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浏览了一下,感觉CEO旁边要有个CFO,确有必要啊,看来我要补充一点财务知识啦,否则很难和西什么欧的对话
以下是我肤浅的认识,请多指点
1.好奇怪,经营计划竟然还有请咨询机构代劳的,总经理是不是出国考察去啦?
2。视角单一,单纯从财务角度,太注重短期财务指标,看不到对战略的支撑,衡量经营业绩的最核心指标:顾客满意度、核心技术的开发和资金流转率竟然没有涉及
3。组织结构,2001年最核心的副总竟然空缺(是不是没人敢座到那个位置啊)、新的结构大幅度压缩了管理梯度(但并不是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隐含着动荡的危机,而且财务指标恶化的趋势2年前就很明显,为什么总经理还稳坐钓鱼台呢
4。开篇就提及利润的损失主要由于空运费用大幅度增加,接下来的分析却偏离了这个主题。而且通篇也看不到对紧急采购成本的数据和原因分析,更不要说具体的计划啦,也没有中间节点(比如按月或季度)的评估与控制
5。基础管理相当混乱,(人力资源经理竟然还有新产品市场拓展职责,私人长期借款中几个领导赫然在目/某些设备竟然从不入流的渠道采购————
6。提及的对策完全基于顾客的订货预测,经不起市场变化的考验,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更相似一个相关责任人的保证书
7。很多措施(比如费用节约这块)从数百万到数百元,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采用柱状图等咨询行业耳熟能详的统计分析图表突出重点
以我以往工作经历猜测,这家公司应该处于那种两头受气的境地,供应商和顾客都是牛气冲天,德国根本就不理会你的什么交货期要求,上海大众又是精益的多品种短交期的采购模式,我认为要改善这种处境,进口散件到国内组装无疑是个好主意(文中已经提及)长期的出路还在于业务流程重组(首先考虑撤换总经理,当然咨询公司可不敢提这样的方案啊)并寻求顾客(上海大众)的支持推行精益生产模式(从中明显可见各类浪费,触目惊心)
另外一个妄加猜测,这样的咨询案既是出自德隆也是实习生未完成的作业,这样的财务状况怎么能化大价钱请大腕主操呢?所以诸位看官切不要以为名牌咨询公司的东西就都是好东西
[em02]不知道这个计划执行得效果怎么样。毕竟是三年前的啦,楼主有没有这家公司最新的情况可以分享啊,感谢先!!网上太多空洞的理论说教,这样的资料更显珍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9 8:55:08编辑过] |