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央行治理经济的思路是什么
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它才能管住整个银行系统。那么中央银行的作用究竟有哪些?它的职能又是什么?
中央银行有三个最重要的职能:第一,它是发行银行。一个国家的钞票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任何银行都不可以随便发行钞票,只有中央银行独占货币的发行权。你去看一看世界各国的货币,美元是美国中央银行发行的;英镑是英国中央银行发行的;欧元是欧盟的中央银行发行的。所以当中央银行把货币发出去的时候,它就对所有持有钞票的人负债了。人们手里拿到1元钱的时候,这1元钱一定要有1元钱的购买力,如果人们买不到价值1元钱的东西,就是中央银行的责任,因为是它让货币贬值了。所以,中央银行的任务就是要保持货币的足值,这是它的第一个职能。
中央银行第二个职能,它是银行的银行。它充当了所有商业银行的坚强后盾。商业银行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督控制,所有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都要缴到中央银行。我们知道,现代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不是印钞厂印出来的,而是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出来的。银行通过它的信用,不断地创造新的货币供给。所以,当商业银行接受一笔存款的时候,它一定要按照法定准备金率,把这笔准备金缴到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保管。如果商业银行哪一天出现支付危机的时候,或者储户来提款银行没钱的时候,商业银行就可以去找中央银行贷款,去应付紧急情况的出现。同时中央银行还可以统一办理各银行之间的结算,成为全国商业银行的结算中心,这些都由中央银行去做。
中央银行第三个职能,它是政府的银行。它代表国家来管理银行,所以央行又是政府的一个理财机构。它跟财政部一样,财政部负责政府财政上的收入和支出;而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负责管理国家的这些钱;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控制下面的商业银行,进而控制经济运行中货币的投放量,或紧或松,因为钞票是它印发的。还包括国家的外汇储备及黄金的保管,这些都是由中央银行去做。所以,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特别重要。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它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同是政府的理财机构,但是它和财政部不一样,财政部要完全听命于一届政府,而中央银行却不能完全听命于一届政府。原因何在?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一国币值的稳定。譬如,美国决定要打一场战争,总统让财政部配合,扩大财政支出。财政如果有足够的税收的话,就可以加大政府支出;财政如果没钱的话,政府可以去发国债,让本国的老百姓买;政府还可以发行外债,让国外的人来买。这样美国政府就可以筹措到战争的款项。但是,美国政府可以命令中央银行,让它增发钞票吗?如果中央银行和政府穿一条裤子的话,我们说,这个国家的货币肯定就会贬值,因为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对它所发行的货币不负责任了。所以,中央银行不可以随意听从政府旨意。它必须独立于政府之外,要对本国货币负责任,对本国经济增长负责任,对银行体系安全负责任。
还让我们以美国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美国中央银行的行长,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不能完全听总统的话。而且美国在制度上对此做了这样的规定:一届总统任期是4年,美联储主席一届任期也是4年,但是法律规定这两个任期正好错开。总统上台两年之后才可任命中央银行行长,本届总统在前一半任期内无权撤换上一届总统任命的中央银行行长。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美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上的相对独立性。绝不能因为他不听总统的话,就可以另换一个中央银行行长。这样就在制度上保障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有一种相辅相成并相互制约的作用,最后保证了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因为每一届政府都有寅吃卯粮、做出丰功伟绩的冲动,都想为自己的连任铺路,这样做就可以防止这种不负责任现象的发生,防止中央银行被政府完全控制的情形发生。这样一来,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在美国,只要总统任命一个中央银行行长,这个行长就相对独立了,他可以不听总统的。央行行长开会时,决定降低利率还是升高利率,总统是没有权力干涉的。比如说,美国总统要连任,他就告诉中央银行行长说:“我要连任了,你那里配合一下,多放点货币出来,让经济发展再快点。只要经济好了,政绩有了,我就有可能连任了。”但是,美国中央银行行长,也就是美联储主席绝不会无条件听总统的。因为联邦储备银行要对美元负责,它要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只有确保了货币的稳定,经济才能稳定。有一个好的经济,公众有信心,才是获得选票的前提。所以,这样一种制度的设计是多么重要,只有一种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中央银行起不到相对独立的作用,它不能跟政府分开,它完全听命于政府,就会发生很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我们需要一个好的中央银行,一个健康的中央银行。国家会通过中央银行来调控宏观经济。很明显,我国的改革走到今天,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当中,一直都是大财政小银行,就是财政在经济中扮演主角,银行扮演配角。在过去计划经济的年代,银行只是政府的一个出纳机构。它既可以从左口袋拿到钱,也可以从右口袋拿到钱。不管从哪里拿钱,都只是口袋中的变化。现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当市场经济体系健全以后,大家就会看到,一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财政政策;一国的中央银行更重要,它也绝不亚于财政部的作用。它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其中货币的稳定是基础。
