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活动预告贴][战国历史主题]心灵之旅书友会历史类主题交流活动

[复制链接] 17
回复
18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8-2 00: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秦与六国各自变法图强、纵横博弈,各种人物,君王、将相、才子大家等纷纷登场亮相,各种学说和思想自由交流激辩。可以说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活力的一个时代,战国时期的各种人物也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人格特质,与以后大一统帝国时期的了无生机和苍白无力相比,有着非常多的历史底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本活动邀请对历史类书籍感兴趣并愿意做交流的书友参加,希望参与的书友对战国历史已作了一定的了解,阅读了战国历史相关书籍。由于战国历史不是特别热门的话题,所以给大家预留较多的时间来准备,计划在828日根据报名人数情况决定具体活动地点。活动人数计划在6-8人以内。活动时间在2个半小时内。

推荐书籍,包括但不限于: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史记等。

如果有书友已经阅读了战国历史相关书籍,并有读后感,可以把读后感概要提前发邮件给我,我将安排专门的时间给这部分书友作主题阐述。其他书友可以在自由讨论环节发表意见。

我的邮件是   chenpeng1030@hotmail.com.

 

该贴来自群组:心灵之旅书友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 0:09:57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8-8-5 07:59:07 | 只看该作者

报名。

从网上找到了小说的链接,大家可以去看看,peter也帮我们看看是否与实体书一致。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daqindiguo/index.htm

板凳
发表于 2008-8-12 13:18:46 | 只看该作者
报名参加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21:45:4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我刚从外地休假回来,回帖有点晚,请大家见谅。

阿牛提供的网址是对的,里面的内容是大秦帝国的第一部到第四部。还有第五部和第六部不包括。

不过从第一部到第四部,就有8本书了,内容也非常丰富了,我也才看完。

对于大秦帝国,我的建议是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把一部看仔细了,每一部都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值得回味!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79029/?i=1 这是豆瓣网书友的评语。大家可以看看。

我们的活动确定在8月28日下周四晚开始。请要参加的朋友尽快和我联系。我好确定活动地点。

谢谢!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3:25:5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活动定在8月28日晚8:00-10:00在浦东羽山路真锅咖啡馆,就在源深体育馆南门对面.请船长朋友站内短信你的联系方法给我,我好来联系你.

6
发表于 2008-8-31 00:32:44 | 只看该作者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花了两个星期,大秦帝国也就只看了前面的三部.

昨天去和一起读书的朋友讨论了这本书。坦白一点讲,我觉得我已经看的很认真了,到了现场,我才知道我不过尔尔。

 

首先是师傅:竟然写了三页纸的读后感,除了文字部分,竟然还有表格来辅助分析,汗。而且他将我们上一次读的书《基业常青》结合起来,在结合一个公司的发展作了一个总体的概述,让俺佩服的五体投地。

 

然后是活动的发起者peter,这也是一个强人,最近半年都在看历史类的书,而且将西方的文化史和大秦帝国和现在的国际文化和形式结合起来,汗,是真的看书看出水平的人,正所谓纵观古今放眼内外,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俺一个人啥也没有写,就靠着自己把前三部小说当正史来看的气势,居然在他们提到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看来偶也是不弱的呀,哈哈~~~~~~~~~~~~~~

 

只是活动结束的时候师傅的一句话才点醒偶,让偶知道偶看这本书是从人和谋略的角度来看的,也充分意识目前自己还是单纯的只在看书呀,嘛~~~~~~~~格局是小气了一些,但是毕竟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也就不气馁了。只是苦于时间短,还有好多想和大家讨论的东西根本就来不及细细的说,痛苦ing ~~~~~~~~~~~所以还是决定来写写博客了,但是真的要写的时候又觉得东西实在是太多而且复杂,根本就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只能试一试~~~

 

千古一遇的选择

沽名钓誉害死人

战略+务实带来非凡的成绩vs扬刀立威

儿要穷养与肚量是天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与商鞅之死

做事谋国与权术之争

秦国的变法与燕赵齐的第二次变法

百家争鸣的世界和洞察世事的千古大师鬼谷子。

战国之下的奇女子

 

