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不可不听的10个职场故事

[复制链接] 4
回复
12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19 13: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差点儿连裤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良久,惊魂稍定,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没有了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抢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挡住了,我们才有生存空间啊!和他们相比,我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本事啊?我们不就是仅仅凭着一颗贼胆,敢干他们不敢干的事,才混得一口饭吃吗?有了警察,才有我们啊!没有警察,哪里有我们的好日子过啊!"

 你看成功人士多么风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所流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即使,你看到了"贼挨打",你也只愿意做"只吃肉不挨打的贼"。天下哪里有这样便宜的好事!上面那个老强盗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点点勇气、自信,就足够用来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碍。(出自《你就是百万精兵》)

  (2)

  两个食人族到某公司上班,老板说:"如果你们在公司吃人,立马开除!"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突然一天老板把这两个人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TMD,叫你们不要吃人你们还吃,明天你们不用来上班了!" 两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出门时一个忍不住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吃干活儿的人,三个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什么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今天就被他们发现了!"

  (3)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4)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5)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6)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7)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象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须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8)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发掘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1) 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

  2) 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3) 而且,当你陷入深深的屎堆当中(身陷困境)的时候,闭上你的鸟嘴!

  (9)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 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10)

  战国时期魏惠王因为齐威王违背了盟约,所以想要发兵攻打齐国。身为国相的惠施为了劝导魏王息兵,请来了国都的一位贤士戴晋人。戴晋人见了魏王问道:"关于蜗牛,君王知道吗?"魏王说:"知道。"戴普人说:"蜗牛长着两只触角。左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触氏;右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蛮氏。为了争夺领地,两国交兵开战,伏尸数万,胜者追了十又五天,才收兵回营。"魏王不以为然地笑说:"这不都是虚假之言吗?"戴晋人说:"不是虚假之言,不信的话,我来为你论证一下:以君王看来,四方上下有穷尽吗?"魏王说:"没有穷尽。"戴晋人又问:"人的心巡游过无穷无尽的宇宙之后,返回到人世,可不可以说人世渺小到了似有似无?"魏王说:"对。"戴晋人紧跟着又问:"人世既然渺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而魏国只是人世间的一个很小的地方,国都又是魏国之中很小的一块地方,君王又是国都中很小的一个形体,那么,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而言,跟蜗牛右角上蛮氏国的国王又有什么分别呢?"魏王说:"没有什么分别。"

  戴晋人离去了。魏王好似被引入了空旷无际的太空,看不到人世,更看不到魏国,体悟到人世和国土的渺小,感受到了征战和扩疆的无聊,认识到交兵争胜,所得不过蜗牛一角之地,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于是称赞戴晋人为"大人",认为他有如此眼光,远远超过了圣人。(出自《庄子》)

  故事告诉我们,职场的一切得失都是渺小的,没有人会在临死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多花点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追求快乐和平安幸福,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老板怎样做才能让员工说真话

 管理真经

 

  来源:《IT时代周刊》

  就企业中的沟通而言,无论行文修辞如何,其本质无外"坦诚"二字--让员工说出真话,让企业了解真实的信息。

  前不久,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发生了这样一桩"全世界最贵的清洁工"的故事。一个清洁工在例行清洁打扫时,看到一个机器的某个部位有些灰尘,顺手"勤奋"地用抹布擦了一下,无意中触到一个开关,启动了核反应堆停堆的指令,导致长达2天的停电。如果在一般的企业里,等待这位清洁工的一定是严厉的惩罚。但中广核只是让清洁工讲清事情原委,然后继续工作,甚至连工资和奖金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中广核的领导是这样解释这一超乎常理的做法的:对于核电企业来说,安全至关重要。为了驱除所有安全事故隐患,企业需要千方百计地获取有关安全隐患的信息,这样才能采取各种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让员工说出真话,让企业了解真实的信息,就成了中广核高层处理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则。公司全力追究核电停电事故原因,仅让当事人说出真话,却免除了追究个人责任。

  提高沟通效率需要坦诚氛围

  笔者不禁为中广核高层对企业经营核心成功要素的敏锐洞察和对具体事件的精妙措施而叫好。这个企业的核心成功要素就是--坦诚。就企业中的沟通而言,无论行文修辞如何,其本质无外"坦诚"二字。中广核的经营者以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在企业中创造真正的坦诚精神。

  我们不妨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根本目的来做一个审视:两个人或多个人进行沟通,言语本身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要传递给别人的就是信息本身,说得越多为的就是使他人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达成互谅互解,形成合力。作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事务越来越杂,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在加强沟通的同时,提高沟通的效率。沟通要想有效,就要求沟通的过程中能尽可能地用最短的时间、最简约的方式,传达最真实、准确的信息。适度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强调沟通方式和技巧势必会让企业在沟通环节上付出大量的成本,直至形成缺乏坦诚的氛围。

  坦诚沟通需要真诚的对象

    有许多企业,口头上宣讲"坦诚沟通"的理念,从领导开始却只喜欢听好话,容不得不同的声音。在各种议题的会议上,领导大谈沟通要坦诚,大家要放开心扉。但与会的人员却一点都"不坦诚",总在揣摩老板的心扉,不厌其烦地重复和扩大老板希望听到的话,而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老板有瓜葛的)却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不痛不痒地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和提出"我们总的来说做得不错,还有改进的空间"。

