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是哪? 回首十年工作历程,心中彼茫然,不知下一站去哪? 总体来讲,第一个十年还算十分顺利。96年进入立邦做销售,立邦在中国冲刺的起点也在96年。01年转移新资企业干了一年,随后又在ICI花了四年。然后就是不断的改变。 如果讲个人能力的提升,在立邦的这四个年头价值最大。那时也最年轻,收入也最少(仅1200元)。 在管理方面的进步应该说在ICI开始。但我个人以为就管理而言,并没有真的领悟到什么精髓。 从销售经验上讲,老实说也许全部的经验都不是最值钱的。因为一个真正够棒的销售,他在哪里卖任何东西都应该可以做到的,换而言之,如果他自己创业,他会有很大的胜算。 基于这个想法,在06年我开始了这个尝试。显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心中非常之徬徨。 应该说在职业场上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环境的适应。我认为多数和我一样在一定职位上工作的人大多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了这个能力。 这个想法让我非常的不安。 我的人缘不错。很多想处过的人,不论同事、经销商、客户能成为朋友。君子之交淡于水。我和这些朋友之间保持的就是这种淡淡久久的关系。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想起我,我都会很高兴。 这个个性自认为是销售的大敌。销售人员应该热情如火。走到哪都带去活力与影响力。 从下海潮算起,很多人都到了十年。这个十年发生了很多事。30-40之间的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看起来不错的工作,也无法掩盖这种心中的恐慌。 说起来劣势十足: 1、多数人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多数人没有好好形成有效的关系网,没有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 3、多数人的人力成本正在影响他的竞争力; 4、多数人可以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越来越少; 5、多数人只是以现有的工作作为跳板向更高的工作跳动,而没有考虑或者应对“能力泡沫”的问题。简历总是比真人要漂亮。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作了不同的选择: 我自己选择了一些算起来是越老越值钱的行业;并进行了创业尝试。这些看起来都不错,但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对这些越老越值钱的行业,过份的人际交往不能避免。之所以越老越值钱只是因为这种行业较为封闭,外人很少能进入,或者进入的时间成本高,公司方面在这个上面考虑的较多; 对创业的尝试,因为并非将自己置于无退路之地(不成功还可以打工),加之准备并不充分,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准备,以至于真的只是个尝试。 有的朋友利用民企对外企的崇拜进入到民企作为高管; 有的继续在外企同等职位上转移。 有的已经创业成功。 有的利用不同的理财工具,发展不同的收入来源,例如股票,投资房产,投资到他人的创业之中等。 在创业初期,我的优势还比不上没有上过小学的人。他们像匍伏在地上的草,而我向想低下头却有所顾虑的灌木。 目前好几个猎头正在接触之中。根据实用主义的原则:没有今天哪有明天,先解决目前的生存问题先。虽然“手停口停”的问题将依然存在。 哦,原来我就只是想解决:“手停口停”的问题,一份对未来的担心,并进行了一些失败的尝试。 下一站,也许是别样的风景,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