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永远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从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那么,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求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以尊重为前提。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或者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劳动,对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不要训斥。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作出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小学生的成功感更强,爱表扬的愿望更迫切,对学生作出肯定的评价往往会令小学生兴奋不已,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信心倍受鼓舞,开拓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为求解决问题而不懈努力。当我们遇到“差生”时,要少用或不用那些“你不行”、“你真傻”、“你真笨”、“你太差”等否定性评价用语,哪怕学生真的不行,真的太差,也只能用些缓和的措词。成功的教育者往往是善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展开教学,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永远做维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的好老师。 二、以激趣为基础。智慧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这符合人的天性,也带来创造性思维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不会自动涌现,这需要教师从创设认识“冲突”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加数(或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法”一课,老师先出示两题,请两个组的同学参赛。1、238+195474+899738-4971564-9962、238+200-574+900-1738-500+31564-1000+4结果当然是第一组慢,第二组快。老师抓住机会,要求20分钟后再比,并和学生一起研究第一题中加数与减数有什么特点再分析它与第二组有什么联系如有学生找出门道,应该在班上小题大作一番,以此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自主为核心。教学的根本在于深入挖掘学生本身蕴含着的潜在性,并以此为桥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集中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寻求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道题的思维意识,把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成功感还给学生。 2.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世界上万物的普遍联系,学科之间的相通性,方法的可借鉴性都可以成为创造材料。 3.培养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诞生的思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又学有专长。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累经验,提倡恰当地运用浓缩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并养成验证的习惯。 四、以幻想为契机。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梯子”。作为教师,遇到学生不切实际的,甚至非常可笑的幻想,决不能讽刺讥笑,应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记录下来,尽力把幻想同现实结合起来,为学生提出丰富的感性材料,提供可能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