  和杰克·韦尔奇在他的新作《赢》中表达的一样,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坦诚",不是指那些恶意的欺骗,而是指不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直截了当地进行交流,更不会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们不能说这都是老板的错,的确是员工的行为造就了这样一个虚伪的氛围。但坦诚的沟通需要真诚的对象。一方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另一方是否会真正深入地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不要让坦言者受伤害

  员工们不愿开诚布公地在企业里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评论保留起来,更多的时候,在公司里能够坦诚沟通的对象都是要好的同事和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不受伤害。无论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每个坦言的人都不希望会收获任何形式的伤害,否则他宁愿变成沉默的人或虚与委蛇的人。人们避而不谈,以免激起上级的反感和其他人员的不快,他们甚至粉饰太平,以维护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官僚作风、阶层制度、公司政治和虚伪的礼数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在组织中能够直接做出伤害动作的人呢?就是我们的上级、我们的老板。

  人们很容易采取一种自私的行动--掩盖和敷衍别人。因为人们并不清楚如果坦诚布公地将真实讲出来后,会让其他人多么难堪、难过,甚至激起反击。人们知道如果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说出来,让别人听到不好听的话,是要冒得罪别人的风险的。一般而言,企业中的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是涉及多个部门的。我们既难判定到底是谁应当负主要责任,也可能会一下子得罪很多人。这样一个风险,一定会让这个直言不讳的人变成上级或老板牺牲的对象。那么,个人又如何会选择"用短期内毁掉个人来换取企业不在长期后被腐蚀"呢?不要坦诚,每个人都可以保全颜面,大家仍然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一起共事,公司也可以缓慢地发展,取得一些看似不错的进步。这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事实,我们不必为了公司的快速发展而主动地思辨、争论、进取。

  然而,缺乏坦诚会从企业的根本上动摇我们快速成长、锐意创新的根基,会让企业成为一潭死水而失去活力,会阻碍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思考的人们在企业中贡献自己的才华,会让对手开怀大笑因为他们毫不费力地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优秀人才。而缺乏坦诚的企业自身,又会得到什么呢?

时间管理:每天挤出一小时-二十年企业路寻常与不寻常

http://info.china.alibaba.com 时间:2006-06-29 07:00

 管理真经

  来源:中人网论坛

  一位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紧凑的年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余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许多念头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用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事实上我注意到,往往越是忙碌的人,他越能挤出这一小时。

编辑推荐:

我在日本做"女体盛"的经历 美女奶妈月薪8000引争议 适合当老板的七类行业

人力资源:一个很著名的测试 测试:当老板你现在够不够格 寻找兼职的N种途径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研究蜂鸟(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休格·布莱克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时他已是最高法院中知识极为渊博的人士之一。

  我承认,要挤出这一小时并不容易,需要有决心和恒心。关键在于如何设法得到这一个小时,并且有效地利用它。

 

  每个人的头脑都有能力去创造和想象,关键在于为自己寻找到机会。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的积累增多,一个念头跃入他脑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它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作试验,又再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时常强迫自己挤出一小时集邮,借以摆脱周围的一切。已故的吉妮太太曾告诉我,总统那时经常去她管的那幢房子,把自己关在里面,摆弄着各色邮票。总统的时候脸色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等到他走出屋子离去时,精神状态完全变了,变好了,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

  要得到这样的收益,无论多大年纪的人都可以马上做起。我认识一位老人,他从78岁起每天抽出一小时学习欣赏音乐。他说:我很快就养成了这种习惯,每天听一小时的音乐。我要掌握欣赏音乐的能力,随着年岁增高,等到我不得不靠静坐度日时,就用得上它了。

  一天安排出一小时静心,排除疲劳,即使看没有做出多大的事情,但我深信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有收益的。至少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理清头绪,为自己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一家很大的化妆品公司的负责人,见儿子在大学获得了神学优等生的荣誉,十分高兴。可是每次儿子回家,父亲就发现与儿子不再有共同语言了。这使他日益焦虑不安起。虽然当父亲的对神学也很感兴趣,但毕竟从没认真系统地学过这门课,为此他在每天午饭后开始挤出一小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攻读宗教方面的书。

  他说:起先同事们认为我古怪,在干傻事。但不久他们对我的学习计划改变了看法。由于对宗教学的研究,使我涉及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其它一些科学领域。近几年,我常被邀请到各地去演讲。接着他补充道:最主的是,我儿子一定会为父亲的自学成才而自豪的。

  亨利·索罗说:我从没找到过这么一个伙伴,能像这一小时那样长期地陪伴着我。

  每天花一小时来干想干的任何事,还有助于挖掘出你身上的潜在能力。抓住这点时间,就能使你的心灵变得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更有意义。

沙发
发表于 2008-5-24 10:32:3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沟通是关键!

板凳
发表于 2008-5-24 13:15:44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没看,前面的故事都很经典

4
发表于 2012-1-15 12:00:12 | 只看该作者
沟通是关键!

5
发表于 2012-1-18 17:44:36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啊,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