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这当然很对,也很好。不过,我们有没有把期望的目光过于盯在了孩子身上,而忘了看一看自己?其实,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别忘了,在孩子彻底独立之前,至少有将近20年的光阴,作为父母,每一天,你都在和他互动,你对他的影响,怎么设想都不过分
内容简介
每位父母都应该懂得:教育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责任和希望一股儿地堆到孩子身上。教子,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当然,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因此,我们完全值得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自己首先变成明明白白的好父母,那么,这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作者简介
陈忻(留美在读博士)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博士学位。 陈忻长期从事婴幼儿教育及心理发展研究,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曾参与北师大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所“婴儿早期经验和发展”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心理系婴幼儿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早期社会性发展及亲子关系发展。 作为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的会员,陈忻在《发展科学》等儿童研究领域主要核心期发表多篇专业文章。
目录
父母的习惯影响孩子一生(代中文序言) 1、“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2、“我就是不吃!”——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3、我哭,我哭,我大哭!——应用“强化定律”矮正孩子的行为 4、“我不要打针,我怕!”——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 5、洛克菲勒的家规——奖励常常比惩罚更有效 6、“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7、“你还小,让我来帮你!”——不必要的帮助阻碍的孩子智慧和性格的发展 8、一块果汁软糖的诱惑——在等待中学习克制 9、“呜呜,妈妈,琼今天又欺负我!”——让孩子通过自卫赢得自尊 10、“不是我干的!”——制止孩子撒谎的几个技巧 11、“别走!别离开!带上我!”——改变孩子的依恋心理 12、“你不认错就永远别回家!”——在惩罚孩子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13、只做“开门人”——有效沟通从消除10种交流障碍开始 14、“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15、“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你会兴地保护孩子的“面子”? 16、不会擤涕的孩子——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17、“幼儿园的小朋友笑我长着个猪耳朵”——对待孩子不妨幽默一些 18、“我想留这样的发型!”——让孩子“自食其果” 19、“妈妈,你想到过自杀吗?”——告诉孩子真相 20、“叶子为什么是绿的?”——有效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1、“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如何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附录1:英文序言 附录2:参考文献
[upload=rar]down9_0410.asp?ID=109322[/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9 16:05: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