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项目管理,最强调要有系统思维,要能把握全局。但在项目中,所管理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事”,往往就是一个一个的点。如何把这些点能清晰明了的进行管理,如何做到游刃有余,除了积累知识、借用工具,最关键的就是思维方法。 复杂总是由简单组成,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任何系统的创建,也必然是由无数“简单”累积而成。基于个人做技术和做管理的经验积累,我总结了一个思维工具,取名为PLPB思维(PLPB,Point、Line、Plane、Block),或称“点线面块”思维。了解后你会觉得十分简单,但如果按照个思维工具的原则来做事情,将会发现如此有效! 我不搞复杂的模型,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来描述这个思维工具如何使用。拿新建一个软件项目来举例,从需求分析到Demo设计,我们需要按如下四步走: 第一步:从业务人员那里获取得大量散乱的知识“点”,我们要尽可能获取详尽的知识点,即使其中某些经过分析会舍弃,在需求调研的时候要尽可能记录每个细节,每个过程,过程的每个环节,留下每张单据,客户画的每张草图,图片或者照片,尽可能多,只要与业务有关系,最好就拿到。 第二步:面对如此乱糟糟的一堆东西,该如何处理?这是一个类似剥茧抽丝的过程。做这一步需要一定知识基础,那就是你脑子中有多少种“类”。对这些“点”,你要能根据关键字、属性特征、个体分类、时间等等,进行分析、梳理、分类、排序(时间序、级别序等),从而把这些“点”整理为一条条有关键特征的“线”。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通常首先是根据特征,整理出类,形成类图或者数据库的实例图。 第三步:对这些类进行逻辑关系分析,用关系这条“线”,如:包含、连接、调用、发送等动作或者逻辑关系,“线-线交互”,规划形成一个又一个“面”,例如E-R图、类关系图。 第四步:然后再对这些“线”、“面”进行新的逻辑关系分析,通过动作关系、时序关系、业务关系等等这些新的“线”,进行关联、归类,就形成了“块”,子模块、子系统。再把这些“块”视为“点”,通过以上的反复分析、整理,我们就可以形成一个复杂而清晰的系统。 在以上的过程中,主要讲的是组合,但很多时候也需要把一些线、面、块进行拆分,数据库设计的“范式”思想对此体现特别明显。这种拆分是为了更方便的组合,用专业术语来说是放大数据的“粒度”,降低系统“耦合度”。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创建一套系统并非十分的困难,关键就是要能抓住“逻辑特征”,从而归类、关联,由“点”到“线”,再形成“面”、“块”。做事情最怕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蹴而就。没有条理、仓促行事,必然会丢东拉西,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提出来什么线、面、块的,这不就是逻辑思维么?是的,但是本工具的贡献就是如何运用逻辑,把散乱的“点”构建成“块”。在IT行业,从学习编程到设计出一套完整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很大飞跃,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有了程序员和系统架构师的岗位分工! 每个系统都是由一系列逻辑关系关联组成,运用“点线面块”思维的关键就在于要熟悉这些逻辑关系、各种分类、各种规则,而这些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累积获得。但稍有些遗憾的是,很多人即使学习了逻辑、分类,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使用。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那本思维工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示你先要从“点”到“线”,再到“面”、“块”,而不要想一步就从“点”变成“块”! 我们在太多的地方会用到这个思维工具,我们上面提到的是软件系统的构建,但编写设计文件、PPT、项目计划等等都会用到,严格按照这个工具结合中国传统的“对称平衡”思想,整理出来的每个产品都将结构严谨、清晰完整。 把这个思维工具用到项目管理中,把项目中所有各种各样的“点”梳理整合,以9大知识领域进行分类,按照5大过程进行贯穿,你可以思路清晰的进行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真正的用“系统思维”来管理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