 

一:千古一遇的选择

商鞅vs秦孝公,苏秦vs秦惠王,张仪vs齐王,苏秦vs六国,张仪vs秦惠王

 

商鞅苏秦张仪,这三人,最初的心态不是终于某一个国家,而是终于自己的功名。

商鞅在选择秦孝公之前,还在魏国呆了5年之久,经历过被人拒绝的痛苦,更清楚地明白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光有自己单方面的意愿和努力都是不够的,所以在去到秦国以后,他没有按照一般名士的做法直闯宫殿,而且先躲在后面看秦孝公对众多中原名士的态度和他对待整个国情的态度。当三个月的秦国实地考察完成后,商鞅对于秦国的变法也基本上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但是也没有莽撞的跑到秦孝公面前说怎么样怎么样,而是三见秦孝公,依次排除了所有可能碰到的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流水的可能性的治国方针,确定秦孝公和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一至,才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换句话说,商鞅如果是换做了中原六国的国君,也许有可能他根本就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说出来。但是正因为是秦孝公,他才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说了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在以后20多年的变法过程,商鞅从来都没有犹豫过或者怀疑过。也正因为如此,秦孝公也彻底的认可了商鞅,在他以后的任何行动中,不仅没有怀疑过他,而是在他需要之前把他所需要的一切都给了他,不论是权力还是地位。20多年的变法中,之所以一路坚持了过来,这和商鞅最初的选择态度是分不开的。

 

同时我们来看一下苏秦vs秦惠王:苏秦选择秦惠王的时候,自己在事前对整个战国格局作了充分的分析,但是他却忽略了秦国实际的国情。所以在他对秦惠王进行游说的时候,秦惠王不是不想大出于天下,只是根据自己的国情作出了那是还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的判断而已。而同时司马错却根据国情作出了攻房凌,取宜阳的决定。最不幸的是在苏秦之前已经有了一个犀首,秦惠王对犀首说了秦国的国情,但是却没有对苏秦来详述。截至苏秦被劫离开秦国,只能说天命如此呀。

 

然后再看张仪vs齐国,两个人在一起一谈觉得应该是这样,齐王认可了。然后张仪就去化解齐越一战。但是张仪归隐后,齐国也不过是放任自流,并没有觉得国家是非此人不可的。所以就这样搁浅了。

 

再看三年之后苏秦vs六国。一一去说服各个君,一举促成了六国合纵之势,但是却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几个稍有作为的老国王纷纷辞世,新上任的国君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气魄,败局已是必然。

 

再看张仪vs秦惠王,这个时候秦国已经被逼到了杠头上,但是张仪没有认定这个时候秦国就已经可以接受自己而大摇大摆的跑去游说,而是隐藏起自己的行踪,先明察暗访了一番,待到秦惠王安耐不住自己乔装到渭水客栈的时候,其实张仪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截至秦惠王下诏张仪进宫,其实两人的心意可以说已经是完全匹配了。张仪非秦国不可,而秦国更是非张仪不可。

 

而这只是双方选择的态度和在心意上的确定,除了这个以外,个人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时机。在看张仪苏秦的时候就感觉的特别明显,而且经常出来的词就是以下四个字:时也势也。

 

商鞅入秦时,秦国面临的状况是,要么变,要么死。除此别无其他。不得不进行了选择。

而张仪入秦时,秦国面临的状况是六国合众之势已成,秦国只能连横分解合众。

但是苏秦入秦时,没有合纵,更没有连横,最主要的是中原六国还根本没有意识到秦国的崛起,依然认为秦国是一个野蛮穷弱的国家而已,待到三年之后,秦国取房凌,全歼楚国由田忌带领的10万大军,又夺了韩国的宜阳铁矿等一系列军事行为,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秦国的军事实力,敌对和警惕之心已经充分被调动了,所以这时苏秦的六国合纵之策才有了被采纳的大势之形。也正是在这合纵大势下,张仪的连横才成了秦国的救星。

 

所以说:时也,势也。

7
发表于 2008-8-31 00:33:30 | 只看该作者

沽名钓誉害死人

 