对贷款投资的人来说,贷款利率是资金的成本。央行通过调升或调降利率,实际上是在调整市场的资金需求。贷款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表明资金成本太高了,厂家不贷款投资了,生产会受到一定限制,雇工也受到一定限制;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投资需求会逐渐增加;但利率低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经济预期很不好时,相反又没人贷款了。像日本,很长时间以来甚至出现了贷款负利率现象。所以,调整利率是一个市场资金供求的传导机制。但它在我国现在还不成熟,还不能传导得很好。当我们逐渐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时候,那时我国货币政策这根杠杆的力量就会加大。到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够同时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我国经济的运转就会更快更有效了。
现在,我国更多地使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1998年洪水过后,我们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更多的是加大国债的发行,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希望带动配套的民间投资和消费。当然,我国也动用了货币政策手段,央行降息8次。但是,现实情况是利息从高位下降到低位,而我国居民的储蓄总额从1997年的4?郾6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郾7万亿元,快到9万亿人民币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杠杆不怎么灵,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不健全,中央银行打开了货币供给的龙头,老百姓手中的钱还是没花出来。
如果我们能理解财政方面的知识,如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财政的赤字、政府的债务等等,同样我们也能学会理解货币政策,看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中央银行降息意味着什么,升息又意味着什么,利率变动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我国的货币政策见效,币值稳定,经济发展转好,企业都能借到钱,大家都愿意投资时,机会就要来了。
有很多人问,如果银行存款利率太低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钱投到股票市场去?当然,是否投资进入股市,并不只看利率这一个指标。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大家朦朦胧胧知道,当利率降低的时候,股市会有机会,资金相应就会挤入股市。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条资金的运动轨迹呢?还不是特别明白。简单说,当储蓄利息收入降低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分红收入可能相对就提高了,这个问题在专门分析股市的一章中有详细解释。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中央银行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通过变动利率来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道-琼斯工业指数狂跌了22?郾62%,股市市值缩水近1/4。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当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上任不久。刚上任时,他觉得美国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他准备拿通货膨胀开刀。他想减少对市场的货币供应,拧紧货币供给的龙头。因为当市场上的钱少了,没有那么多的钱去买商品时,物价自然就下来了,通货膨胀率就可以降下来。
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当上美联储主席不久就发生了股市的大崩盘。10月19日那天,他按照原定的日程,到达拉斯去出席一个银行家的年会。格林斯潘刚走下飞机,就有人火速赶来说:“主席先生,不好了,美国股市出事了。”他问:“降了多少点?”那人说508。他听成了5?郾8,心想,这算什么?他还继续往前走。那人又强调说:“主席先生,股市下降了508点!”这时,他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格林斯潘再清楚不过了,一旦美国股市出了问题,它就会像蘑菇云一样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从美国到欧洲,从欧洲到亚洲,全世界所有的股市都会发生连锁反应。怎么办呢?他仔细想了想,现在这个市场最缺的是什么?缺的是钱!因为好多人炒股是从银行借来的钱。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迅速把所有借出的资金尽可能收回来。这样,很多借钱买的股票就会被银行立刻强行平仓(即卖掉)。因为银行知道,股市再往下走,大多数股票可能最终变得一文不值,而那些欠银行的钱自然也就还不上了。因此银行会毫不犹豫马上采取行动,回收资金,于是又进一步加剧了股票价格的下跌。
当股市暴跌之时,市场上最缺的不是股票,而是现金。银行在强行平仓,个人、机构都拼命想从股市里逃出来,股市陷入恶性循环,股指不断下跌。当大家都想卖出股票的时候,没人接盘,即没有人想买,这样股价就一直往下掉。不仅美国股市是这样,其他市场也同样如此。所以,当时香港股市关闭了4天,等股市开盘的那天,恒生指数狂跌33?郾5%。这次股灾,世界股市损失的市值高达两千亿美元。
面对这种棘手的局面,格林斯潘经过反复思考,做出了可以称为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在第二天股市开盘前50分钟,发表了一个声明。他说:“联邦储备体系,本着它作为这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在这里宣布,它会作为一个流通货币的来源,对所有经济和金融体系提供援助。”格林斯潘一言九鼎,用一句话发表了一个历史性的声明,这个声明立刻传遍美国和全球,他在向市场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大家不要慌,我们有的是钱,我要打开龙头,我要放水给所有需要钱的人。
