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国内第一家理财事务所——北京优先理财事务所开始运作,第三方理财正式走入我国市场。 尽管第三方理财进入我国已两年时间,但是却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即便是在近年理财行业蓬勃发展之机,第三方理财好像也未抓住时机,打响名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何为第三方理财。 第三方理财系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既不代表银行、保险公司,也不代表基金公司,而是作为独立的中介机构,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据了解,第三方理财占据了国外基金营销约40%左右的份额。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拥有60%的市场,澳大利亚超过50%,中国香港大约占30%,但是在中国内地,1%都不到。 需求 催生行业 目前,国内提供理财服务的主要是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主。但是,受到分业经营的法规限制,国内金融机构很难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 另外,从个人理财可选择的品种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包括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询三大种类。就实践而言,其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重点还是储蓄理财、消费贷款两种。显然,这与客户对个人财务策划的构想有一定距离。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生活理财应该是消费者的主要需求,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并不一定是他们寻求专家理财的首要动机。所以,未来中国消费者会对为其未来生活提供保险、对收入或资产进行合法的税收规避、积累财富、产生现期收入等事宜产生大量的需求,从而寻求个人财务策划专家的咨询或建议。比如:建立退休基金、建立应付生活中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基金”、管理或减少现有的个人债务、为一项家庭购买或更新进行财务准备、为假期或旅行进行财务准备、为子女或自己建立教育基金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加速催生国内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 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并不与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相冲突,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理财业务的一种有益补充,是在理财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 优势 客户即上帝 第三方理财机构相比于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完全忠诚于客户的利益。由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独立性,可以改变和优化传统金融产品的售卖模式,建立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中立性理财服务模式;同时,也由于其独立性,能够保证其在制定理财方案时,避免受其他因素影响,选择真正符合客户利益的方案。 其次,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第三方理财机构融合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另外,第三方理财机构又不仅仅局限在某一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上,而更注重为客户提供理财计划,如现金规划、消费支出、教育规划、养老计划、税收筹划、财产分配等一系列服务。真正做到让理财产品为客户所用,为客户制定长期可行且个性化的理财规划。 最后,提供专业财富管理等各类咨询服务。作为第三方理财机构,其拥有的信息量之多是无可比拟的。以国外成熟市场为例,很多第三方理财机构都是依托一个大的机构或者平台,为其客户提供相关咨询。其收取的费用,也主要来自所做理财规划的咨询费或者提供其他一系列的理财服务费。 劣势 身份不明朗 尽管第三方理财机构在理财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经过初期发展,并没有使这一行业受到关注,大多数人尚不知道什么是第三方理财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有近万家,但是从整体而言,仍然不成气候,第三方理财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受到大部分人的冷遇? 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在界定和规范上属于法律真空。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监管,很多没有合法地位的私募基金就会打着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名义进行代客理财。因为欠缺法律约束,受托方也就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很有可能利用专业技术和信息的优势侵害客户的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对于这一问题,有专家表示,从全球来看,目前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从规避道德风险的角度看,目前只有美国做的比较好,而我国个人信托还是空白。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第三方理财公司都是不规范的,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其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由于现存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其中的从业人员都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转入,但是要真正给客户提供着眼全球并且专业精准的长期投资理财服务还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无法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竞争。目前,银行等机构仍在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这些机构。一方面金融机构资源丰厚,网点布局多;另一方面能将产品销售与理财服务相结合,这会使更多客户对之产生依赖,继而偏重银行理财。 正是由于一些内在和外在的问题,导致第三方理财机构并没有植根在肥沃的土壤中,致使大众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缺乏了解与信任。 第三方理财的进入与发展不可避免,引导这一行业走入正轨是促进我国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今年,保监会就发布了名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文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有资格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须满足治理结构完善、连续两年盈利、建立了投资监控和报告制度、拥有能够保证公平交易的系统等条件。 可见,尽管第三方理财身份亟待确认,但是已经逐渐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也许第三方理财被公众所认可、接受并走上盈利之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首先解决行业自身的问题是奠定成功之路的基石。 来源: 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