然后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苏秦会从最开始的选择秦国变成了三年之后楼国合纵倡导者?是因为燕姬吗?不像。至少在苏秦第一次去秦国的时候也遇到过燕姬,但是他却没有改变他的志愿,难道三年以后他会因为燕姬而改变吗?或许也有这多少的关系,但是却绝对不会是主要的决定原因,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最后从张仪的口中得到了解答,苏秦图的是一公。公者,一则自己的功名也,二者则是给六国提供一个时间的空间来变法富强,然后再与秦国一争高下。

但是我却始终无法再像以前那么喜欢苏秦了。苏秦和张仪,出山以来的目的就是促成天下统一的大势结束战国纷争的局势,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苏秦的做法,是否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暂且不论,毕竟六国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不同的,且看这促成天下统一的大势结束战国纷争的局势这一点,苏秦的选择就明显的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而且最关键的是他选择的时间是在张仪之前,如果说张仪已经到了秦国,秦国也已经做好了一统天下的全盘准备,那么在此大势所趋之下苏秦为了自己的一生功名,选择六国合纵,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苏秦在张仪之前作出了选择,却不是去帮秦国以最快的速度一统天下结束战国纷争的格局,而是去培养与秦国抗争的实力,这是为什么了?我觉得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功名。面对这个选择的时候苏秦觉得提出六国合纵比帮助秦国一统天下能成就一种更大的功名,所以他选择了六国,明知不可为,依然为了。所以在后来面对苏秦的时候张仪觉得自己是输的,因为他是在苏秦的棋局中不得不采取了连横的,换句话说,他没有成为这个棋盘的引导者,而只是一个跟随者。

当然如果苏秦到了秦国,张仪也会采取六国合纵的策略。但是我有时候会很极端的想,如果没有苏秦和张仪的话,或者没有了苏秦,而张仪选择了秦国的话,说不定这个历史会发展的更快一些,说不定秦国会更早的大出于天下。但是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苏秦最终选择了六国。所以我们看到历史的轨迹就在这个人的手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个人的设局,不仅是六国和秦国在外交策略上对持了20年,最重要的是他让中原六国意识到自己要强大,要变法,最终燕赵齐都在苏秦的影响下开始了变法,并且20年后燕赵成为了一代强国,从而彻底改变了当时各大战国的格局。

当然苏秦让中原各国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一直到自己要变法,这对于历史的进程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面对他的选择,我却始终无法坦率的喜欢他。就算我是以小人之心来度他君子之腹也好,我还是觉得他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

 

相比较于苏秦的沽名钓誉,还有一个人更严重,那就是乐毅。苏秦就算沽名钓誉,但是至少他在成就自己功名的同时也确实让大家意识到了要变法,带动了一代人的进步,但是乐毅却不一样,他的沽名钓誉让燕国唾手可得的齐国江山转眼之间就化作了灰烬。最主要就是在灭齐的时候面对齐国的最后三处壁垒时,一意孤行却不考察实际的情况。我倒不是说他不应该推行仁政,只是他没有选择对时间。在即墨被围时,他没有管理好自己的部下,造成一战已开,即墨的难民和城区的人都已经一致的认为燕国会杀光他们,再加上数千人死亡和即墨太守头颅被斩的新痛,对手已经形成了同仇敌忾的局面,他却偏偏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实行仁政,给了对手以缓冲的时间,而且最痛苦的是让田单在这个时候坐上了统帅的位置,他的仁政的实施错过了时间,从而给自己树立了最大的对手。最后成了齐国一举复国的导火线。如果当时他可以在部下开战之前,严下军令,禁止掠杀齐国难民,那么至少在后期的对持中齐国人不会有那么大的敌意和一致性,那么仁政的实施或许还是可行的。但是在一战之后,已经激起了对手的反抗意识,并且促成了对手的同心同德之势,这种时候若是可以放弃自己的名誉,在即墨太守新丧田单又还没有成为群龙之首的时候一鼓作气攻下即墨和另外的一座城市,哪怕就留一个孟尝君的封地给齐国,或者连这个封地也不留的话,说不定齐国也就真的玩完了。