解读这个声明,格林斯潘是说:“所有需要钱的机构和个人,我都给你们提供贷款;无论你们是做金融的,还是做企业的,我给你们提供贷款,我将打开货币供给的龙头,源源不断向市场提供资金。”你想,这时候,当人们听到这个市场不再缺钱的时候,还有人继续向外抛股票吗?如果大家都不抛了,市场就在这个地方找回了信心,股市就不会继续下跌了。货币、金融、股市都需要人们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钱和股票都可能变成没人要的废纸。
格林斯潘这个声明立刻传遍了全球,首先是美国股市稳住了,没有发生像1929年那样的崩盘和持续大萧条。周二收盘时股市稳定了,危机过去了。格林斯潘在如此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拯救了美国经济。格林斯潘在这一夜之间改变了他的货币政策,他原来是想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拧紧龙头控制通货膨胀,结果现在反倒是把钱放出来了。
格林斯潘认为,这时美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健全了。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心与实力,他才敢说,谁需要钱来找我借吧!就这一句话,所有人都不再逃了,资金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谈到格林斯潘,我们可以看他是怎样成为美联储主席的。他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个疯狂的时代。他的父亲是犹太人,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是一个自学成才的金融家,母亲喜欢音乐。他出生在美国1929年的大股灾之前,赶上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在他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留给他的一封信告诉他:“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要找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原因来。”他小的时候非常喜欢音乐,梦想成为一个小提琴家。但是,他具有数学天赋,对数字非常喜欢,他的脑袋里可以演算数学题。后来,他开始对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入了经济领域。
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5∶30起床,要先在浴缸里泡两个小时。这个习惯来自于25年前他的医生为他治疗背痛时提出的方法。他发现,在热气腾腾的水里,不仅肌肉放松,而且思路敏捷。这两个小时是他最出活儿的时间,他在这里构思了数不清的备忘录和报告。他告诉朋友说,他的智商在早上6点时比晚上6点时要高出20倍。
他在浴缸里阅读各种数据和图表,然后带着他那湿淋淋的讲稿去上班。联储会的无名英雄,其实是那些非得看懂他那被水泡过的潦草字迹不可的助手们。这些人拿去阅读,然后发向世界各地,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格林斯潘发表讲话有一个特点,他的句法总是绕来绕去,相当奇特。例如,在一次国会的对话中,他这样说:“我知道,你相信你明白了你认为我所说的,但是我不能肯定,你是不是意识到了你所听到的并不是我的意思。”这句绕口令堪称“格林斯潘式警句”。1987年他上台不久,就在一次会上消遣自己一番:“自从我就业于中央银行,我就学会了‘语无伦次’加‘含糊其辞’。如果我令你觉得过于明白了,你一定已经误解了我的意思。”此言一出,听众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全球金融界所有报纸的记者都在追踪他,分析他的发言。但是当他们听到他的发言后,记者们聚在一块儿,每个人理解的都不一样,搞不清楚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家报纸理解为,美联储要升息了;那家报纸认为,美联储要降息了;当然还有人说,可能不升也不降。正是这样,没有人能够准确把握他讲话的意图,这样就不会导致美联储政策出台的失效。
所以,美联储每月决定利息升与降,全世界都在看着。利率这个杠杆一动,一系列的反应都会接踵而来。如果说美国要加息的话,那么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也面临着加息的压力。因为如果不加息,就可能导致有些人把本国货币换成美元。当然这只是市场的一种反应。
格林斯潘是1987年上任的,他力挽狂澜,挽救了美国股市,确立了他在华尔街和白宫的地位。到2003年,他已经在美联储主席这个位置上干了15年。美国总统都换了好几茬,而他还一直呆在美联储主席的宝座上。1996年,美国《财富》杂志说,谁当总统无所谓,只要格林斯潘一直当美联储主席,就没事。
小的时侯,他天生对数字有一种早熟的喜爱。这一嗜好他保持终生。他在金融界乃至政界升到高位后,一直以对数字着迷、大量掌握各种数据著称。他对经济中正在发生的一切有着深入最细枝末节的了解。他掌握1万多个经济数据,通过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来摸经济的脉搏。大家相信他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那是因为他关注经济数据,他从数据的变化中分析物价指数,看通货膨胀如何,看经济中是否有泡沫成分,看金融市场是否有问题,通过这些数据来控制货币的供给。
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联储连续13次降低利率,希望能振兴经济。但效果如何呢?现在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都已经降到了1%这么低了,但是美国经济依然没有反弹,经济对降息已经开始反应迟钝。凯恩斯曾经这样说过,当利率降到2%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就跌入了流动性陷阱,也就是说货币杠杆开始失灵了,利率再降,也很难刺激投资和消费了。这时候,经济已经很冷了,因为谁借了钱也赚不到钱了。
所以,一国的中央银行如何把握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治理一个国家的经济,非常重要。在一个有良好市场传导机制的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是最能体现市场规律、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