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意见有两点:
1. 对于你的发言“我感到“企业战略”的问题无非就是为了确保两个东西:一个是战略导向,一个是组织绩效。”,我感到更好的表述,应该是“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这两个简单、朴素、容易理解的概念,这其实就是战略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在此,我提议大家要统一术语,不要轻易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概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理解障碍。其实术语统一这个要求,是任何一门科学学科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术语统一,概念统一,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讨论和研究。另外,术语应该具有简单、朴素、容易理解的特征,这样的术语才会逐渐被大家所采用,变成统一使用的术语。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为标新立异,常常任意新造词语,反而容易造成概念混乱。大家要小心,不要被迷惑。
“国际、国内、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对手什么的先分析一下,接着自己的SWOT、关键成功因素即核心竞争力什么(就像能力学派所说的,或者是比较优势之类的)的分析一下,然后就定自己的宗旨、目标、愿景、定位呀什么的,定一个三年的战略计划,包括各个层面的的,什么市场呀、人事、也就是在前面分析自己的资源,弄清自己的优劣势后,自己在这里再根据分析制定符合三年战略的资源。这是典型的做战略吧,”,这其实就是“战略制定”过程的内容,成果当然就是企业的一个发展战略了。这里面的学问不少,大家今后可以专门针对““战略制定”,开展讨论。比如美智咨询(Mercer)的“利润区”( profit zone)
、“利润模式”(profit pattern);贝恩咨询的“利润池”(profit pool)等等战略制定工具,就有不少可以研究的东西。
2. 对于你的发言“为了完成前面“战略导向”制定的任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IT模式,这三者是有明确界线的,互不统属,各有不同
2、确定企业相应的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及关键业务流程
3、确定企业的业绩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的各个层面,主要以绩效及薪酬为核心进行正强化与负强化”
,我的意见是“战略实施”需要各种个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上述你所说的三点内容。但这些内容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战略实施的“外在手段”,而“内在核心手段”则是目前风靡全球的最佳战略实施工具——平衡记分卡。(国内目前由新华出版社中文版)“外在手段”,和“内在核心手段”是我自己新造的词语,因为我常常发现,人们会将两者混为一谈,而造成理解混乱,所以对实施手段进行分类,有利于更准确把握战略实施过程。最近,我会对这两类手段的具体内容开展初步研究,届时请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目前我正在构思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模型,它以战略制定和实施为中心,涵盖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它将更加清楚地展现企业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过程。这是我的一个雄心壮志,我会尽快将它在沙龙内公布,供大家讨论。
最后我想说,我的不成熟看法是,大家探讨战略问题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说的是战略制定,还是战略实施,又或者是二者的联系,这样思路清晰,容易理解和讨论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