当然齐国最后复国,即墨固然是一个导火线,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齐国的城池在被燕国占领的6年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被纳入到燕国的领土和文化中来。也就是说在化齐如燕这一部分,他们没有做到位。我觉得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有几个原因的,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燕国没有为这场灭国大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点和秦国一比较就看出端倪来了。接下来我来详细说一下这一部分:

先是秦国:白起这个时候攻打魏国和楚国的时候,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夺取大片的城池来充实秦国的领地,所以我们看到在白起攻下城池之后紧接着就是魏丞相带着一杆官吏和必要的东西来了,然后就是颁布各种治理法令以安民心。而且军队进入任何一座城池的时候,不得扰民掠民的军法就已经同步下达了,根本就不会出现先战而后来讲仁政的概念,可以说秦国之所打,就是为了接过来管,所以相关的所需要的东西都是全部准备妥当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齐国:乐毅说要灭齐国的时候,燕国的丞相还在怀疑燕昭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想的。也就是说,举国上下,除了乐毅和燕昭王两人知道要灭齐以外,燕国的其他官吏甚至上至治国丞相都以为六国伐齐都只是一场简单的复仇战,因此也根本就没有为这场灭国之战做更多的准备,顶多也就是安排人手把一些财物运回了燕国,在治理上却慢了一拍。还有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燕国在原齐国城池里的安齐法令的颁发的时间和面对王蠋之死的策略。安齐法令是在王蠋死之后才颁发的,竟然是因为王蠋死了,考虑到可能会引发民变才颁发,那么我想问的是,如果王蠋不死,这道安齐法令要到什么时候才会颁发呢?之后就是王蠋死节,他们既让已经意识到这个人的死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竟然还是让这个消息自由的传播了出去,从而为后来的复齐留下了思想上的根基,真正是让我觉得不可理解。第三点也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竟然容许齐国找到了一个新的王子,并且称王了。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乐毅为了“仁义”这样的一个名头,而放弃去做很多他应该做的事情。他的确获得了儒将的天下共识,但是也同样因为他的沽名钓誉致使燕国白白丧失了灭齐的大好机会,也使的自己占领了6年之久的齐国城池在眨眼之间就丢失了。

所以说:沽名钓誉害死人啦

8
发表于 2008-8-31 00:34:11 | 只看该作者

战略+务实带来非凡的成绩vs扬刀立威

 

和乐毅相比,白起就相对务实很多。六国合纵60万大军压顶函谷关之时,白起临危受命,带领秦国的20多万大军对阵时,下达的命令是:那就是狂攻猛打,决不姑息。所以一站灭了合纵30万大军,真正实实在在的歼灭着对手的实力。

而攻取魏国和楚国的60多座城池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漂亮的对外借口。而到了水平之战的时候,一举歼灭赵军60万,切切实实从根本上抹杀了秦国大出天下的唯一一个对手。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战,则是早在赵国要灭中山国的时候,白起就已经看到了秦国和赵国迟早都会有一场恶战,从而处心积虑地把赵国逼到了和秦国一战的地步。凡句话说,历经了胡伤的8万铁骑军全灭,宣太后以死谢罪之后,秦国领导层就已经把对赵国的一战看成了秦国大出于天下的必经一战,而且秦国必须一举从根本上削弱赵国的军事实力。但是赵国看待秦国时,确是未必如此。赵国也想一统天下,但是首先一问是:这天下是否也包含了秦国的领土?第二问是赵国固然也知道秦国的强大,但是是否把要争夺天下就要和秦国作一场殊死搏斗从根本上削弱秦国的实力看作是必需的?在和秦军的战斗中是否把实力的削弱看成了结果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这之间的区别就是秦国和赵国对战时胜负的战略性区别。所以才会在秦国和赵国的这一战中,我们看到总是秦国处于引导的地位,而赵国之时跟随着秦国的策略而采取了相对的对策。当然以赵军之猛,60万大军如果不用赵括领兵或许真会胜出也未可知,可是他们却启用了赵括,我们又还能说什么呢?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一战战争的胜利主要来源于白起的战略和务实精神的两相结合。

