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经济半年报将成加息与否关键节点

[复制链接] 1
回复
4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16 11:4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7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经济半年报,届时6月份和上半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将出炉。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形势,中国人民银行的选择令人关注,到底会不会加息?众说纷纭。

  加息预期有多大

  现在距离央行最近一次加息,已有半年之久。居民储蓄负利率水平,仍在持续。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6月下旬表示,中国通胀压力还比较大。他认为,由于调整成品油和电价形成新的涨价因素,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上涨,通胀预期仍比较强。

  在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油价、电价上调之后,加大了通胀的压力,央行有可能会采取更强硬措施应对。此话一出,市场自然排除了近期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增强了对加息的预期。

  联想到5月份CPI数据发布之前,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业界认为,7月中旬即将公布的上半年及6月份数据,将是会否加息的一个关键节点。

  中国银行(3.99,-0.07,-1.72%,)全球金融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认为,通胀率很有可能会继续攀升,如果CPI增幅达到8%以上,那么央行可能会出台一套组合性措施,即分几次逐步上调利率,同时降低汇率,抑制热钱涌入;而若数据显示通胀相对平和,那么预计央行将观望国际形势而定。

  理论上分析,央行可以采取诸如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信贷窗口指导等数量型工具,达到抑制货币投放过快增长的目标。然而,今年以来,央行已5次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继续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大量对冲因外汇储备猛增而增加的过多流动性,但目前17.5%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认定为已经接近理论上限。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表示,加息是必然选择,本轮通胀是货币现象,应该从控制货币的角度来解决。但如果半年数据进一步显示CPI增长有回落趋势,那么央行加息的可能性比去年要小得多。

  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表示,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将导致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届时加息的理由将不再成立,因此如果加息的话,7月将是最佳时机。

  防通胀只是一个考量

  从抑制通胀的角度来看,加息是一种选择。但考虑到经济增速有所回落,“滞胀”形势初现的复杂局面,加息又成为一种两难。一些学者表示,加息还是不加息,看的不仅仅是CPI指数,还应兼顾国内各方面的经济增长情况。

  很显然,未来加息与否,也传递出央行的价值取向。

  连续17个月的负利率,是许多专家认为央行应该加息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去年2月起到今年6月,中国的定期存款利率一直低于CPI涨幅,这使得民众的银行存款相对市场流通资金在不断贬值。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说,持续的负利率使许多储户将资金存在活期账户里随时流通、投资,导致了目前投资市场过热,特别是股市和房市投资的不稳定局面,容易产生经济泡沫,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1:48:21 | 只看该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石良平教授认为,负利率对储户来说固然不是件好事,但是从大局来看,只有收入增长跟上通胀率,中国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负利率也有其好处,储户的资金流入市场将刺激经济发展。石良平指出,目前通过加息来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消除负利率有一定难度,加息无法控制价格,反而会抑制投资、减缓经济增长,产生滞胀效应,因此加息对投资环境的影响要大于银行储蓄的损失。此外,由于中国投资市场日趋成熟,流动资金造成经济泡沫、甚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逐渐减小,所以加息在当前并非上策。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加息对我国经济未必造成多大的影响。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师沈明高说,加息会对贷款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许多受国际油价及汇率影响、发展放缓的企业都是出口型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一般银行贷款较少,所以加息对整个国内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有专家认为,在舒缓负利率的同时,不给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影响的一个较好办法还是推出“不对称加息”。沈明高也预测,央行第三季度可能会有一次性小幅度的“不对称加息”,即存款涨幅比贷款涨幅大;特别是中长期存款的利率,可能上调较多。这样既缓解了我国持续负利率的问题,也降低了贷款利率上调对企业资金运转的副作用,同时由于短期贷款利率上调比例较小,也保证了市场上一定份额的流动资金。

  国际因素的影响

  除了考虑CPI数据、国内经济之外,国际因素也对央行是否加息有一定的影响。

  7月初,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达到4.25%,以抑制4%的通货膨胀率。这不仅成为欧元区基准利率近7年高点,也是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加息。与此同时,美联储去年以来的降息周期也告一段落。继6月底宣布维持2%的基准利率不变后,市场仍然预计美联储有可能重新加息。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政府选择加息的市场压力,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孙立坚认为,欧洲央行近日将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实为象征性举措以观察市场反应。如果美联储决定加息,那么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由于中国经济传导机制较弱,若央行决定加息,估计会有两三次、每次25个基点的利率上调政策。但石良平持不同观点。他分析,由于美联储在停止降息以前已连续降息7次,从5.25%降到了2%,再度加息如果幅度不大,将不会对央行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境外投机性短期资本即游资的流入,也是央行加息的顾虑之一。有人提出,加息将导致企业缩减银行贷款、寻求融资,这降低了流动资金,又加速境外游资涌入。也有人相对乐观,因为国内已开始加强对境外游资的审查,由于人民币单边升值较稳定的趋势等因素,目前境外游资的大量流出还不太可能。因此,可以利用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将不稳定的境外游资转化为稳定的“留”资,增加其在华资金投资期限跨度。

  当然,加息不是唯一选择。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建议,央行应拓展思路,寻求新的非货币政策的支持,包括财政、贸易、产业和汇率等政策。国内也有学者建议,央行可采取税收调整政策,由于油价上涨已经导致部分企业不堪重负,央行可考虑对部分产业在税收上予以优惠,以扶持经济、抑制通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