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武大郎”为何纷纷关门

[复制链接] 2
回复
12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5 02: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买烧饼苦候两小时

    陈先生想起自己抢购烧饼的经历仍记忆犹新。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尝了同事带来办公室的武大郎烧饼后,“觉得味道不错,便想买几块给女朋友尝尝。”于是,下午4时许,陈先生便来到一家武大郎烧饼店铺排队购买。
    “当时已有20多人在排队,但我等了一个多小时,却发现队伍进展缓慢,反而后面排队的人龙越来越长。”陈先生觉得十分奇怪。原来武大郎烧饼一炉只出12个,大概要5分钟,两炉一齐上阵也不过24张,“基本上烧饼一出来就被人买光了,许多人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一买就是10张、20张,一些市民还开着小车前来排队。”
    大约6时许,陈先生如愿以偿买到烧饼,却花了2个多小时。离开时,烧饼店门口仍是一条长龙。

    烧饼店一夜冒出十几家

    昨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午餐时分,大良新基路瀛洲市场前车水马龙,而旁边的一家武大郎烧饼店却门可罗雀,门外还贴着一张纸:“旺铺转让”。惟有门前一块“请排队购买”的告示牌,仍依稀让人回忆起前不久这里曾一度出现排队抢购的场景。
    据了解,大良最早的一家烧饼店始于今年2月,之后“武大郎”便席卷了整个顺德,最高峰的时候,仅大良就先后开了十几家同类型的烧饼店,甚至有的相隔不到十几米。
    “以前多的时候,一天能卖2700多个烧饼。”最早在顺德经营武大郎烧饼店的沙先生说。据他回忆,那时排队的人龙长达几十米,店里雇了十多名店员,两台炉具同时使用,一天也得烧上200多炉。而现在店里剩下的伙计只有五六名了,周末最好的时候也只能卖个1000多张烧饼。
    “烧饼店数量太多,加上天气骤热,买烧饼的人也就减少了。”沙先生这样分析大部分烧饼店由热转凉的原因。“我听说很多烧饼店都关门了,有的正在转让。”
    昨日,顺德的最高气温高达32摄氏度,但烧饼店的生意还未出现回暖的迹象。沙先生说,虽然生意不如从前,但还是想撑过这个夏天。“只要挨到秋天,情况会变好的。”

    几大烧饼派系逐鹿凤城

    同样是2元一只,撒了肉末、孜然粉,也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中国比萨”的招牌,但吃起来,烧饼的味道却是各不相同。
    自称是北方人,来顺德快一年的沙先生说,考虑到顺德人不喜油腻、怕上火,从一开始卖烧饼的时候,他就投其所好对烧饼进行了改良,“增加了清凉、解毒的配方”,“吃起来味道更好”。
    一家位于容桂的武大郎烧饼技术推广中心称,在大良开店要通过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他们在大良的加盟店只有3家,其余的都是从其他“派系”所生,味道并不正宗。
    据记者观察,凤城里的烧饼就同时出现了“武大郎烧饼”、“土掉渣烧饼”等几大派系,诸如“武俊郎烧饼店”等五花八门的名称也是随处可见,有的加盟商又迅速地开了分店。一时间,近乎一样的树皮门面在凤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至于哪家“正宗”,谁也无法定论。
    “加盟费不过10000元,租个十几平方米的小铺面费用也不多,所以很多人都来跟风。”一位烧饼店的老板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街头跟风小店一哄而上。杨小姐也坦言,自己原本是开美容店的,住在大良,后来也是禁不住这股风的诱惑,大老远地跑到杏坛开店,一开始还能一天卖个1000多张烧饼,眼下却只有200张。

—— 专家说法 ——————

羊群效应引发烧饼现象


    记者随后就此现象采访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马瑞副主任。马瑞对记者说,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顺德这几个月的“烧饼现象”就是经济学中“羊群效应”,也就是俗称的从众心理。商家看到这个市场有利可图,消费者则是图个新鲜,都一股脑儿涌入了这个市场,造成该市场的一度火爆。但几个月过后,消费者新鲜感一过,导致购买的人群数量下降,市场份额开始缩水,而不断涌入的商家的供应又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下,一部分商家被迫挤出市场,另一部分商家则留下苦苦支撑,直到供求关系平衡为止。
    马瑞说,任何一个经济行为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烧饼现象”也不例外。在顺德投资一个烧饼店,大约需要2万元人民币,这虽然不是一笔大资金投入,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也不是小数目。市民在投资前都需要对市场进行理性分析,不要盲目跟风。
    马瑞建议,市民如果追求低风险稳定回报,可用于基金、国债等投资,现在很多银行都有专业的投资理财,一个季度也有5%的回报。如果追求高风险高回报,也可以进行股票投资,其风险较大,但利润也较高。

一张大饼引发的思考


老 草


    套用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话题“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而引发出对“一张大饼引发的思考”,似乎很是贴切。
    仿佛在一夜间,一张大饼风靡全国,许许多多城市的市民认识了这张名为土掉渣的“武大郎”烧饼,以至于出现了货物短缺年代排着长队狂购的“街头一景”。在大良,有几个没听说过“武大郎”烧饼的?亲身体验排上两个小时队的有之,茶余饭后谈论的有之,一时成为公众话题。
    一张烧饼赋予一定的文化,“味道”便不同了。传世名著《水浒》谁人不知,一度遭禁的《金瓶梅》更是将某段特定的情节延伸扩展,金莲之美色、西门庆之风流、武大郎之懦弱、武二之刚烈、王婆之阴毒,一则故事集纳刻画了多个典型人物,多种性格特征。数百年之后的市场挖掘也不同凡响,经营者偏偏将烧饼命名为可当柿子捏的最令人同情的“武大郎”,引得人们趋之若鹜,掀起了烧饼市场的阵阵波澜。
    然而,这种风光只维持了十天半个月,最多的也只有三两个月,排队长龙蓦然间在人们眼中消失了,烧饼店甚至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由沸点到冰点,也几乎在一夜之间,“武大郎”换季之快让商家措手不及,区内好几家立马贴出了转让启事,而且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大良出现,其他城市也遭遇到这种境地,一张大饼由此引发出人们的思考。
    产品与文化的成功嫁接,应是“武大郎”名噪一时的动因,再因“只需几平方米的场地”、“不足万元的本金”,让一些商家迅速跟进,以为小本可以博大钱。但品种单一、创新乏力、管理近于空白,使“武大郎”在持续发展的路上掉了链,也成了它“英雄气短”的一道硬伤。新鲜感一过,就乏人问津了,跟进的商家在当初长龙的背后有没有考虑过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呢?这里,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运行成熟的洋品牌麦当劳和肯德基,正是不断的创新和先进的管理,让这些洋快餐风行全球。
    寻找“武大郎”在这些方面的缺失,或许能明白它由热到冷的原因。

沙发
发表于 2008-4-17 11:38:36 | 只看该作者
蜂蜜大麻花,武大郎烧饼,现在的峨眉山窝窝头……
板凳
发表于 2008-4-22 11:44:58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从那烧饼开卖的第一天开始,我一直都不看好武大郎。始终认为这个武大郎派生出来的一连串武二郎、武十郎、潘大郎等等,都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