 

至于扬刀立威,我确是从以前看狄仁杰的时候,再结合白起的做法而想到的。一个国家在军事上没有让别人切切实实的心痛过,摆再多的兵出来,也不大能够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实力的威慑。正是因为曾经让对手确确实实的痛过,所以在后来的对持中,对方才会害怕你军队上的勇猛之外,更怕的是你的痛下杀手,因而才会不敢随意反抗。然而乐毅在对夺取齐国的时候却没有在任何一个时刻让别人感到过害怕,所以在后来齐国复国的时候,那些本来最有可能被燕国同化的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也都叛变了,因为他们或许感恩过,但是却没有害怕过,就更不要说那些齐国的国人了,他们甚至没有感恩过,如果再没有害怕过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不反抗呢?

9
发表于 2008-8-31 00:34:52 | 只看该作者

儿要穷养与肚量是天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与商鞅之死

先说儿要穷养。

秦献公在幼时被自己的叔父夺位,在边区隐忍多年才杀回来夺取了领导地位。

秦孝公12岁随父征战沙场,待到22岁继位时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沙场勇将了。

秦惠王14岁被流放,10几年的自力更生,颠簸流浪,才变得真正拥护了商鞅的变法。

秦昭王长达6年在燕国作为人质,亲眼目睹了燕国的一场几乎灭国的腥风血雨。

我也可以这样来说,秦献公如果不被夺位,或许他就不会理解丧国失土的屈辱。

秦孝公不征战沙场或许就不能了解秦国已经到了疲弱的极点,可能就不会力求强国富民的策略,自然也不一定会重用商鞅。

秦惠王如果没有在民间流浪十多年,他不一定那么坚定的拥护商鞅的变法,说不定还会处心积虑的复辟,也不会拒绝犀首和苏秦。

秦昭王如果没有在燕国当过人质,亲眼目睹燕国的那场内乱,他不一定在后来可以那么心安的作了一个闲王。

正是这些看似惨痛的经历,却让他们真正开阔了作为一个领导者该有的眼界,也锻炼出他们该有的心性和定力。

在看赵国,赵武灵王早在作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征战沙场,而且帮助父亲铲除了政治敌手。

与之对比的是:齐国、楚国和魏国的储君,哪一个不是养尊处优,结果却是失地灭国的下场。

所以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所作为,就不应该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应该放手让他们去经历一些事情,从而锻炼他们的实力和心性。

 

但是我却觉得一个人的气量却不是这样的经历可以培养出来的。

最明显的就是秦孝公和秦惠王的对比

秦孝公明知商鞅变法会给商鞅带来无上的功名,但是他却不怕商鞅的功名超过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力承担了变法过程中所有权力争斗,为商鞅的变法一步步铺好了道路。秦孝公之贤不在于他的权术之精,而在于他容下了商鞅这样的盖世功臣。

再看秦惠王,他杀商鞅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商鞅的功名太大,他担心自己以后的建树都被别人看成是商鞅的。秦惠王不是不贤,也不是不明,但是他一生的建树却因为他杀了商鞅,后人评价时始终留下了一个争论。有一个词叫做功高盖主,我想这大概就是商鞅之死的最大原因,大概也是那只肥鸭子丞相可以在秦国历经三代君主的原因吧。

 

最后再说商鞅之死,我无法不让自己去想:商鞅是秦孝公害死的。秦孝公临死之时对着商鞅,当时的还是太子的秦惠王赢驷还有景坚司马错等一般臣子说了一句话:“商君,天下为重。赢驷可扶,则扶;不可扶,君可自为亲王”。或许秦孝公这话出于真心,但是谁能保证听着没有二心?果然后来这就被一些复辟的势力给利用了嘛,果然赢驷后来就真的怀疑了嘛,虽然到了最后赢驷也知道了商鞅的忠国之心但是也还是决定用他的生命来引出旧势力,将其一举根除。我想如果当时赢驷没有利用商鞅之死将旧势力一举根除,后来又有了一些建树,我一定很难认同秦国的这一代君主,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赢驷就好像是为了赎罪一样,就好像为了抵消不容商鞅的损失一样,才不得不的逼着自己有一些建树,把秦国带到一个更好的境界。在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是商鞅在话,他会怎么做呢?尽管也明明知道他不是一个纵横家,他不会比张仪做的更好。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当时不杀商鞅,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一举根除那些旧势力呢?千古往事,只留下几许风声。

