supplement 杂志评选为“1995年度25本最佳书籍之一”。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4:02:17 | 只看该作者
文件怎么上传不成功?
板凳
发表于 2008-11-5 15:41:31 | 只看该作者
您好!在资源中心版面上传,文件格式可为见图片格式,还有rar 和zip两种压缩文件,有时可能是您的文件大小超出标准,这样得话你可以以回帖的形式,将后续部分跟在主贴后面来进行发布。
4
发表于 2009-2-11 16:07:54 | 只看该作者
请楼主上传,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