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原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8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10 17: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评】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手段 (2008-10-01 18:04:10)

该文最早发表于我的新浪博客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bbd990100aq60.html

 

很多人都混淆宏观调控的目的与手段,把作为中间变量的通货膨胀和外部平衡看成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实际上通货膨胀只是过程变量,或者是一种现象,而不是调节的对象或调节的目的,真正要调节的是真正重要的变量:增长、失业、产出的稳定性等等。

 

经济政策的宗旨是以一种平等的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自由化是近年来经济学家神圣的呼吁,秉承作者一贯的学术观点,Stiglitz尖锐地指出:资本市场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个噩梦。事实上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只有中国和印度幸免于难,这两个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市场管制。资本市场自由化不仅仅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不稳定和贫困,它还破坏了民主:它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决策权更多地给了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而不是本国公民。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一直鼓吹的资本自由化,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不稳定和经济衰退,正如较早的拉美国家金融危机,以及较近的亚洲金融危机。资本市场自由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宏观经济波动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

 

宏观调控的手段不仅仅是货币政策(汇率、利率),还包括其他微观经济工具和结构性政策,包括资本账户管制、审慎性监管、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改善的会计,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更好地管理经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实行了标准的凯恩斯主义,在出口和增长受到威胁时,通过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仅避免了下滑,而且保持了其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体现了政策互补性的可能。中国的政策不仅促进了当下较高的收入,也促进了未来较高的收入。

 

资本市场自由化会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放大效应。政府的政策应该能够减少经济的实际波动和金融波动,使经济保持尽可能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自由化政策必须和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不能一味强调理想的自由化主义。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后果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人们用来应对危机的财富较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因此很少有人能够借到资金;政府提供的失业补助(保险)较少,很多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这种保险。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广泛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结果是持续的贫困和赤贫。对穷人来说,没有资产,能力有限,工作是获得收入的唯一来源。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稳定对经济伤害更大。当前经济的萎缩会带来更长期的经济衰退,衰退更像是一种自我增强的恶性循环。经济更像是软丝弹簧:如果压得太低,它就会被永久性地扭曲了,换句话,它的回弹力就会遭到破坏。经济萎缩会带来失业的增加,而失业率很难恢复,原因很简单,一个人一旦失业,他要么丧失工作技能,无法再返回就业,或者他堕落成为罪犯,而一个卷入犯罪的年轻人也很难轻易改变其生活方式。而失业率的增加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衰退,这是一个自增强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各种经济政策对目标的影响,并认为增长、稳定和贫困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政策制定就是一种权衡取舍的过程,不能认为存在一种简单的政策实现所有的目标。经济政策的制定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过程。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失业、通货膨胀和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民主体制不应该把宏观经济政策交给技术官僚,不管他们了解多少信息或动机多么善良!

 

Stiglitz善于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一种真实的经济现象,这种返璞归真的功力有助于传递一种清晰的智慧,破除蒙昧的迷思。智慧的力量在于其本真。感谢这个思路清晰的老头,让我们能理解到经济学原来这么平易近人,贴近我们的生活。既不是西方经济学的狂傲无物、脱离现实、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朦朦胧胧、故作神秘,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朴素。

 

关于宏观调控的疑问,在本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