10
发表于 2008-8-31 00:35:24 | 只看该作者

做事谋国与权术之争

这一节我恐怕不能做全面的论述,因为第四部的《阳谋春秋》我还没有看,只是听一起读书的朋友提到了,他说秦国的一统天下,一半功在商鞅的变法,一半就功在了吕不韦的权术之争。这里我先说明一下我的总体思路:我觉得国家要治理的好,这两者都是能力,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谁拥有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又要怎么用,就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其实是两者都喜欢的。

先说做事谋国吧商鞅和秦惠王都是对刻意迎逢上司作了根除之治的,商鞅坚决而且严格的拒绝了别人的好意的贡献,对自己封地的臣民尚且如此,其他的人自然也就把自己对商鞅的感恩放在了心里,放在对事情的精益求精上。秦惠王活剐了那个刻意奉承的县令。就是秦昭王初期,宣太后一上来就撂下了一句话:“大争之世,无功便是错!晓得了?人都说“国少主疑,少做事,混功劳”。错也!谁指望在老身这双老眼下翻云覆雨,混个高爵,你便来试试”硬是活生生的把众人的眼睛定在了做事上面。但是在看其他的六国,有哪一个国家这么明确而且严厉的拒绝了别人的阿谀奉承?又有哪一个君主如此明确了自己的用人标准?但是在秦国就没有权术之争吗?绝对不是。权术之争是肯定存在的,只是这不该是中层的执行者和中层的管理者该花大力气去琢磨的事情罢了。正是因为秦国有了这样的用人标准,所以秦国的官吏只要考虑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做得好的人也就自然会一步步高迁。但是如果不是在秦国的话,那就单只做事情是肯定不行的。就比如庞涓,难道他做事情做的不好吗?难道他不忠于魏国吗?都不是,他只是不会权术之争而已,所以后来才会做了10年的冷板凳。甚至还被公子卯这样的宵小之徒爬到了头上。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不得不提狄仁杰了,这个外圆内方的人可以说是把两方面都做的很平衡的。

其实在我看的三部中已经看到了一些权术之争的,不过我还是想等到第四部看完的时候再来总结这一部分,我想那个时候我应该会看的更清楚一些。

 

秦国的变法与燕赵齐的第二次变法

秦国的变法可以说是秦国强大的根本依据,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这要和其他国家的对比才能看的出来。

秦国商鞅变法历经20年,秦惠王接着拥护了尽30年,秦武王的时候短短几年时间,看不出什么大的变化,然后秦昭王的时候惠文太后死时留下了商鞅的变法书传国谋国。

秦孝公时,太子赢驷犯法,当面给百姓道歉,两位太子傅一被流放,一被处以削鼻处罚,秦惠王时一举根除了复辟的旧势力,秦昭王时胡伤8万大军战死,宣太后依法以死谢罪。我们可以看到这商鞅君的法在秦国尽百年的时间的都在切实的起着作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王宫贵族。

对比齐国,苏秦死后就被复辟了。燕国,燕昭王死后,乐毅就被逼走了,法制也不得而知了,赵国的变法本身就没有秦国全面,等到赵武灵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却正好遇到了一场内乱,还来不及实施就让出了治理的权力,最后在大儿子的政变影响下活活饿死在了吴娃的陵宫。

但是在看商鞅的变法过程中,我也难免会想在一些时候,那么严厉的刑法时候是必须,白氏私斗的一次斩首700多人先且不论,单就赵亢和黑林沟斩商於县令来说,这两人的做法虽然可恨,但是毕竟也在情理之中,我虽然能够理解商鞅的做法,但是还是觉得残忍了一些呀~~但是有时候也会想也许也正是这样严厉的法制才治理的了那个时候的世界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